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语文本身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功用决定的,可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如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二者如何统一呢?这不仅仅是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种共识,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问题。
一、现实中的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只是给语文学科性质做了一个准确定位,提出了一个宏观的要求,并没有为一线的教学实践给出如何具体操作的微观策略。结果,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立即转移到了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一面,极力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过于强化“人文的感悟”。
自古以来,“统一”就是个沉重的话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当,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显得异常艰难,或是将人文性转移,离开课文这一母体,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或是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
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染与熏陶。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
二、实践中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
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案例。教学《船长》一课时,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里,教师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联系现实生活中“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来体验船长的沉着冷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没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
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激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思、悟”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情感熏陶,既关注了“语文”,也体现了“人文”,真正使语文教学回归了语文本色,回归了“语”和“文”的家园。
三、理性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在处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时,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1、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不可否认,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人文魅力。
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获得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语)。
这些既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的精神灌注、人文熏陶是影响终生的,可以为学生的一辈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2、重视“工具性”,强化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工具性”观点的提出应当是语文界前辈在语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抛开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会无限生发,无度拔高,只追求意趣,向往“空灵”,而忘却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教师节到某小学听课后,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加强词语教学和表达训练,可谓看到了语文教学的直接价值。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
那种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视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落得个两败俱伤。
如果把文本比作生命的话,人文好比生命的精神,语言文字好比生命的肌体:精神脱离了肌体无法存在;肌体缺失了精神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文章才具备了生命的力量。
可见,人文本在语文中:在语文的每一篇课文中,在课文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词当中。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滋生。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十里铺小学 )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如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二者如何统一呢?这不仅仅是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种共识,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问题。
一、现实中的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只是给语文学科性质做了一个准确定位,提出了一个宏观的要求,并没有为一线的教学实践给出如何具体操作的微观策略。结果,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立即转移到了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一面,极力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过于强化“人文的感悟”。
自古以来,“统一”就是个沉重的话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当,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显得异常艰难,或是将人文性转移,离开课文这一母体,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或是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
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染与熏陶。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
二、实践中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
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案例。教学《船长》一课时,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里,教师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联系现实生活中“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来体验船长的沉着冷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没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
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激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思、悟”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情感熏陶,既关注了“语文”,也体现了“人文”,真正使语文教学回归了语文本色,回归了“语”和“文”的家园。
三、理性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在处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时,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1、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不可否认,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人文魅力。
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获得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语)。
这些既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的精神灌注、人文熏陶是影响终生的,可以为学生的一辈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2、重视“工具性”,强化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工具性”观点的提出应当是语文界前辈在语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抛开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会无限生发,无度拔高,只追求意趣,向往“空灵”,而忘却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教师节到某小学听课后,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加强词语教学和表达训练,可谓看到了语文教学的直接价值。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
那种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视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落得个两败俱伤。
如果把文本比作生命的话,人文好比生命的精神,语言文字好比生命的肌体:精神脱离了肌体无法存在;肌体缺失了精神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文章才具备了生命的力量。
可见,人文本在语文中:在语文的每一篇课文中,在课文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词当中。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滋生。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十里铺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