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程,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使语文实践活动真正地“活”“动”起来。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動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之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怎么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教材为依托,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实践兴趣
如学习完《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笔者开展了一个收集整理图片的活动。按照儿歌中所说的,请孩子们画出星空美景。再想象自己坐在了月亮上,在满天星海中遨游,并告诉他们,到月球已不再是我们的梦想,“神舟五号”升空了,人类正在向浩瀚的宇宙进发。指导学生分成小组,从报纸上或哥哥姐姐用过的教科书,如《社会》《自然》《美术》中,找出“宇宙飞船”“杨利伟”“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等有价值的图片,并把它们剪下来,合力完成解说图片内容的任务。在班级里展示图片时,只要用一两句话说明图片内容即可。这些图片都贴在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保存。
二、挖掘教材内蕴,有效激活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利用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笔者常常注意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感受、写体会。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实践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把学生分成手抄报组、摄影小组、爱国故事组、激情演讲组、朗诵组;第二阶段:整理阶段。各小组把分头收集有关爱国主题的材料,如:格言、诗歌、故事、图片等进行取舍整理;第三阶段:汇报阶段。在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资料,分别用了翻阅书报、上网查询、拍照片、编辑剪报、询问家长、制作资料卡片等方法,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三、依托传统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有效地利用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份,也是今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祖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感受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而且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制作了“端午节”专刊、“清明节”专刊、自由命题专刊等多期手抄报,学生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手抄报制作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直接经验,又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四、关注民间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不仅要读有字的书,也要读无字的书。比如了解和介绍自己的家乡,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开设“小宣传员”培训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熟知其特点。家乡步步皆景,处处有情,正如一本内涵丰富的“无字书”。这样的学习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语文是最实用的。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这些情感体验和激起的对语文学习的深厚兴趣是润物无声的,是持久永恒的。
五、借助自然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大自然五彩缤纷,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对这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通过看课外书籍、上网、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以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编写故事,画说唱跳,热烈地交流,学生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也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不是“圣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特点作相应的改动的。这就为教师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提供了空间。不仅教师的教要富有创造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也具有创造性。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应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探索各种方式方法,使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多元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才会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孩子们的心田。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之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怎么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教材为依托,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实践兴趣
如学习完《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笔者开展了一个收集整理图片的活动。按照儿歌中所说的,请孩子们画出星空美景。再想象自己坐在了月亮上,在满天星海中遨游,并告诉他们,到月球已不再是我们的梦想,“神舟五号”升空了,人类正在向浩瀚的宇宙进发。指导学生分成小组,从报纸上或哥哥姐姐用过的教科书,如《社会》《自然》《美术》中,找出“宇宙飞船”“杨利伟”“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等有价值的图片,并把它们剪下来,合力完成解说图片内容的任务。在班级里展示图片时,只要用一两句话说明图片内容即可。这些图片都贴在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保存。
二、挖掘教材内蕴,有效激活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利用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笔者常常注意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感受、写体会。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实践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把学生分成手抄报组、摄影小组、爱国故事组、激情演讲组、朗诵组;第二阶段:整理阶段。各小组把分头收集有关爱国主题的材料,如:格言、诗歌、故事、图片等进行取舍整理;第三阶段:汇报阶段。在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资料,分别用了翻阅书报、上网查询、拍照片、编辑剪报、询问家长、制作资料卡片等方法,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三、依托传统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有效地利用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份,也是今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祖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感受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而且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制作了“端午节”专刊、“清明节”专刊、自由命题专刊等多期手抄报,学生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手抄报制作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直接经验,又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四、关注民间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不仅要读有字的书,也要读无字的书。比如了解和介绍自己的家乡,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开设“小宣传员”培训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熟知其特点。家乡步步皆景,处处有情,正如一本内涵丰富的“无字书”。这样的学习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语文是最实用的。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这些情感体验和激起的对语文学习的深厚兴趣是润物无声的,是持久永恒的。
五、借助自然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大自然五彩缤纷,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对这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通过看课外书籍、上网、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以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编写故事,画说唱跳,热烈地交流,学生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也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不是“圣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特点作相应的改动的。这就为教师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提供了空间。不仅教师的教要富有创造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也具有创造性。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应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探索各种方式方法,使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多元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才会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孩子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