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借鉴了高等教育学家提出的价值观、课程理念,提出由三个系统课程来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一是“学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有专业能力的人”;二是“教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有道德的人”;三是“生养系统课程”,即生命养护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身心健康的人”。与这个课程结构体系相对应,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归纳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10种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价值观;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的科目、内容和教学进程。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产品是什么?是课程,是综合的、专门的、使年青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课程。而课程的建设,是受一定的价值观影响的。关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潘懋元教授提的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就是“人文与实用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的、使人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和以实用的、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实用主义并举,把二者协调统一起来。[1]正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笔者认为,我们的大学应该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正如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论专家、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教授提出的大学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课程内容就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同时,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需要,课程内容就应该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据,并把二者兼顾统一起来。[2]
许多学者认为,今天的大学实际上是要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笔者认为,“做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有道德的人”,二是“做身心健康的人”。为了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王伟廉从课程建设角度提出要做四件事:训练、启智、教化和熏陶。[3]这也是很独到的见解,但还不够,还应该再做两件事:养身和养心。据此,笔者做进一步归纳,大学课程应由三个子系统课程来构建:一是“学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事”、“做有专业能力的人”;二是“教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人”,是“做有道德的人”;三是“生养系统课程”,即生命养护系统课程,也是旨在教会学生“做人”,是“做身心健康的人”。
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学养系统课程”,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训练。王伟廉认为,通过训练,使学生有本领从事某一职业。如医学,在现代社会,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工学、理学等都是如此。具体到课程,特别是技能性的课程,具有明显的专门性,只要花时间,而且训练得法,水平会直线提高。如外语、计算机的训练等。
第二是启智。王伟廉认为,在大学,有很多课程是没有与上述一一对应的专门化功能的,如数学、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这些课程能直接或间接地把人变聪明。教育本身就应该使人变得更聪明,因此,需要开设这些课程。
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教养系统课程”,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教化。王伟廉认为,大学还承担着社会道德的教化任务,人不仅要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本领,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这是人的社会化的要求,是融入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除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类的知识课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宣传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第二是熏陶。王伟廉认为,这包括艺术的、情感的、人格的熏陶,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完成熏陶任务的往往是那些潜在的课程。100年前,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那些潜在课程,对于青年人的未来成长,有时会比那些正规课程来得更为重要。
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是“生养系统课程”,也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养身。在大学要使每一个年青人都知道生命的价值,遗传、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怎样才能确保高质量的长寿,健健康康为祖国服务三四十年甚至一辈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开设包括体育、卫生、保健、营养、生育等方面的课程。
第二是养心。身、心问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健康问题是人生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的问题,大学有责任教会每一个年青人解决心理、精神问题的基本方法。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开设意志磨练、应用心理学、婚姻家庭、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王伟廉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观察,“训练”强调严格与强化,“启智”强调启发与激励,“教化”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熏陶”则注重潜移默化。笔者认为,“养身”注重科学地锻炼和保健,“养心”强调仁慈和勤俭。
其实,三个系统课程的功能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价值观教育、情感意志教育,包括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的教育,也是教养系统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健全的价值观,能够对养身和养心发挥积极作用,使人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面前保持宽容、慷慨、阔达、乐观的心态;而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会导致人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面前出现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而且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既尊重个性、承认物质利益,更倡导互助友爱、崇尚奉献精神。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如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支配下,凡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人,就容易产生牢骚和埋怨情绪,甚至对组织和社会不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人生道路就不可能越走越宽广。
今天,我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著述的普及,是因为传统经典如《易经》、《道德经》和《论语》等,兼具哲学、道德和养生三方面的思想。如《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论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它既能在学养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聪明机敏;又能在教养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高尚儒雅;也能在养生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健康从容。
大学可以考虑重新整合优化传统的课程结构,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根据自己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实际,尝试按这三个系统课程来构建本校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正如潘懋元说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既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又要考虑时代的创新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享用这些课程资源,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使自己更自觉地、全面地参与学习,实现发展目标,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
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包括哪些能力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经合组织(OECD)选出了21世纪公民的“三种关键能力”:一是能互动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与他人互动。二是能在异质性的社群中互动,包括发展和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突发冲突的能力。三是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和个人计划的能力,主张并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寻求帮助的能力。[4]
欧盟(EU)提出未来教育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八种关键能力”:一是用母语沟通的能力;二是用外语沟通的能力;三是运用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四是数学学习能力;五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六是人际互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七是创意精神:改变、创新、自我设定目标、制定策略、追求成功;八是文化表达能力:懂得欣赏音乐、文学、艺术。上述这些能力,重叠且相互关联,同等重要。[5]
经合组织也好,欧盟也好,他们提出的几种能力都是与他们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希望大学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模范践行者。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够带动其他素质的提高。从上述三个系统课程出发,围绕着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目标,笔者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归纳成大学生成才目标的10种能力。
1. 信息交流能力。毕业生能够阅读、写作、讲述、倾听,并运用这些能力有效地获得、加工、传递思想和信息,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与他人互动。
2. 批判思维能力。这是指理性的建设性的批判思维能力。毕业生能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和紧凑连贯的审视,提出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方案。
3. 对美的感受能力。毕业生能提高自己对艺术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和人类行为的审美感,并用美的东西丰富自己并应用于所学专业。
4. 职业规划能力。毕业生能够理解所学专业存在其中的那个社会环境。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和个人计划的能力,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有寻求帮助的能力。
5. 专业归属感。毕业生能够认同和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价值,认识到必须通过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持久的研究,来增长知识并推进专业向前发展。
6. 职业道德。毕业生具有谦让、宽容慷慨、担当的品质,能够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谦虚而不失自信,自信而不失谦虚。能够理解并接受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操守、法规,作为指导自己专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7. 合作能力。毕业生能够积极参与促进符合所学专业发展规律的那些重要变革。能在不同族群的社区中互动,包括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突发冲突的能力。
8. 自控能力、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青少年的情感意志直接影响智力发展。把“主宰自己”的自控能力看成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优秀人才的竞争首先就是自控能力的竞争。自控能力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乃至成功至关重要。毕业生能适应社会的和组织的变革,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和组织的要求,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能理性地对待个人主张被否定、行为被误解、个人利益遭受损害。
9. 领导能力。毕业生能够表现出具有成为该专业领域富有成效的一员的能力,以及在该专业领域和社会组织中承担适当的领导角色的能力。
10. 不断学习的愿望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毕业生乐于终身学习,一生都不断地探索和扩展有利于自身、专业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善于总结经验,干一行积累一行。
如果学校能够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告诉新生所学本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最终完成学业的应获取的专业能力和上述成长目标的10种能力,并且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做一次检讨,哪些能力实现了,哪些能力还没有实现,或只实现了一半,或实现得不怎么好,加以改进,下一学期、下一学年再加把劲,那么我们相信,凡学习目标明确的、善于反省的学生,目标一定能够达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3]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5]杨国赐.新竞争时代:培养活跃21世纪的人才[A].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等教育学会编.第四届两岸高等教育论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C].2008.
关键词:高等教育价值观;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的科目、内容和教学进程。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产品是什么?是课程,是综合的、专门的、使年青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课程。而课程的建设,是受一定的价值观影响的。关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潘懋元教授提的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就是“人文与实用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的、使人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和以实用的、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实用主义并举,把二者协调统一起来。[1]正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笔者认为,我们的大学应该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正如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论专家、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教授提出的大学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课程内容就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同时,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需要,课程内容就应该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据,并把二者兼顾统一起来。[2]
许多学者认为,今天的大学实际上是要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笔者认为,“做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有道德的人”,二是“做身心健康的人”。为了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王伟廉从课程建设角度提出要做四件事:训练、启智、教化和熏陶。[3]这也是很独到的见解,但还不够,还应该再做两件事:养身和养心。据此,笔者做进一步归纳,大学课程应由三个子系统课程来构建:一是“学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事”、“做有专业能力的人”;二是“教养系统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做人”,是“做有道德的人”;三是“生养系统课程”,即生命养护系统课程,也是旨在教会学生“做人”,是“做身心健康的人”。
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学养系统课程”,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训练。王伟廉认为,通过训练,使学生有本领从事某一职业。如医学,在现代社会,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工学、理学等都是如此。具体到课程,特别是技能性的课程,具有明显的专门性,只要花时间,而且训练得法,水平会直线提高。如外语、计算机的训练等。
第二是启智。王伟廉认为,在大学,有很多课程是没有与上述一一对应的专门化功能的,如数学、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这些课程能直接或间接地把人变聪明。教育本身就应该使人变得更聪明,因此,需要开设这些课程。
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教养系统课程”,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教化。王伟廉认为,大学还承担着社会道德的教化任务,人不仅要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本领,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这是人的社会化的要求,是融入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除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类的知识课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宣传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第二是熏陶。王伟廉认为,这包括艺术的、情感的、人格的熏陶,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完成熏陶任务的往往是那些潜在的课程。100年前,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那些潜在课程,对于青年人的未来成长,有时会比那些正规课程来得更为重要。
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是“生养系统课程”,也要安排做两件事。
第一是养身。在大学要使每一个年青人都知道生命的价值,遗传、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怎样才能确保高质量的长寿,健健康康为祖国服务三四十年甚至一辈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开设包括体育、卫生、保健、营养、生育等方面的课程。
第二是养心。身、心问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健康问题是人生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的问题,大学有责任教会每一个年青人解决心理、精神问题的基本方法。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开设意志磨练、应用心理学、婚姻家庭、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王伟廉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观察,“训练”强调严格与强化,“启智”强调启发与激励,“教化”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熏陶”则注重潜移默化。笔者认为,“养身”注重科学地锻炼和保健,“养心”强调仁慈和勤俭。
其实,三个系统课程的功能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价值观教育、情感意志教育,包括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的教育,也是教养系统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健全的价值观,能够对养身和养心发挥积极作用,使人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面前保持宽容、慷慨、阔达、乐观的心态;而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会导致人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面前出现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而且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既尊重个性、承认物质利益,更倡导互助友爱、崇尚奉献精神。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如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支配下,凡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人,就容易产生牢骚和埋怨情绪,甚至对组织和社会不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人生道路就不可能越走越宽广。
今天,我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著述的普及,是因为传统经典如《易经》、《道德经》和《论语》等,兼具哲学、道德和养生三方面的思想。如《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论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它既能在学养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聪明机敏;又能在教养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高尚儒雅;也能在养生方面发挥作用,使人变得更健康从容。
大学可以考虑重新整合优化传统的课程结构,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根据自己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实际,尝试按这三个系统课程来构建本校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正如潘懋元说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既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又要考虑时代的创新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享用这些课程资源,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使自己更自觉地、全面地参与学习,实现发展目标,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
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包括哪些能力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经合组织(OECD)选出了21世纪公民的“三种关键能力”:一是能互动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与他人互动。二是能在异质性的社群中互动,包括发展和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突发冲突的能力。三是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和个人计划的能力,主张并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寻求帮助的能力。[4]
欧盟(EU)提出未来教育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八种关键能力”:一是用母语沟通的能力;二是用外语沟通的能力;三是运用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四是数学学习能力;五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六是人际互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七是创意精神:改变、创新、自我设定目标、制定策略、追求成功;八是文化表达能力:懂得欣赏音乐、文学、艺术。上述这些能力,重叠且相互关联,同等重要。[5]
经合组织也好,欧盟也好,他们提出的几种能力都是与他们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希望大学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模范践行者。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够带动其他素质的提高。从上述三个系统课程出发,围绕着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目标,笔者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归纳成大学生成才目标的10种能力。
1. 信息交流能力。毕业生能够阅读、写作、讲述、倾听,并运用这些能力有效地获得、加工、传递思想和信息,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与他人互动。
2. 批判思维能力。这是指理性的建设性的批判思维能力。毕业生能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和紧凑连贯的审视,提出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方案。
3. 对美的感受能力。毕业生能提高自己对艺术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和人类行为的审美感,并用美的东西丰富自己并应用于所学专业。
4. 职业规划能力。毕业生能够理解所学专业存在其中的那个社会环境。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和个人计划的能力,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有寻求帮助的能力。
5. 专业归属感。毕业生能够认同和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价值,认识到必须通过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持久的研究,来增长知识并推进专业向前发展。
6. 职业道德。毕业生具有谦让、宽容慷慨、担当的品质,能够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谦虚而不失自信,自信而不失谦虚。能够理解并接受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操守、法规,作为指导自己专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7. 合作能力。毕业生能够积极参与促进符合所学专业发展规律的那些重要变革。能在不同族群的社区中互动,包括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突发冲突的能力。
8. 自控能力、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青少年的情感意志直接影响智力发展。把“主宰自己”的自控能力看成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优秀人才的竞争首先就是自控能力的竞争。自控能力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乃至成功至关重要。毕业生能适应社会的和组织的变革,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和组织的要求,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能理性地对待个人主张被否定、行为被误解、个人利益遭受损害。
9. 领导能力。毕业生能够表现出具有成为该专业领域富有成效的一员的能力,以及在该专业领域和社会组织中承担适当的领导角色的能力。
10. 不断学习的愿望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毕业生乐于终身学习,一生都不断地探索和扩展有利于自身、专业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善于总结经验,干一行积累一行。
如果学校能够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告诉新生所学本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最终完成学业的应获取的专业能力和上述成长目标的10种能力,并且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做一次检讨,哪些能力实现了,哪些能力还没有实现,或只实现了一半,或实现得不怎么好,加以改进,下一学期、下一学年再加把劲,那么我们相信,凡学习目标明确的、善于反省的学生,目标一定能够达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3]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5]杨国赐.新竞争时代:培养活跃21世纪的人才[A].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等教育学会编.第四届两岸高等教育论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