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品味也出现很大的改变和提升,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现下创新和改编比较成功的蒙古族传统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为例,分析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和未来。
【关键词】传承;创新;传统;蒙古族;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河流中,音乐成为了蒙古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时间以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一直是人们认识和了解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素材。而蒙古族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主要来自于传统音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需要,传统音乐的原生状态受到了影响。首先在民族内部以及国家内部,人民的审美要求越来越复杂,不局限于传统音乐的原生单一状态,而希望有多方位的审美体验。音响效果也开始追求层次感和冲击感,对表演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满足于传统表演的单一性。整体上的审美追求向着更高的标准发展。再说国际社会,由于国际对民族文化重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每一样传统音乐走向世界都需要与国际接轨,要适应更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的、有着复杂的音乐习惯和审美体系的人类群体。因此,民族传统音乐就要在一定保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贴合国际的审美要求。自然蒙古族传统音乐要想传承和推广也不能免俗。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推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只有好的创新才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未来。
二、《嘎达梅林》传统音乐创新的成功事例
《嘎达梅林》是一首纪念英雄事迹和英雄斗争精神的长篇叙事民歌,长期流行于科尔沁地区,是典型的蒙古族传统音乐。而且自《嘎达梅林》民歌流传以来,对这首作品的二次创作和改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最早改编成器乐曲的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所创作的交响诗《嘎达梅林》,时至今日这首乐曲仍作为音乐会演奏的经典曲目。将民歌主题改编为交响诗不仅提升了民歌本身听觉上的层次感。与传统的四胡伴唱相比场面更加宏大,交响乐给观众带来的音响震撼效果也使得英雄史诗整体气势更加宏大,增添了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将我们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和英雄故事一起带出国门,让世界听到草原的声音。
马友道先生于1959年改编创作出了長号独奏曲《嘎达梅林主题幻想曲》,目前这首曲子已经成为了长号的代表性演奏曲目,大大增添了蒙古族传统音乐在主奏乐器上的可能性,长号赋予了《嘎达梅林》除了四胡马头琴之外的另一种韵味,使更多有着不同文化和审美的观众能够在自己熟悉的乐器的帮助下认识草原,了解草原,也打破了传统音乐乐器上的局限,给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在这之后,黄日照改编的小号主题变奏曲、王强改编的大提琴协奏曲、刘文金,刘欣欣改编的大提琴独奏曲、刘凤山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张敬文改编的二胡二重奏曲、刘明源改编的中胡协奏曲、 徐波改编的古琴曲、王小平、童宜山改编的古筝独奏曲、周成龙改编的古筝与大提琴曲、林吉良改编的大阮独奏曲、刘双军改编的二胡独奏曲。
2002年,著名作曲家三宝为电影《嘎达梅林》创作了电影音乐。此外,蒙古族传统器乐马头琴的演绎也随着流行音乐的渗入,演绎出大量《嘎达梅林》乐曲的改编版本,在登上大雅之堂的同时,回归草原,回归人民群众,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认识、了解并喜爱蒙古族传统音乐,也让这首伟大的民歌流传的越来越广、越来越长。
在声乐方面,最早的声乐改编曲是1953年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桑桐先生配伴奏改编的男低音独唱曲,1956年又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后来又出现了郭瑶改编的男声三部合唱。这几部声乐作品,真正使全国人民直观地通过歌词感受到了嘎达梅林的英雄豪情,在解决了民族语言这一问题后用国际的学院派演唱方式将英雄的故事传唱,全国各民族的人民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记住这首伟大的民歌。
三、总结
通过《嘎达梅林》民歌的当代创作与改编现状,我认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和未来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其一,不拘泥于传统的乐器和固有的配器模式。传统的蒙古族乐器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些乐器大部分更适合独奏,传统的蒙古族民乐对从人数到乐器配置上都显得比较单薄,把这些传统音乐的旋律通过科学的演奏实验移植到其他乐器上一则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音乐,二则可以增加音乐本身的多元化和层次感。在已有的民族乐器基础上改变乐队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蒙古族传统乐器按照西方交响乐队进行编配,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其二,在表演的形式和风格上做适当创新。蒙古族传统民歌已有的表演形式通常是较为单一的,尤其是《嘎达梅林》这样的长篇叙事歌曲最初的几乎都是四胡伴唱,而现在多种表演手法都运用到了《嘎达梅林》的表演当中,如交响乐、协奏曲、舞台剧、流行歌曲、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等。既增加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其三,适当运用音乐之外的东西衬托音乐的效果。在音乐已经足够优美的情况下,除音乐之外的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如服装,道具,灯光,伴舞等。适当的添加可以使表演在原本的基础上增添更多层次感和多感官全方位的审美体验,使人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体会传统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蒙古族传统音乐只有在继承中加以创新,在学习中加以改进,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伟晶.从清唱剧《嘎达梅林》管窥蒙古族风格歌剧探索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许福艳.浅谈蒙古族风格歌曲的二度创作[J].当代音乐,2016.
[3]田竞.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研究——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4]杜娟.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实践[J].才智,2018.
[5]周茹洁.在传统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新民歌意义探究[J].明日风尚,2017.
[6]尹潇敏.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8.
作者简介:李忆(1997—),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民族音乐学班,本科,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关键词】传承;创新;传统;蒙古族;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河流中,音乐成为了蒙古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时间以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一直是人们认识和了解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素材。而蒙古族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主要来自于传统音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需要,传统音乐的原生状态受到了影响。首先在民族内部以及国家内部,人民的审美要求越来越复杂,不局限于传统音乐的原生单一状态,而希望有多方位的审美体验。音响效果也开始追求层次感和冲击感,对表演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满足于传统表演的单一性。整体上的审美追求向着更高的标准发展。再说国际社会,由于国际对民族文化重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每一样传统音乐走向世界都需要与国际接轨,要适应更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的、有着复杂的音乐习惯和审美体系的人类群体。因此,民族传统音乐就要在一定保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贴合国际的审美要求。自然蒙古族传统音乐要想传承和推广也不能免俗。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推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只有好的创新才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未来。
二、《嘎达梅林》传统音乐创新的成功事例
《嘎达梅林》是一首纪念英雄事迹和英雄斗争精神的长篇叙事民歌,长期流行于科尔沁地区,是典型的蒙古族传统音乐。而且自《嘎达梅林》民歌流传以来,对这首作品的二次创作和改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最早改编成器乐曲的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所创作的交响诗《嘎达梅林》,时至今日这首乐曲仍作为音乐会演奏的经典曲目。将民歌主题改编为交响诗不仅提升了民歌本身听觉上的层次感。与传统的四胡伴唱相比场面更加宏大,交响乐给观众带来的音响震撼效果也使得英雄史诗整体气势更加宏大,增添了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将我们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和英雄故事一起带出国门,让世界听到草原的声音。
马友道先生于1959年改编创作出了長号独奏曲《嘎达梅林主题幻想曲》,目前这首曲子已经成为了长号的代表性演奏曲目,大大增添了蒙古族传统音乐在主奏乐器上的可能性,长号赋予了《嘎达梅林》除了四胡马头琴之外的另一种韵味,使更多有着不同文化和审美的观众能够在自己熟悉的乐器的帮助下认识草原,了解草原,也打破了传统音乐乐器上的局限,给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在这之后,黄日照改编的小号主题变奏曲、王强改编的大提琴协奏曲、刘文金,刘欣欣改编的大提琴独奏曲、刘凤山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张敬文改编的二胡二重奏曲、刘明源改编的中胡协奏曲、 徐波改编的古琴曲、王小平、童宜山改编的古筝独奏曲、周成龙改编的古筝与大提琴曲、林吉良改编的大阮独奏曲、刘双军改编的二胡独奏曲。
2002年,著名作曲家三宝为电影《嘎达梅林》创作了电影音乐。此外,蒙古族传统器乐马头琴的演绎也随着流行音乐的渗入,演绎出大量《嘎达梅林》乐曲的改编版本,在登上大雅之堂的同时,回归草原,回归人民群众,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认识、了解并喜爱蒙古族传统音乐,也让这首伟大的民歌流传的越来越广、越来越长。
在声乐方面,最早的声乐改编曲是1953年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桑桐先生配伴奏改编的男低音独唱曲,1956年又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后来又出现了郭瑶改编的男声三部合唱。这几部声乐作品,真正使全国人民直观地通过歌词感受到了嘎达梅林的英雄豪情,在解决了民族语言这一问题后用国际的学院派演唱方式将英雄的故事传唱,全国各民族的人民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记住这首伟大的民歌。
三、总结
通过《嘎达梅林》民歌的当代创作与改编现状,我认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和未来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其一,不拘泥于传统的乐器和固有的配器模式。传统的蒙古族乐器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些乐器大部分更适合独奏,传统的蒙古族民乐对从人数到乐器配置上都显得比较单薄,把这些传统音乐的旋律通过科学的演奏实验移植到其他乐器上一则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音乐,二则可以增加音乐本身的多元化和层次感。在已有的民族乐器基础上改变乐队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蒙古族传统乐器按照西方交响乐队进行编配,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其二,在表演的形式和风格上做适当创新。蒙古族传统民歌已有的表演形式通常是较为单一的,尤其是《嘎达梅林》这样的长篇叙事歌曲最初的几乎都是四胡伴唱,而现在多种表演手法都运用到了《嘎达梅林》的表演当中,如交响乐、协奏曲、舞台剧、流行歌曲、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等。既增加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其三,适当运用音乐之外的东西衬托音乐的效果。在音乐已经足够优美的情况下,除音乐之外的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如服装,道具,灯光,伴舞等。适当的添加可以使表演在原本的基础上增添更多层次感和多感官全方位的审美体验,使人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体会传统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蒙古族传统音乐只有在继承中加以创新,在学习中加以改进,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伟晶.从清唱剧《嘎达梅林》管窥蒙古族风格歌剧探索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许福艳.浅谈蒙古族风格歌曲的二度创作[J].当代音乐,2016.
[3]田竞.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研究——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4]杜娟.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实践[J].才智,2018.
[5]周茹洁.在传统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新民歌意义探究[J].明日风尚,2017.
[6]尹潇敏.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8.
作者简介:李忆(1997—),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民族音乐学班,本科,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