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语文本身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功用决定的,可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如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二者如何统一呢?这不仅仅是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种共识,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问题。
  
  一、现实中的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只是给语文学科性质做了一个准确定位,提出了一个宏观的要求,并没有为一线的教学实践给出如何具体操作的微观策略。结果,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立即转移到了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一面,极力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过于强化“人文的感悟”。
  自古以来,“统一”就是个沉重的话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当,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显得异常艰难,或是将人文性转移,离开课文这一母体,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或是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
  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染与熏陶。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
  
  二、实践中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
  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案例。教学《船长》一课时,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里,教师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联系现实生活中“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来体验船长的沉着冷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没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
  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激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思、悟”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情感熏陶,既关注了“语文”,也体现了“人文”,真正使语文教学回归了语文本色,回归了“语”和“文”的家园。
  
  三、理性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在处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时,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1、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不可否认,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人文魅力。
  汉民族母语中流淌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获得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敞亮,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语)。
  这些既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的精神灌注、人文熏陶是影响终生的,可以为学生的一辈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2、重视“工具性”,强化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工具性”观点的提出应当是语文界前辈在语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抛开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会无限生发,无度拔高,只追求意趣,向往“空灵”,而忘却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教师节到某小学听课后,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加强词语教学和表达训练,可谓看到了语文教学的直接价值。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
  那种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视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落得个两败俱伤。
  如果把文本比作生命的话,人文好比生命的精神,语言文字好比生命的肌体:精神脱离了肌体无法存在;肌体缺失了精神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文章才具备了生命的力量。
  可见,人文本在语文中:在语文的每一篇课文中,在课文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词当中。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滋生。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十里铺小学 )
其他文献
一、传统中学数学备课的问题    1.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只备教师的“教”,忽视备学生的“学”。第一,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结果的获得,不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缺乏深度思考。第二,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更多重视传授方法的设计,很少思考学生自主操作、积极实践的设计。第三,忽视合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很少
期刊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自信心的含义较广,它既包含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也包含个体的行为特征,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  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深信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根据我们
期刊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句通俗的话,只要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认可你,你就是一个合格称职的高中班主任。  可以说,一个成功的高中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的艺术家,因为它的作品不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会给社会创造无穷财富和价值的人。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学校
期刊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常常是翻遍资料,引经据典,找些学生并不熟悉的例子,岂不知这种做法是舍近求远。因为语文课本里名篇佳作荟萃,完全可以作为最直接利用的素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根据学校教研工作的工作的需要,遵循把教研活动做细做小的原则,申请了“从课文中学作文”的课题研究。下面就以我最近执教过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一、学习课文题目的命题技巧 
期刊
在初中各科教学中,数学是一门知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之一。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比较枯燥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再机械地照本宣科,必定使教学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日渐消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数学的内在魅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结合数学知识教学,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生正值少年期,心理上处于可塑的重要阶段,要使
期刊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断。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次细节,便能使课堂生成每一次精彩。为此,在教学课堂中,如果通过挖掘教材,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实验探究、实验事实、实验史实和实验方法论等角度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高中 化学实验 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
期刊
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其他美育内容一样,主要是培养学生有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判断力,从而达到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完美、和谐、平衡,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远大理想的人。  从当前的情况看,学校里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差,但他们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作为音乐老师,做好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创作和欣赏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