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在学习当今中国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的过程发现: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核心,以学生自我价值展示为动力,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拔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
一、 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的教学建议提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间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研究中,教师是中心,教师的行为是以控制学生的行为为主要出发点,这就会使学生形成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把教学的内容看作是孤立的,与自己毫无相关的知识体系,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甚至在上课前,学生也不知道要学些什么。学生更不会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因此,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状态,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我们结合本校学生和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借鉴了江苏东庐中学等学校的教改经验,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二)、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教学合一”是高效课堂的精髓,经过精心编写的研学稿,既标明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有引领学生学习的问题设计和练习巩固,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实现“教学合一”的有效文本。在课堂上师生共用一份讲学稿,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二为一,教师可以可以抛开其他的辅导资料,解除束缚,目标明确地解决课堂授课解疑等问题,学生也可以思维开阔,自由发挥潜能,在合作、共享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如果说研学稿是载体,小组合作学习是灵魂,那两者相加就是实现“教学合一”、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 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编写研学稿,精心设计课堂研讨问题。
研学稿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它既能承载学生的学习目标,又能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循环系统,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能力。它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我們思想品德课的讲学稿的设计分三大块:一是“课前预习”,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学稿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解决讲学稿中“课前预习”部分,这一部分一般是填空题或简单的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一般通过看书可以在书本找出答案。这也是知识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将课文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二是“课堂助学”,在“课堂助学”部分,主要是精心设计情境,通过“问题探究”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情境的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点。主要做法是精心创设情境,然后结合所学习的知识提出设问,也就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也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的叙述语应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的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等等。另外学生对材料分析题都有一种惧怕,特别是新接触到一种新题型,学生就会很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很重要,于是我们在研学稿的一些设问的解题中增加了“解题小贴士”。例如:在讲到“教育的重要性”时,我们是这样创设情境与设问并进行学法指导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温家宝总理指出“强国必先强教”,请谈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解题小贴士:理解认识类的解题思路)
是什么——材料体现了课文中某些观点
为什么——把材料与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事理结合)
怎样做——由此得出的正确做法(国家层面、中学生层面)
这样,把具体情境和解题思路以文本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并在课堂上稍作点拨,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解题小贴士”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认知印象比老师口头讲一百遍都强,学生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是思路清晰,这样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的地位就显露出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是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要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三是“提升巩固”,这是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练习的题目是老师精心挑选的,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备考性。所谓科学性就是选取的题目符合课标要求,数量适中,题目类型与授课内容相符,与考试题型相符;所谓层次性,是指练习的题目设计在易、中、难三个层次都有体现,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所谓备考性是指一部分的练习巩固题目来源是历年的中考题,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主要考点,并明确这些考点的考试形式,做到“心中有中考”。
(二)、精心组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了精心编写的研学稿,有了精心设计的问题,那如何体现出研学稿的“研讨、导学”功能?这就需要精心组织课堂,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上以研学稿为载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方式。 1、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职责。
针对初中学生自主判断能力有限、较有随意性这一特点,我们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能,我们就按照学生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分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是四个人,这四人小组就是按优、良、中、差来组合而成。同時,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如九(6)班的小组名称就有 “希世神话”小组、“魔蝎座 ”小组、“彩色风铃”小组、“Stricle炫迈”小组。。。。。。这些小组名称不仅是代表某小组的一种符号,也隐含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另外,给小组内的几个成员依次编程1号、2号、3号。。。。。组内交流或集体交流时,按号轮流发言,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小权威”垄断发言的现象。
2、 着力培养典范学习小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因为是新尝试的學习模式,在一开始,老师就重点培训一个小组,重点引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倾听、补充、帮助、评价、分工等。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听取----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别人的意见;说明----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说明;反思---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改正错误;自控---专心听讲守纪律;协调---一起共同商量,分担好坏。然后让这个小组把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别的小组模仿。我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规定:小组成员发言时,一定要等发言的同学说“我发言完毕”才可以补充、评价,否则当违纪处罚。
3、适时引导学习小组,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和方向。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通过巡视,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明确角色,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研学稿,针对研学稿中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讨论、交流要给予充足时间并及时提醒、点拨,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使教学流程有可控性。
4、实行小组捆绑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和高效。
评价,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对小组的评价采用了小组捆绑的奖惩法,就是列出一个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四人捆绑在一起,考查每个小组的纪律、发言的次数,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如果小组内有一个人做的不好,就扣小组分,反之,按要求做好了,就给这小组加分。每周进行统计,累计到每个月底,每个月再统计一次,最高分的小组将获得学校的TOB优秀小组合作奖,有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这样的捆绑,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达到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习的高效能。
实践证明: 在农村薄弱学校,在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懒学、厌学蔓延严重的学情下,以研学稿作为桥梁,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点开展教学活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但改变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架起了师生良好的沟通桥梁,做到教学相长,也开发了学生的各项潜能,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与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个体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走进高效课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2011年9月
2、周峰、郑向荣.《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4
3、《有效课堂管理行为》 四川教育出版社
4、《构建“教学合一”模式,探出“改薄创优”之路》 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述评
关键词:研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
一、 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的教学建议提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间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研究中,教师是中心,教师的行为是以控制学生的行为为主要出发点,这就会使学生形成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把教学的内容看作是孤立的,与自己毫无相关的知识体系,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甚至在上课前,学生也不知道要学些什么。学生更不会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因此,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状态,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我们结合本校学生和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借鉴了江苏东庐中学等学校的教改经验,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二)、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教学合一”是高效课堂的精髓,经过精心编写的研学稿,既标明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有引领学生学习的问题设计和练习巩固,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实现“教学合一”的有效文本。在课堂上师生共用一份讲学稿,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二为一,教师可以可以抛开其他的辅导资料,解除束缚,目标明确地解决课堂授课解疑等问题,学生也可以思维开阔,自由发挥潜能,在合作、共享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如果说研学稿是载体,小组合作学习是灵魂,那两者相加就是实现“教学合一”、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 运用研学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编写研学稿,精心设计课堂研讨问题。
研学稿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它既能承载学生的学习目标,又能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循环系统,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能力。它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我們思想品德课的讲学稿的设计分三大块:一是“课前预习”,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学稿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解决讲学稿中“课前预习”部分,这一部分一般是填空题或简单的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一般通过看书可以在书本找出答案。这也是知识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将课文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二是“课堂助学”,在“课堂助学”部分,主要是精心设计情境,通过“问题探究”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情境的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点。主要做法是精心创设情境,然后结合所学习的知识提出设问,也就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也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的叙述语应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的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等等。另外学生对材料分析题都有一种惧怕,特别是新接触到一种新题型,学生就会很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很重要,于是我们在研学稿的一些设问的解题中增加了“解题小贴士”。例如:在讲到“教育的重要性”时,我们是这样创设情境与设问并进行学法指导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温家宝总理指出“强国必先强教”,请谈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解题小贴士:理解认识类的解题思路)
是什么——材料体现了课文中某些观点
为什么——把材料与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事理结合)
怎样做——由此得出的正确做法(国家层面、中学生层面)
这样,把具体情境和解题思路以文本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并在课堂上稍作点拨,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解题小贴士”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认知印象比老师口头讲一百遍都强,学生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是思路清晰,这样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的地位就显露出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是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要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三是“提升巩固”,这是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练习的题目是老师精心挑选的,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备考性。所谓科学性就是选取的题目符合课标要求,数量适中,题目类型与授课内容相符,与考试题型相符;所谓层次性,是指练习的题目设计在易、中、难三个层次都有体现,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所谓备考性是指一部分的练习巩固题目来源是历年的中考题,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主要考点,并明确这些考点的考试形式,做到“心中有中考”。
(二)、精心组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了精心编写的研学稿,有了精心设计的问题,那如何体现出研学稿的“研讨、导学”功能?这就需要精心组织课堂,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上以研学稿为载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方式。 1、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职责。
针对初中学生自主判断能力有限、较有随意性这一特点,我们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能,我们就按照学生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分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是四个人,这四人小组就是按优、良、中、差来组合而成。同時,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如九(6)班的小组名称就有 “希世神话”小组、“魔蝎座 ”小组、“彩色风铃”小组、“Stricle炫迈”小组。。。。。。这些小组名称不仅是代表某小组的一种符号,也隐含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另外,给小组内的几个成员依次编程1号、2号、3号。。。。。组内交流或集体交流时,按号轮流发言,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小权威”垄断发言的现象。
2、 着力培养典范学习小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因为是新尝试的學习模式,在一开始,老师就重点培训一个小组,重点引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倾听、补充、帮助、评价、分工等。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听取----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别人的意见;说明----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说明;反思---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改正错误;自控---专心听讲守纪律;协调---一起共同商量,分担好坏。然后让这个小组把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别的小组模仿。我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规定:小组成员发言时,一定要等发言的同学说“我发言完毕”才可以补充、评价,否则当违纪处罚。
3、适时引导学习小组,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和方向。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通过巡视,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明确角色,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研学稿,针对研学稿中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讨论、交流要给予充足时间并及时提醒、点拨,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使教学流程有可控性。
4、实行小组捆绑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和高效。
评价,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对小组的评价采用了小组捆绑的奖惩法,就是列出一个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四人捆绑在一起,考查每个小组的纪律、发言的次数,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如果小组内有一个人做的不好,就扣小组分,反之,按要求做好了,就给这小组加分。每周进行统计,累计到每个月底,每个月再统计一次,最高分的小组将获得学校的TOB优秀小组合作奖,有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这样的捆绑,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达到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习的高效能。
实践证明: 在农村薄弱学校,在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懒学、厌学蔓延严重的学情下,以研学稿作为桥梁,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点开展教学活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但改变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架起了师生良好的沟通桥梁,做到教学相长,也开发了学生的各项潜能,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与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个体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走进高效课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2011年9月
2、周峰、郑向荣.《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4
3、《有效课堂管理行为》 四川教育出版社
4、《构建“教学合一”模式,探出“改薄创优”之路》 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