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人们工作、劳动、生活。痔疮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国内非手术治疗方法大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优势与缺陷。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中有关痔疮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力图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痔疮;中医;中医药;手术;非手术
痔疮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久坐为特点的工作方式普及,以及精神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等原因,痔疮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劳动和学习。痔疮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由西医即现代医学以及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给予理论支持;而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是祖国传统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即已有记载[1-2]。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世界上最早采用结扎法治疗混合痔的记载。现代医学证明,痔是人类自然进化的代价,即直立行走的结果[3]。2000年4月我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痔诊治暂行标准》研讨会上对痔下的定义: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肿块。目前认为除严重内痔和混合痔首选手术外,轻中度患者宜选用药物治疗[4]。
一 痔疮非手术治疗
目前国内的非手术治疗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痔的发生多因湿热内生,下注于大肠;气血壅塞,结聚肛门;或因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冲肛门所致[5]。因此在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为原则。
1中医药治疗
1.1外治法
1.1.1熏洗法 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以烟熏治疗痔疾。目前熏洗法采用中药熏洗,药物通过肛门皮肤和直肠粘膜直接吸收,能促进病灶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李国栋[6]给予痔炎宁熏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刘春风等[7]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结果20例中治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其中内痔出血及炎性外痔应用疗效最佳。
1.1.2栓剂 中药常选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的药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蛇床子散坐药方。近年来由于生物药剂学发展,栓剂不仅起到局部作用,而且通过直肠吸收起到全身性作用。据统计痔疮栓剂大约有60多种。目前较常用的太宁栓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使用,到2001年在我国上市开始使用,其作用能加速细胞增殖重建肛垫黏膜上皮的完整性[8],在临床上也有较多报道。
1.1.3外敷药 主要用于炎性外痔及血栓性外痔及各类痔术后,作用与栓剂相似。目前常见有生肌红玉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王永朋等[9]采用自制复方痔疮膏治疗痔疮1000例,治愈980例,随访1~3年未见有复发者,疗效较好。
1.2内治法 祖国医学认为痔病的发生与人体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根据痔的临床辨证分型采用内服中药汤剂或成药及单验方。
1.2.1中药内服治疗:①风伤肠络证:治则为清热凉血、疏风止血。常用药:生黄芪6g,地榆炭10g,枳壳6g,芥穗10g,仙鹤草6g,生地6g防风6g,槐花10g,归尾6g,甘草3g。②热盛肠燥证:适用于大便干结,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者,治则为清热润燥、凉血止血。常用药:秦艽10g,防风10g,生地10g,丹皮6g,火麻仁6g,枳壳6g,侧柏炭6g,大黄6g,槐角10g,藕节碳6g。③脾气虚弱证:应用于混合痔伴有贫血者。治则为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方用补中益气汤[10],常用药:党参10g,黄芪10g,茯苓10g,地榆炭6g,阿胶10g,当归10g,荆芥炭6g,酸枣仁6g,白术10g,木香6g,旱莲草6g,煅牡蛎10g。④脾虚失固证:适用于以肿物脱出,肛门坠胀为主的患者,治则为益气健脾、固摄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炙黄芪20g,升麻6g,白术15g,槐角10g,枳壳6g,党参15g,柴胡6g,白芍10g。⑤湿热下迫证:适用于炎性外痔,肛缘肿物表面色红或紫暗,周围皮肤水肿。治则为清热燥湿、活血止痛。常用药:黄芩10g,赤茯苓10g,秦艽10g,当归6g,槟榔6g,黃柏6g,生薏仁10g,苍术6g,桃仁6g,赤芍10g,生大黄6g,柴胡6g,防风10g,炙甘草3g。
1.2.2内服中成药:王兰英等[9]观察协定处方痔清冲剂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发现其对出血、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内服槐角丸组。倪广林等[11]用银花、白芷、防风、生地榆、槐花、紫草等组成化瘀消痔丸,发现化瘀消痔丸和地榆槐角丸治疗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均具有很高的疗效,化瘀消痔丸的疗效高于地榆槐角丸。
1.3针灸治疗 梁玉凤[12]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熏洗,针灸治疗取穴:关元、承山、二白承
扶、会阳、大肠俞、长强。关元穴进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插2~3cm长的艾炷3壮,行温针灸法,二白、承山、会阳等穴可用强刺激透天凉法,余穴均用毫针平补平泻强刺激。配穴:脱肛者加灸百会、神阙,肛门肿痛者配秩边、飞扬。
1.4枯痔疗法 将具有腐蚀、收敛作用药物制成的散剂直接涂搽于内痔核表面,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首载于南宋魏岘《魏氏家藏方》,称为“枯药”,由砒、矾及朱砂组成。之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大都仍以砒、矾为主,辅以朱砂、硫黄、月石、乳香等配制成剂。至明代,枯痔疗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如陈实功《外科正宗》载:“凡疗内痔者,先用通利药荡涤脏腑,然后用唤痔散涂之肛门内,片时自然泛出,即用葱汤洗净,搽枯痔散,早午晚每日三次,俱用温汤洗净,然后搽药,轻者七日,重者十一日,其痔自然枯黑干硬,停止枯药。其时痔边裂缝流脓,换用起痔汤日洗一次,待痔落之后,换搽生肌散或风雏膏等药生肌敛口,虚者煎服补药,其口半月自可完矣。”上世纪50年代,我国医学专家研制成无砒枯痔钉,使用更安全。 1.5中药注射疗法 史兆岐报道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来治疗痔疮21361例,治愈率为99.0%,3年后复发率为0.97%。
2超低温、超高温疗法
该疗法多采用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等各种治疗仪器。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热效应,使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灶组织蛋白凝固、坏死脱落、硬化萎缩等目的。该疗法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的重复再现,同手术痔疮治疗方法结果是相似的。
3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作为生物物理效应能量作用于机体痔核,可瞬间产生高温,使局部组织脱水,进一步导致组织蛋白凝固,最后坏死脱落,并产生继发性纤维化,起到固定黏膜的作用。该疗法也只适用于单纯内痔患者,治疗病种较局限。同属于外热源的仪器还有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原理大致与红外线照射相同。
5结扎、套扎疗法
该疗法虽疗效较好,但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瘀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
二 痔疮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由解剖学给予理论支持,包括传统的混合痔内扎外剥(内注)术、直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及多普勒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目前通过手术治疗痔疮思路已由过去的以清除痔块逐步改良为以祛除症状为目的[13],即从过去尽可能彻底地从解剖学上将痔核切除、结扎,改为通过微创手术,在清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量保护齿线、肛垫等,同时修复或重建肛管和肛垫[14]。
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痔疮最常采用的术式,其治疗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其亦存在不少弊端,如术后切口处长时间的剧烈疼痛,过多地切除病变组织可能导致在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等[15];而切除病变组织过少又可能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效果,痔核结扎不彻底容易导致痔核残留,肛缘松皮赘及所留皮瓣水肿,最终导致复发。
直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Ⅲ、Ⅳ度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优点为不破坏肛垫和齿线,不会造成肛门狭窄,手术后排便感觉和控制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疼痛较轻,恢复较快[16],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比,有显著优势。缺点为造价较高,可能形成直肠阴道瘘,且因目前为止尚未能观察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故其临床治疗意义尚待探讨。
多普勒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利用多普勒进行引导定位,然后对痔动脉进行缝扎治疗痔疮,不切除痔核,可明显减少痛苦及相应的并发症。其优点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17]。
三 痔疮术后换药
术后换药。痔疮手术的切口大多为开放性切口,加上排便刺激、手术创伤性水肿、炎性渗出物增多等原因,术后换药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目前痔疮手术大多使用高频电刀,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高频电刀痔切除术后换药中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好的止痛效果,同时又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8]。
尿潴留是目前痔疮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疼痛明显导致尿潴留者,予以镇痛治疗,缺点是止痛药常引起患者明显胃肠道反应;疼痛不明显者,给予新斯的明0.5~1mg肌注,以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患者排尿。也有学者于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以治疗术后尿潴留[19],但其临床疗效仍有待观察。此方法缺点为新斯的明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副作用较大,忌用于机械性肠梗阻、室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及哮喘等患者。若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中医学治疗以中药辨病辨证治疗和针灸为主[20]。
痔疮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痔疮的治疗原则是: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治疗以减轻、消除症状为目的,根据症状的轻重缓急选择非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痔疮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3
2习飞宇.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诊治的现状和展望[J].广州医药,2007,38(1):14
3战晓农,余成栋,刘恋.浅谈古代医家对痔疮治法的认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3):122
4殷红梅.普济痔疮栓治疗痔发作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0):13
5廉洁.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12):81
6刘春风.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20例[J].光明中医,2010,25(3):449
7陈世福.太寧栓治疗内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2):19
8王永朋.复方痔疮膏治疗肛肠病1000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73
9孙雯霞.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痔疮出血560例[J].河北中医,2004,26(5):360
10王兰英.痔清冲剂治疗痔疮1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1,33(3):25
11倪广林.化淤消痔丸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65
12梁玉凤.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临床观察[J].柳州医学,2006,19(3):148
13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336
14甘新彪.外剥内扎和原位皮桥整形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56
15傅传刚.痔手术治疗术式的演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86
16印山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191
17秦澎湃.多普勒引导下结扎痔动脉治疗内痔疮31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9):932
18王永红.美宝湿润烧伤膏在电刀痔切除术后换药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4(14):375
19王慧玲.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8例[J].光明中医,2010,25(4):658
20纪艳华.针刺加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3):151
【摘要】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人们工作、劳动、生活。痔疮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国内非手术治疗方法大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优势与缺陷。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中有关痔疮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力图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痔疮;中医;中医药;手术;非手术
痔疮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久坐为特点的工作方式普及,以及精神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等原因,痔疮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劳动和学习。痔疮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由西医即现代医学以及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给予理论支持;而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痔是一个古老的病名,是祖国传统医学最早记载的疾病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即已有记载[1-2]。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世界上最早采用结扎法治疗混合痔的记载。现代医学证明,痔是人类自然进化的代价,即直立行走的结果[3]。2000年4月我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痔诊治暂行标准》研讨会上对痔下的定义: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肿块。目前认为除严重内痔和混合痔首选手术外,轻中度患者宜选用药物治疗[4]。
一 痔疮非手术治疗
目前国内的非手术治疗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痔的发生多因湿热内生,下注于大肠;气血壅塞,结聚肛门;或因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冲肛门所致[5]。因此在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为原则。
1中医药治疗
1.1外治法
1.1.1熏洗法 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以烟熏治疗痔疾。目前熏洗法采用中药熏洗,药物通过肛门皮肤和直肠粘膜直接吸收,能促进病灶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李国栋[6]给予痔炎宁熏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刘春风等[7]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结果20例中治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其中内痔出血及炎性外痔应用疗效最佳。
1.1.2栓剂 中药常选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的药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蛇床子散坐药方。近年来由于生物药剂学发展,栓剂不仅起到局部作用,而且通过直肠吸收起到全身性作用。据统计痔疮栓剂大约有60多种。目前较常用的太宁栓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使用,到2001年在我国上市开始使用,其作用能加速细胞增殖重建肛垫黏膜上皮的完整性[8],在临床上也有较多报道。
1.1.3外敷药 主要用于炎性外痔及血栓性外痔及各类痔术后,作用与栓剂相似。目前常见有生肌红玉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王永朋等[9]采用自制复方痔疮膏治疗痔疮1000例,治愈980例,随访1~3年未见有复发者,疗效较好。
1.2内治法 祖国医学认为痔病的发生与人体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根据痔的临床辨证分型采用内服中药汤剂或成药及单验方。
1.2.1中药内服治疗:①风伤肠络证:治则为清热凉血、疏风止血。常用药:生黄芪6g,地榆炭10g,枳壳6g,芥穗10g,仙鹤草6g,生地6g防风6g,槐花10g,归尾6g,甘草3g。②热盛肠燥证:适用于大便干结,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者,治则为清热润燥、凉血止血。常用药:秦艽10g,防风10g,生地10g,丹皮6g,火麻仁6g,枳壳6g,侧柏炭6g,大黄6g,槐角10g,藕节碳6g。③脾气虚弱证:应用于混合痔伴有贫血者。治则为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方用补中益气汤[10],常用药:党参10g,黄芪10g,茯苓10g,地榆炭6g,阿胶10g,当归10g,荆芥炭6g,酸枣仁6g,白术10g,木香6g,旱莲草6g,煅牡蛎10g。④脾虚失固证:适用于以肿物脱出,肛门坠胀为主的患者,治则为益气健脾、固摄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炙黄芪20g,升麻6g,白术15g,槐角10g,枳壳6g,党参15g,柴胡6g,白芍10g。⑤湿热下迫证:适用于炎性外痔,肛缘肿物表面色红或紫暗,周围皮肤水肿。治则为清热燥湿、活血止痛。常用药:黄芩10g,赤茯苓10g,秦艽10g,当归6g,槟榔6g,黃柏6g,生薏仁10g,苍术6g,桃仁6g,赤芍10g,生大黄6g,柴胡6g,防风10g,炙甘草3g。
1.2.2内服中成药:王兰英等[9]观察协定处方痔清冲剂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发现其对出血、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内服槐角丸组。倪广林等[11]用银花、白芷、防风、生地榆、槐花、紫草等组成化瘀消痔丸,发现化瘀消痔丸和地榆槐角丸治疗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均具有很高的疗效,化瘀消痔丸的疗效高于地榆槐角丸。
1.3针灸治疗 梁玉凤[12]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熏洗,针灸治疗取穴:关元、承山、二白承
扶、会阳、大肠俞、长强。关元穴进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插2~3cm长的艾炷3壮,行温针灸法,二白、承山、会阳等穴可用强刺激透天凉法,余穴均用毫针平补平泻强刺激。配穴:脱肛者加灸百会、神阙,肛门肿痛者配秩边、飞扬。
1.4枯痔疗法 将具有腐蚀、收敛作用药物制成的散剂直接涂搽于内痔核表面,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首载于南宋魏岘《魏氏家藏方》,称为“枯药”,由砒、矾及朱砂组成。之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大都仍以砒、矾为主,辅以朱砂、硫黄、月石、乳香等配制成剂。至明代,枯痔疗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如陈实功《外科正宗》载:“凡疗内痔者,先用通利药荡涤脏腑,然后用唤痔散涂之肛门内,片时自然泛出,即用葱汤洗净,搽枯痔散,早午晚每日三次,俱用温汤洗净,然后搽药,轻者七日,重者十一日,其痔自然枯黑干硬,停止枯药。其时痔边裂缝流脓,换用起痔汤日洗一次,待痔落之后,换搽生肌散或风雏膏等药生肌敛口,虚者煎服补药,其口半月自可完矣。”上世纪50年代,我国医学专家研制成无砒枯痔钉,使用更安全。 1.5中药注射疗法 史兆岐报道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来治疗痔疮21361例,治愈率为99.0%,3年后复发率为0.97%。
2超低温、超高温疗法
该疗法多采用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等各种治疗仪器。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热效应,使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灶组织蛋白凝固、坏死脱落、硬化萎缩等目的。该疗法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的重复再现,同手术痔疮治疗方法结果是相似的。
3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作为生物物理效应能量作用于机体痔核,可瞬间产生高温,使局部组织脱水,进一步导致组织蛋白凝固,最后坏死脱落,并产生继发性纤维化,起到固定黏膜的作用。该疗法也只适用于单纯内痔患者,治疗病种较局限。同属于外热源的仪器还有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原理大致与红外线照射相同。
5结扎、套扎疗法
该疗法虽疗效较好,但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瘀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
二 痔疮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由解剖学给予理论支持,包括传统的混合痔内扎外剥(内注)术、直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及多普勒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目前通过手术治疗痔疮思路已由过去的以清除痔块逐步改良为以祛除症状为目的[13],即从过去尽可能彻底地从解剖学上将痔核切除、结扎,改为通过微创手术,在清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量保护齿线、肛垫等,同时修复或重建肛管和肛垫[14]。
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痔疮最常采用的术式,其治疗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其亦存在不少弊端,如术后切口处长时间的剧烈疼痛,过多地切除病变组织可能导致在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等[15];而切除病变组织过少又可能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效果,痔核结扎不彻底容易导致痔核残留,肛缘松皮赘及所留皮瓣水肿,最终导致复发。
直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Ⅲ、Ⅳ度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优点为不破坏肛垫和齿线,不会造成肛门狭窄,手术后排便感觉和控制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疼痛较轻,恢复较快[16],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比,有显著优势。缺点为造价较高,可能形成直肠阴道瘘,且因目前为止尚未能观察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故其临床治疗意义尚待探讨。
多普勒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利用多普勒进行引导定位,然后对痔动脉进行缝扎治疗痔疮,不切除痔核,可明显减少痛苦及相应的并发症。其优点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17]。
三 痔疮术后换药
术后换药。痔疮手术的切口大多为开放性切口,加上排便刺激、手术创伤性水肿、炎性渗出物增多等原因,术后换药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目前痔疮手术大多使用高频电刀,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高频电刀痔切除术后换药中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好的止痛效果,同时又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8]。
尿潴留是目前痔疮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疼痛明显导致尿潴留者,予以镇痛治疗,缺点是止痛药常引起患者明显胃肠道反应;疼痛不明显者,给予新斯的明0.5~1mg肌注,以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患者排尿。也有学者于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以治疗术后尿潴留[19],但其临床疗效仍有待观察。此方法缺点为新斯的明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副作用较大,忌用于机械性肠梗阻、室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及哮喘等患者。若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中医学治疗以中药辨病辨证治疗和针灸为主[20]。
痔疮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痔疮的治疗原则是: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治疗以减轻、消除症状为目的,根据症状的轻重缓急选择非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痔疮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3
2习飞宇.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诊治的现状和展望[J].广州医药,2007,38(1):14
3战晓农,余成栋,刘恋.浅谈古代医家对痔疮治法的认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3):122
4殷红梅.普济痔疮栓治疗痔发作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0):13
5廉洁.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12):81
6刘春风.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20例[J].光明中医,2010,25(3):449
7陈世福.太寧栓治疗内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2):19
8王永朋.复方痔疮膏治疗肛肠病1000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73
9孙雯霞.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痔疮出血560例[J].河北中医,2004,26(5):360
10王兰英.痔清冲剂治疗痔疮1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1,33(3):25
11倪广林.化淤消痔丸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65
12梁玉凤.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产后痔疮临床观察[J].柳州医学,2006,19(3):148
13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336
14甘新彪.外剥内扎和原位皮桥整形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56
15傅传刚.痔手术治疗术式的演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86
16印山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191
17秦澎湃.多普勒引导下结扎痔动脉治疗内痔疮31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9):932
18王永红.美宝湿润烧伤膏在电刀痔切除术后换药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4(14):375
19王慧玲.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8例[J].光明中医,2010,25(4):658
20纪艳华.针刺加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