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这也意味着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习达到高效状态。通过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激发其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小学学科教学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引领。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思想,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导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具体学习科目。除了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外,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以及对生活方面的有效探究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所需重点关注的学习问题。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由于思维方面的学习需求,更加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一、创设生活情境,融情入境激趣生思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思考、分析,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而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进行巧妙地指导与引导,让他们切实通过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主分析、合作交流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一课,教师通过将生活中很多的旋转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有学生说生活中像课件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风车、飞转的车轮、时钟、洗衣机、陀螺……接着教师询问学生:“秋千的运动以及汽车道闸挡车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学生认为不是。这些运动到底是不是旋转,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产生了揭开谜底的强烈好奇心,由此,也给接下来的主题教学打好了伏笔。而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时,则是利用钟表这一生活物品进行举例说明。由此,教师在一步步根据教学所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最常见、最熟悉的钟表指针的旋转中去思考数学问题“旋转”,建立了直观可感的具体物象,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旋转”就有了更多理解。在教师层层引导下,学生认真思考问题,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拓展思维、发散思维,逐渐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加以灵活掌握。
二、引入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部分教师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之时,不注重凸显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之时也不注重与小学生之间开展互动,这就导致部分小学生对高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学习起来缺乏热情,学习成效自然会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对高段数学学习的热情,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保证。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小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点拨,帮助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认知,更好的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有的小学生很难理解明明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建出来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但是从某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却相同。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讓小学生带一些正方体积木到课堂上,然后一边让小学生“搭积木”,一边观察物体,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一课的学习活动。针对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以此来帮助其顺利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搭积木”活动来激发其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对其综合发展有益。
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案例,帮助学生提升认知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是指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要素,由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环节是师生对数学知识予以探究和学习的主要环节,教师要能够将课堂所讲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引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实现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图形的不同运动方式,教师就可以采取信息技术与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更具体形象的角度感知不同运动方式的本质特征。首先,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幅游乐场的情景图,具体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滑梯等项目。接着,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模仿这些项目的玩法,初步直观感知这些玩具的不同运动方式。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获得对构成平移和旋转要素的感性认识,建立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用他们手中的尺子、笔等文具作为学具,让他们进行图形运动的自主体验,加深对图形运动特征的认识,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并让他们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哪些事物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与生活一体化。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遵循课程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通过生活化教学促进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在构建有效的知识教学体系前提下,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逐步调动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增进生活意识的学习情感。生活赋予了学生无限宽广的学习天地,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探究之路必将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局面。只要激活学生的生活主体学习意识,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必将一路开阔。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理念,使学生在切实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究,不断进取,这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相信只要对学生施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将实现数学教学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5):157.
[2]王长海.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7):54.
[3]尹雅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1.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小学学科教学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引领。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思想,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导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具体学习科目。除了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外,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以及对生活方面的有效探究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所需重点关注的学习问题。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由于思维方面的学习需求,更加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一、创设生活情境,融情入境激趣生思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思考、分析,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而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进行巧妙地指导与引导,让他们切实通过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主分析、合作交流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一课,教师通过将生活中很多的旋转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有学生说生活中像课件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风车、飞转的车轮、时钟、洗衣机、陀螺……接着教师询问学生:“秋千的运动以及汽车道闸挡车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学生认为不是。这些运动到底是不是旋转,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产生了揭开谜底的强烈好奇心,由此,也给接下来的主题教学打好了伏笔。而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时,则是利用钟表这一生活物品进行举例说明。由此,教师在一步步根据教学所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最常见、最熟悉的钟表指针的旋转中去思考数学问题“旋转”,建立了直观可感的具体物象,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旋转”就有了更多理解。在教师层层引导下,学生认真思考问题,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拓展思维、发散思维,逐渐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加以灵活掌握。
二、引入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部分教师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之时,不注重凸显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之时也不注重与小学生之间开展互动,这就导致部分小学生对高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学习起来缺乏热情,学习成效自然会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对高段数学学习的热情,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保证。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小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点拨,帮助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认知,更好的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有的小学生很难理解明明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建出来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但是从某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却相同。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讓小学生带一些正方体积木到课堂上,然后一边让小学生“搭积木”,一边观察物体,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一课的学习活动。针对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以此来帮助其顺利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搭积木”活动来激发其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对其综合发展有益。
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案例,帮助学生提升认知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是指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要素,由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环节是师生对数学知识予以探究和学习的主要环节,教师要能够将课堂所讲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引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实现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图形的不同运动方式,教师就可以采取信息技术与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更具体形象的角度感知不同运动方式的本质特征。首先,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幅游乐场的情景图,具体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滑梯等项目。接着,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模仿这些项目的玩法,初步直观感知这些玩具的不同运动方式。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获得对构成平移和旋转要素的感性认识,建立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用他们手中的尺子、笔等文具作为学具,让他们进行图形运动的自主体验,加深对图形运动特征的认识,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并让他们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哪些事物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与生活一体化。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遵循课程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通过生活化教学促进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在构建有效的知识教学体系前提下,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逐步调动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增进生活意识的学习情感。生活赋予了学生无限宽广的学习天地,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探究之路必将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局面。只要激活学生的生活主体学习意识,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必将一路开阔。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理念,使学生在切实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究,不断进取,这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相信只要对学生施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将实现数学教学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5):157.
[2]王长海.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7):54.
[3]尹雅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