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音乐教育之民族性构建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了解人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拥有较为悠久的音乐文化财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必须加强民族音乐的教学,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谈得上是全面的音乐课堂。陕西省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在最新版以前,音乐教科书中的陕西地方音乐专栏很有特色。在教育部最新审定的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中,采用了整合的方式,逐步渗透民族音乐素材,并且在具体作品上兼顾了各个区域的特色,甚至将它扩展到了世界民族音乐范围,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就民族性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以及如何好学好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构想,来展开民族性音乐教育的构建。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性;地方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音乐艺术是全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一种普遍的情感表达方式,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各种各样的音乐现象和音乐活动就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那么既然音乐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具体的文化符号,文化象征,所以在世界上就存在有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现象。东方的,西方的,亚洲的,非洲的等等,可以說整个世界拥有一幅绚丽多彩的音乐风景画。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作为媒介来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其学科特有的个性。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流,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乐教”传统,大致可追溯到周代,之后各朝代均有继承和发展,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始于学堂乐歌时期,主要受到了欧美和日本的音乐教育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照搬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几乎是纯粹的“欧洲中心论”,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在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才开始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予以关注。
  纵观世界知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无不从自己的本民族的元素,素材出发,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是立足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音乐文化。就好比一棵大树的根必须先扎稳,才能枝繁叶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由于它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品种繁多,几千年的创造积累使得民族音乐纷繁绚丽,多姿多彩。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民族的情感,启发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丰富学生精神境界,陶冶他们的情操。
  陕西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历史文化悠久,省会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国大地原点就位于陕西泾阳。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全国各种文化艺术,世界丝路文化艺术交融于此,因此三秦大地有着各种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戏曲秦腔享誉西北五省,婉转的碗碗腔有着古风雅韵,老腔,皮影戏,眉户等剧种深入人心,流传至今的道教音乐,西安鼓乐是中国民族器乐的重要遗产。陕北信天游等民歌响彻祖国大地,革命圣地延安发起的新秧歌运动影响了整个中国文艺界,陕北唢呐,安塞腰鼓,陕北说书,陕北道情,二人台等曲艺形式喜闻乐见;陕南汉江流域的汉中,安康是汉剧的发源地之一,紫阳民歌有着浓浓的茶香,商洛民歌与湖广文化融汇交流。基于陕西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部最新审定版之前,陕西省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编写组在教材每一册的最后一个单元设置了陕西地方特色音乐单元。在最新审定的音乐教科书中,是将它们根据单元特色而横向的融入其中,有一定变化,规模也是相当庞大的。
  陕西省从地理位置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陕北高原地区,关中平原地带和陕南山区地区,那么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各自的典型代表和特征,新版之前教材编写组全面的考虑了其中因素,设计了丰富的章节,如“信天游”“关中情韵”“秦之声”“秦巴奇葩”等。可以说是选材多样,而且学习形式也是安排合理,有聆听、演唱、知识技能、创编。设计合理,运用科学。最新版的音乐教科书中更是引入了大量的区域民族音乐,如江南民歌、小调、京剧、少数民族音乐,甚至有美洲音乐,非洲音乐等等。内容的丰富对于学校音乐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来说,能不能全面的掌握和熟悉此类音乐文化形式呢?这些音乐扎根在民间,活在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音乐教师基本是科班出身,具有较扎实的音乐功底,但是大多数音乐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还是受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影响更大,此类音乐领域很少涉及到。作为学生来说,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类知识也需要课余的实践和熏陶,需要更直观地亲身体验。
  这里以关中地区的代表性戏曲剧种秦腔为例,来深入说明一下民族性的构建。陕西省的政治行政中心设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市,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给这座古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距离拉得更近,信息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也陆续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就文化方面,当然也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这里仅用音乐来说明,新音乐的发展给传统音乐带来了刻不容缓的生存问题,那关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秦腔来说,是我国戏曲梆子腔的鼻祖。其影响力辐射整个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关中大地吼秦腔的说法,上个世纪在行当,场面,剧本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他是老陕人必须的精神食粮,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大与发展,致使这一传统的戏曲面临的重要的传承问题,笔者也看到了相关单位的急切关注,其中媒体方面可能做的较好,如陕西广播电视台设有戏曲频道,全方位滚动播出精彩节目,其他频道也有戏曲音乐专栏,如《大秦正声》《秦之声》《秦声飞扬》等,但是其辐射面相对较窄。如果能让这一音乐形式进入基础教育音乐课堂,那肯定会有相当的影响力。   近年来也有不少学校采取了“戏曲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等活动,确实起到了一些影响力,但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这也许只是很微薄的一方面。所以中小学有必要加大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和实践,特别是本土的,地方的传统音乐形式,这样做会大有助于民族性音乐教学的构建和深入发展。
  基于以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要真正实现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大力弘扬和传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组应该多加强地方编写组的专家,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地方音乐文化,而且他们和地方的艺术家和教师们联系较为紧密,应该多组织教师的研习活动,接触到真正接地气的民族传统音乐,这样在给学生上课时相信效果会好很多。在教材安排方面,地方民族音乐还可以辐射更多层面,比如可以設计两个单元的民族音乐专栏,甚至更多。也尽可能包容到传统音乐的各种形式,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器乐等等。秦腔方面,表演专家和研究专家都很多,科研单位也很全面,以陕西省为例,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易俗社,西安秦腔剧院等等,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地也会有相关的科研和研究单位,强强联合,做出精品音乐教材,达到中西合璧,争奇斗艳的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相信这样做学生定会对自己身边的音乐文化有一个更为透彻和全面地了解。
  (二)师资培训
  各地的学科教育专家,高校研究人员以及教研员应定期为在职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举办教材研讨会,激发一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主动思考能力,使他们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还可以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去到地方进行音乐文化的田野调查,和艺人进行直接的交流学习,每位教师可以选定一个自己的研修方向,深入学习,相信会给音乐课堂带来无限的变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走出省,走出国,去亲身体验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全面的亲身体验和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基础教育音乐教师也应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做一名立志终身学习的研究型教师。
  (三)音乐社团
  现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谓是忙碌充实,丰富多彩。各种校内的,校外的补习班,兴趣班,形式多种多样。校内的课余社团也是比较多 但是在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很少,课余兴趣班或社团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增加更多的艺术类社团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民族音乐,如民族乐器社,戏曲社等等,近年来,很多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也很好,那么能否组织音乐为主题的研学,让学生真正地走入活生生的音乐之中,以此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当然方式方法还有很多,近年来有不少很有意义的举措,如戏曲进校园,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传统音乐进校园等等,都是之前没有的,而且也取得了积极地成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综上所述,必须从教材、教师、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探究方面入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好民族音乐教育,进而深入到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要想民族音乐教育站得稳,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具体说来是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只有全民的音乐素质提高了,方向正确了,定会站在世界音乐教育的前列,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坚持走下去,也定能站在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卢康娥.音乐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07.
  [2]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宁航(1990—),男,汉族,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在调性和声理论中,和弦分析与标记的方法一般采用级数标记与功能标记,笔者认为两种符号体系的使用,凸显出两种不同看待音乐的思维模式。简要讨论两种标记体系的前提条件、符号逻辑原则,试图厘清两种不同标记体系的不同理论意涵,从而为正确使用两种标记符号体系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调性和声;和声标记法;阶级理论;功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不同的和声标记符号有不同
期刊
【摘要】交响乐在西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种传统,兼具历史的厚度与传统的丰盈。孙国忠先生《向交响乐传统致敬》一书的出版,表达了个人直面交响乐传统最真挚的敬意。“自己学术性写作之外的论说音乐的文字”,简单而精炼的自我定位,使笔者对该书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史、音乐学理论、音乐批评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等领域。书中的大部分文章写于近
期刊
【摘要】扬琴音乐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扬琴音乐审美观念与传统音乐审美观念相比截然不同。本文通过研究建国前、1949年—1999年以及2000年至今的扬琴音乐审美特征,从作品的创作来源、演奏形式、作品内容等方面,阐述扬琴音乐文化发展的方向,最后根据辩证法的观点,思考扬琴音乐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扬琴音乐;审美特征;嬗变;发展趋势
期刊
【摘要】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甚多,范围甚广。其中钢琴奏鸣曲《悲怆》是他早期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生動地表明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倔强内心。  【关键词】贝多芬;悲怆;第一乐章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悲怆》第一乐章写于1798年,当时贝多芬已经开始出现了耳聋的倾向且逐渐加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品味也出现很大的改变和提升,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现下创新和改编比较成功的蒙古族传统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为例,分析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和未来。  【关键词】传承;创新;传统;蒙古族;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古老民族
期刊
【摘要】山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凤秧歌作为山西民间舞之一,是山西民间艺术的结晶,也是我国民间舞蹈长廊中的奇葩。关于凤秧歌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以凤秧歌为例的研究,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提出思路借鉴。  【关键词】山西;民间舞;凤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山西省因为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发展
期刊
【摘要】传统曲式分析中对音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和声以及材料上,而在无调性音乐中,伴随着调性的缺失,音高与调性分析被逐渐忽略,分析者更多的将观察点集中在节奏、织体等形态研究上。音高体系无论在调性音乐作品还是无调性音乐作品的进行发展过程中是具有强大逻辑性的。本人将集中对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的音高体系进行分析,并尝试进一步使用两种理论分析方法相结合,以试图发现在非调性音乐中更深层的逻辑网络。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交混现象”为主线,色彩点描与线性处理的,阐释调式调和之法再结合曲式结构交混原则进行辨析,深入探讨《西西里舞曲》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福雷;交混现象;调式调和;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加里布埃尔·福雷(Gabriel Faure,1845~1924)是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桥梁,对法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音乐柔美,富有诗意,在旋律與
期刊
【摘要】曲艺音乐的活态传承是曲艺音乐得以不断发展的压舱石。曲艺音乐的活态传承是指曲艺音乐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在各自所属流派的基础上自由灵活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音乐的灵动性和表演的鲜活性充分表现出来的过程。本文结合“2018北方曲艺音乐实践教学周”的实践学习,从展演、学习过程以及音乐学认知三个方面来探讨曲艺音乐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曲艺音乐;活态传承;实践教学周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
期刊
【摘要】2018年,为纪念文姬归汉这一历史故事1810周年,“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新创作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大型原创音乐剧《爱·文姬》先于2018年11月3日至11月7日首演于上海云峰剧院,后于12月7日至22日巡演于南昌大剧院和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上演。整部音乐剧以历史故事“文姬归汉”为线索,从女性视角紧扣蔡文姬对亲人的小爱,对苍生的博爱,对国家爱的大爱,对文化的挚爱等,呈现了中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