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寻建构 复习中求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复习课,不应是将以前练过的习题再做一遍,让教师与学生几乎都在枯燥乏味的“题城”中昏昏欲睡,优等生无精打采、后进生原地踏步。如何摆脱复习课枯燥而高耗的教学定势,探寻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大家在教学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呢?笔者尝试着从“前测、交流、梳理、反思、提升”这五步,来解读对复习课的立体建构。
  一、前测——追根溯“源”,找准起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其主要内容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除法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简单运用。在这一册中,学生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从结构来看,将相关运算定律集中编排,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其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进行该单元复习前,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笔者在课前设计了9道算式题对43名学生进行了前测,结果如下:
  
  从统计结果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对运算定律本质的理解
  部分学生能进行简便计算,却不能准确说出使用的是哪一条运算定律,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相互混淆尤其明显。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乘法分配律本质的理解。如算式25×(40×4),典型错误是25×40 25×4,显然是学生将它与25×(40 4)混为一谈;也有学生将乘法中的分配现象负迁移到了乘法结合律中,典型错误是(25×40)×(25×4)。
  2.缺乏对运算顺序及运算依据的整体把握能力
  由于24 76、25×4之类的题目被反复练习,几乎所有学生都对类似的数据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会让学生只关注数据特点,而不从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来考虑。比如算式20×5÷20×5,“20×5”给了学生很大的“刺激”,他们往往会忽视整体的运算顺序,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凑整上。
  3.缺乏简算的意识
  简便计算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在遇到需要“转个弯”才能简算的题目时,往往缺乏必要的观察力和创造条件简算的意识,如算式35×28 70。还有的学生在算式题中能主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受数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基于前测,笔者认为通过交流、梳理、反思等手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尤其是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和培养学生对运算顺序及简算的整体把握能力,是本次单元复习的立足点;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是本次单元复习的生长点。
  二、交流——布“点”为基,做好铺垫
  复习课所要解决的既是知识上的一个“面”,又是知识上的一条“线”,“面”与“线”能否有效建构与“点”的基础是否扎实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在设计此课时,以生生交流为主要手段,找准练习的切入点,梳理了重难点,捕捉了课堂的生长点。扎实地布“点”为基,为教学的深入开展做好有效的铺垫。
  1.教学的切入点——情境支撑
  开门见山地出示课题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往往显得大而空。因此,提供适当的素材,为回忆提供支撑,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复习的情感,唤起学生复习的灵感。
  课前谈话:
  (1)师:猜一猜老师平时出行,会选用什么方式?(出租车)最近推出的一个新软件让老师受益不少,你知道是什么吗?(滴滴打车)
  师:确实,滴滴打车使我们的出行变得简单、方便。(板书:简便)
  (2)师: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有这样一些数字朋友,能使计算变得简便,你能说一说吗?
  (25、125……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注:25×4,25 75,125×8、125×80、143-43、143 57……避免形成思维定势。
  (3)小结:是不是朋友,除了看数据外,还要看运算符号,只要它们能凑成整百、整千……也就是凑整就可以了。(板书:数据、运算符号)
  (4)直接点题。
  师:因为有这些数字朋友的存在,数学变得更加有意思,我们也更有兴趣去研究它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从课的开始,笔者用给出行带来方便的“滴滴打车”为引子,帮助学生回忆有关“凑整”的知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梳理”打下基础,可谓牵一“数”而动全“章”,使复习过程显得自然而无痕。
  2.复习的重难点——梳理突破
  (1)问题驱动。
  师:根据课题想一想,我们会复习什么内容?
  预设: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怎样用定律去进行简便计算……(教师适时板书)
  (2)简单回顾。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我们都学过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
  汇报交流(教师板贴,写字母)
  (3)师: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按定律和性质分、按运算符号分)
  还能怎么整理?(交换律一类、结合律一类、分配律一类、性质一类)
  基于前测中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本质缺乏理解”这一点,笔者让学生回顾了运算定律和性质。说一说字母表达方式,则是加深对含义的理解,强调符号意识,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运算定律本质的关注。分一分,不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梳理,更是渗透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凸显了知识难点的同时,也为复习建构起了完整的知识网络。
  3.知识的生长点——二度建构
  师:刚才这名同学说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提升:它们都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能结合字母说一说吗?
  师:我记住其中一条,就可以联想到另一条,很不错的方法。
  师: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哪里?
  师: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太棒了!这样就还剩哪条了?(乘法分配律)
  师:这条特别难记,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强调“分别”)
  师:你觉得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相比,什么地方特别容易搞错?
  (指出乘法分配律是两级运算,其他的都是同级运算)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参与、注意观察,并适时、适当指点,使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知识系统的二度建构。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牢牢抓住“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哪里”这个问题,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交换律、结合律、性质”的共有属性,并特别强调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对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本质的理解,避免在复习的过程中出现混淆。
  三、梳理——联点成“线”,缀珠成链
  复习课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把有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理顺学生的认知脉络,更深层次的要求则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从“题组”“错题”两条线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将“散落”的知识点缀珠成链。
  1.以“题组”为主线,带动思维的扩张力
  题组练习是比较广泛的一种分层练习方式,它可以展现知识的各种类型,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促进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发展。
  ①2000÷125÷8 ②99×47 47 ③25×(40 4)
  ④131-31×4
其他文献
由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1月20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中有三个方面提到了对儿童生存与发展的要求:(1)儿童最佳利益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任何事情如果涉及儿童本人,必须认真听取儿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审视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尊重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基础。尊重学生不仅可理解为言语尊重与人格尊重,我们更应关注如何尊重学生的发展。  一、关注
【摘要】本文是基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画图”课程,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研究。设计绘制组合图形的思维导图,将其融入解决问题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 画图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应运而生。随后在此基础上,各学科也开始探索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
【摘要】数学课堂精彩的过渡语往往都具有串线、激趣、启思的功能。知识层次的语言过渡,力求生动有趣。思维层次的语言过渡,讲究启思深入。方法层次的语言过渡,坚持清晰精当。  【关键词】过渡语 串线 激趣 启思  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教师就是凭借语言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引导、讲解、评价、链接等方面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
2021年3月5日,萬众瞩目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创新”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些被重点提及的
【摘要】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员自主选,以满足需要、空间建构;座位有排名,为强化激励、效应发挥;组规巧生成,利确立目标、规范引导;作业巧设计,可丰富内涵、尽情分享;评价多样化,促自觉行为、激励内化。适时地引入激励机制并建立一整套具体的实施举措,方可实现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快乐教育
在写作中,议论是并列与记叙、描写、抒情等诸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它是一种评析,一种论理,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议论文及记叙文中。记叙文中用上议论通常就叫夹叙夹议,即指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在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记叙文和议论文中运用了议论这种方法。  可也有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小学生要学习议论的表
【摘要】Phonics(自然拼读法)建立了语音和单词拼写直接的联系,帮助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意义的理解。Sight words(视觉词)为阅读入门者提供了阅读基础,见词即识别提高了阅读效率。两者相结合能从不同角度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视觉词 阅读能力  一、前言  Phonics(自然拼读法)教学在英语国家至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国内外大量的实验都已论证
一、 背景介绍  2013年5月,我校承办了七县市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我参与了我校参赛老师一节五年级语篇教学课的磨课过程,颇有感悟。  本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5B第八单元,课题为At the weekends。本节课为该单元的第一课时“A Look and say”,主要教学目标为:(1)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2)四会单词:talk,weekend,very,lea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情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问题,又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也即教材情境又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新知学习需求?又该如何引发这种学习需求?第二,鉴于百分
21世纪,我们身处信息时代。科技,让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因技术的融入,打破了场域、时空的界限,得以无限延伸。然而,技术却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课囧”:被技术包围的教学困境  笔者曾就此问题与50位小学数学教师做过交流,梳理他们目前面临的教学困境。  1.一囧——“全光盘”的教学时代  现在的课堂,几乎被教学光盘垄断,50位(占100%)被访谈教师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