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科技创新为农村中学生获得了科技带来的体验和成长的快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由于受农村教学设施等条件因素的影响,无法为科技创新教育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科技创新教育课题的研究,本意是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加之课题难度较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初中生会产生挫败感。因此,农村初中“活动+课题”式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关键词:农村初中;科技创新;教育实践
一、制约农村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因素
我国农村初中生的教育现状是基础较差、缺失家庭教育、辍学现象严重等,农村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农村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步伐受到了阻碍。第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差,开展科技教育或课程的教师科技素质偏低且不够专业。与城市的中学生相比农村的中学生缺乏完备的课程结构和教育资源,再加上在科技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没有足够适用于发展科技活的场所和时间,导致了未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第二,农村初中生的科技基础较差,许多学生不具备科技创新的知识也就无法对科技创新感兴趣。基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初中教育较为落后的现状,再加上科技方面的资源较为有限,这导致了在创新科技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科技教师也讲授部分科技理论,但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造成了学习科技教育的局限性。第三,农村初中科技课程的构建较为薄弱,学生学习科技教育的积极性较弱,例如,纪律性较差、迟到现象频频发生等。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知识面较窄,对于科技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也导致了科技课题教学效率低下。第四,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校全力“教高分”,学生一心“学高分”,家长一意“要高分”。同时,青少年活动基本上被锁定在校园,没有涉足真实的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忽视甚至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即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考核评价,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要在学校教育中上上下下统一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实施才有根本的保证。要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课题”捆绑式科技创新教育
农村学校要寻求科技教育的出路,必须认清形势。虽然农村学校在客观教育条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并非没有优势。农村具备较为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挖掘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因材施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选择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都是科技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或者涉足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为科技活动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通过下面案例来阐明如何开展“科技活动+科技课题”捆绑式科技创新教育,由于某条农村河流经过多次治理改善了水质,但是,该河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恢复?河里的水生生物,如,鱼、虾是否健在,有没有水草?这一项目要求中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笔者发动全班学生,以该河的水环境为主题,策划了一次科学考察活动。首先,制定了调查表格组织学生对该河流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探索,并结合当地的环保部文献资料,从而使学生的“活动+课题”捆绑式科技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有利于带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通过此项目,有利于农村学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在走进自然的活动中也有利于学生探讨生态理念和绿色发展常识,不管是作为课题的研究者还是活动的组织者,都有利于把活动和课题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活动+课题”式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
在科技实践中不难发现,参与难度较低的科技活动更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例如,利用科技制作、科幻画等形式注重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选取科技课题时,要倾向于简单的,这样不容易使农村中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在开展“活动+课題”式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不仅要详细规划课题活动的方案,也要注重把活动和课题二者创新结合,引导学生参与了解活动的积极性;再者,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不要把主管意念强加给学生,培养学生研究科技的欲望。显然,科技探索是复杂而艰难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一蹴而就的,价值高的创新模式总要经历困难,尤其是在农村开展科技课题研究受到的阻碍较大,在教师规避所面临的问题时,要给学生提供活动课题的有效平台,积极利用学校的资源,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课题的困难。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图书馆、校车等为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创造条件。
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海洋”为主题,来普及海洋知识的传播活动。笔者组织本班学生观看了与海洋有关的BBC记录片,通过纪录片中所呈现的海洋知识,让学生把所见、所感以科幻画的形式或者小制作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创新活动形式更让农村学生获得较好的人生体验。“活动+课题”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有利于农村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塑造。笔者的班级内某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村子里的河流,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也让自己在实际活动中,更加爱护环境,热爱家乡。
结束语:
在目前我国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的科技创新教育问题繁多,但通过分析其原因阐述了相应的策略,也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石家庄市农广校与石家庄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协会联合举办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现代农村科技,2018,05:111.
[2]严国海:《探讨初中物理知识教学与农村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
关键词:农村初中;科技创新;教育实践
一、制约农村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因素
我国农村初中生的教育现状是基础较差、缺失家庭教育、辍学现象严重等,农村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农村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步伐受到了阻碍。第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差,开展科技教育或课程的教师科技素质偏低且不够专业。与城市的中学生相比农村的中学生缺乏完备的课程结构和教育资源,再加上在科技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没有足够适用于发展科技活的场所和时间,导致了未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第二,农村初中生的科技基础较差,许多学生不具备科技创新的知识也就无法对科技创新感兴趣。基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初中教育较为落后的现状,再加上科技方面的资源较为有限,这导致了在创新科技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科技教师也讲授部分科技理论,但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造成了学习科技教育的局限性。第三,农村初中科技课程的构建较为薄弱,学生学习科技教育的积极性较弱,例如,纪律性较差、迟到现象频频发生等。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知识面较窄,对于科技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也导致了科技课题教学效率低下。第四,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校全力“教高分”,学生一心“学高分”,家长一意“要高分”。同时,青少年活动基本上被锁定在校园,没有涉足真实的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忽视甚至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即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考核评价,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要在学校教育中上上下下统一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实施才有根本的保证。要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课题”捆绑式科技创新教育
农村学校要寻求科技教育的出路,必须认清形势。虽然农村学校在客观教育条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并非没有优势。农村具备较为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挖掘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因材施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选择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都是科技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或者涉足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为科技活动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通过下面案例来阐明如何开展“科技活动+科技课题”捆绑式科技创新教育,由于某条农村河流经过多次治理改善了水质,但是,该河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恢复?河里的水生生物,如,鱼、虾是否健在,有没有水草?这一项目要求中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笔者发动全班学生,以该河的水环境为主题,策划了一次科学考察活动。首先,制定了调查表格组织学生对该河流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探索,并结合当地的环保部文献资料,从而使学生的“活动+课题”捆绑式科技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有利于带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通过此项目,有利于农村学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在走进自然的活动中也有利于学生探讨生态理念和绿色发展常识,不管是作为课题的研究者还是活动的组织者,都有利于把活动和课题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活动+课题”式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
在科技实践中不难发现,参与难度较低的科技活动更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例如,利用科技制作、科幻画等形式注重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选取科技课题时,要倾向于简单的,这样不容易使农村中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在开展“活动+课題”式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不仅要详细规划课题活动的方案,也要注重把活动和课题二者创新结合,引导学生参与了解活动的积极性;再者,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不要把主管意念强加给学生,培养学生研究科技的欲望。显然,科技探索是复杂而艰难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一蹴而就的,价值高的创新模式总要经历困难,尤其是在农村开展科技课题研究受到的阻碍较大,在教师规避所面临的问题时,要给学生提供活动课题的有效平台,积极利用学校的资源,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课题的困难。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图书馆、校车等为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创造条件。
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海洋”为主题,来普及海洋知识的传播活动。笔者组织本班学生观看了与海洋有关的BBC记录片,通过纪录片中所呈现的海洋知识,让学生把所见、所感以科幻画的形式或者小制作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创新活动形式更让农村学生获得较好的人生体验。“活动+课题”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有利于农村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塑造。笔者的班级内某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村子里的河流,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也让自己在实际活动中,更加爱护环境,热爱家乡。
结束语:
在目前我国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的科技创新教育问题繁多,但通过分析其原因阐述了相应的策略,也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石家庄市农广校与石家庄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协会联合举办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现代农村科技,2018,05:111.
[2]严国海:《探讨初中物理知识教学与农村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