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en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上,温家宝总理作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讲话。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增长,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聚焦农村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其现状仍不乐观,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形成激励机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使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只注重对学校资金的投入,而忽视了对学校资金的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学校上百万元一学期的经费,都由校长一人随意支配,导致了教育腐败案件不断增多。针对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管理和使用比较混乱的情况,必须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查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督,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同时要加大惩治教育腐败的力度,加强支出管理,严格审查支出的原始凭证和收据。学校对经营收入要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向教职工公布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实行财务公开。
  关于农村中小学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是直接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代表全校师生的共同利益,一所学校的好坏,关键在校长。所以上级部门必须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好校长,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决杜绝用人不正之风,以及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对不合格的校长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对作风有问题,生活腐化堕落,在师生中影响极坏的要给予免职,以净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问题。教师管理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还很差,教育教学设施简陋,教师生活艰苦,工作压力大。这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而城区教师过剩的不合理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要实现教育公平,不能只喊口号,必须落到实处。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应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标准。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另外,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还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只注重制度而忽视了人文关怀;讲竞争的多,讲合作的少。本来年度评先进和年终考核,目的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里,长期以来,学校的年终评优和年度考核,学校领导想给谁就给谁。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造成很多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因此,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可操作的细则,规范评先评优行为,保证考核结论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培养问题。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关键在教师。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特别是“创造型”及“研究型”的教师奇缺,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要求,更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应有个正确的估计,不能乐观,要做好规划,严格培训。培训要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目的,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国家应加强对其他各类培训学校的管理,保证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质量,避免“买文凭”之嫌和“形式主义”。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学习培训,让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1993年中共中央已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开始在全国推行。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地方和学校在实行素质教育中都存在误区。在农村的村小学里,教师认为实行素质教育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学生学习放松了。而在中心校和中学,口头挂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搞的是应试教育。学校和老师大多都不愿意投入到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标准,上级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分数。有些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定指标,下任务,根据期末统考会考的成绩对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排名次。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加剧了学校之间,老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更新观念,端正办学理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要综合评价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校要改善自身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成果,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因地制宜处理好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素质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红色旅游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就高中历史人教版《红军的长征》一课为例,谈谈红色旅游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红军的长征》这一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设计思路上笔者以“沿着红军
前不久,在和一位老教师的座谈中听到这位老教师感叹地说了一段话:十多年前,我在教《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不知有多少孩子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被课文中凝练的语言所感染熏陶。而今天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感觉到的却是学生的淡然和冷漠,更无一人落泪。最后老教师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快成了‘铁人’了。”难道是这位老教师教学不认真、不投入,方式、方法不当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今天我们的学生只知享受和索取,但
地理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高中地理一直被认为较难学的学科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一、学习地理常用方法  (一)快乐学习法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亚科·雷奇说:“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只是有极佳的学习状态和环境,采用有趣的学习方式,还要求孩子们清除学习障碍,设定目标,激发感情。”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
探究式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案例(特定的模拟情景)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如何把探究式案例教学应用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如何解决案例教学与常规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等问题就成为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案例教学,需要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一、鼓励参
思想品德课教学既是传授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窗口;又是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行为习惯的主阵地。但在这主阵地中,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不科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只是课本的传声筒,他们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要点讲解清楚就行,丝毫没考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课堂学习的“被灌输者”,是听众。由于缺乏“主人翁”待遇,许多学生懒于开口,惰于思索,对知识的接受只是
大多数人认为高一是起始年级,容易教,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发现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却很迷茫,这让我很困惑。为什么高一新生觉得历史难学?怎样做好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渡?怎样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这是高一历史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一新生学习历史存在的问题  高一新生在历史学习中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因素,使得他们在实际学习中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初高中历
新的课程改革,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政治课教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重新并列地走到了一起,成为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的抓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独立个性是学科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主渠道,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人文意蕴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挖掘教材内涵,探寻人文精神  仔细琢磨高中的教材,科学知识的背后有着丰富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体潜能,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妨让我们先读一读丁永正先生的一篇短文——《蹲下来看学生》。  今年四月,我应邀到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课,上课的内容是古诗《草》。有个学生在画“春风吹又生”的诗意时,把春风画成了黄色的。我笑笑说:“是的,当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还提到:“7—9年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那么,在中学音乐歌唱课中进行声乐技巧的训练是否重要,或有何意义呢?  一、保护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的嗓音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好的乐器是人的喉咙,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是人的歌声。用歌声表达情感,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却要经历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取语言发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交际化内容的输入量,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语教学方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高密度、大容量地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它通过动画、声音、文字以及直观、生动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