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初中语文古诗词部分的教学,教师们通常侧重对古诗词的诠释和翻译,很少注重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美来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新课标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视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要求。古典诗词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宝藏。初中生要想真正了解古典诗词,就要结合历史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深入挖掘古诗词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方式进行介绍,以实现以趣入诗的教学目标。
一、读史以明诗
很多古诗词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要知其意须先知其境。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一首诗、喜欢这首诗,势必要将其与当时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分析、理解。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大致情况,让学生感受一下战争的激烈和一代枭雄曹操的雄才大略,然后再让学生去诵读《观沧海》,体味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曹操当时的心理。紧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对这首诗断句诵读,并且带上自己的情感。最后再为学生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大致内容和字义。分析完后再以《龟虽寿》为例为学生讲解定鼎许都后一代枭雄的悲壮心情,让学生带着情感深刻地分析并把握诗歌的主题。这样,学生带着情感阅读、体会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二、重意不重形
古典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深刻的含义和感情蕴藏在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剖析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而不仅仅作简单的赏析。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古诗词文字的剖析来探究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进行分析和解读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作一番分析。在这首词中,马致远仅用了十几个字就表达出自己漂泊流浪的孤苦无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在这首词中,作者仅用几行字便描画出万物凋零、秋风萧瑟、草木枯黄的深秋景象。因此,作为授课者,我们要加强对古诗词理解的教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带领学生通读诗词,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品鉴古诗词的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动词,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动词,结合语境和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的分析。带领学生对主要动词作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个“西”字和“断肠人”使得秋意更加浓厚,表现了寒冷的夜晚即将来临,诗人孤苦伶仃、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并且要注意向学生讲解那种特定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感受诗词所表现的特定情感。
三、注重诗词的韵律
诗词的韵律是指朗读古诗词可以不用平时常用的诵读方式,而可以运用唱诗的方式唱出来。其实,每一首诗都有韵律,以歌诵诗,或是在诗中加入歌曲的节奏都可以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诗境。例如《长歌行》这首诗源自汉乐府,那时的诗歌都是可以传唱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将这首诗读一遍,讲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一组,根据自己为诗歌的理解来为这首诗谱曲,这样当学生知道要自己为诗歌谱曲便会产生兴趣,在听教师讲课时也会更加充满兴趣。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为诗歌谱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诗词中加入乐曲,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诗词的意境,使教学效果倍增。例如我们在讲解辛弃疾的《破阵子》时,我们可以先放一首《十面埋伏》,用跌宕起伏的旋律为学生营造一种激昂、刀光剑影的氛围,然后再为学生讲解《破阵子》中爱国志士的梦想、苍凉而充满激情的景象,让学生深刻体味“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忠信之义;接着让学生逐字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再让学生将全文诵读一遍,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应该将教学与古诗词的蕴味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代环境相结合,让古诗词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让古诗词与其所蕴含的情感表达相结合,让古诗词与学生的心理相联系,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和富有趣味。
一、读史以明诗
很多古诗词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要知其意须先知其境。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一首诗、喜欢这首诗,势必要将其与当时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分析、理解。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大致情况,让学生感受一下战争的激烈和一代枭雄曹操的雄才大略,然后再让学生去诵读《观沧海》,体味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曹操当时的心理。紧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对这首诗断句诵读,并且带上自己的情感。最后再为学生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大致内容和字义。分析完后再以《龟虽寿》为例为学生讲解定鼎许都后一代枭雄的悲壮心情,让学生带着情感深刻地分析并把握诗歌的主题。这样,学生带着情感阅读、体会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二、重意不重形
古典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深刻的含义和感情蕴藏在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剖析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而不仅仅作简单的赏析。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古诗词文字的剖析来探究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进行分析和解读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作一番分析。在这首词中,马致远仅用了十几个字就表达出自己漂泊流浪的孤苦无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在这首词中,作者仅用几行字便描画出万物凋零、秋风萧瑟、草木枯黄的深秋景象。因此,作为授课者,我们要加强对古诗词理解的教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带领学生通读诗词,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品鉴古诗词的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动词,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动词,结合语境和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的分析。带领学生对主要动词作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个“西”字和“断肠人”使得秋意更加浓厚,表现了寒冷的夜晚即将来临,诗人孤苦伶仃、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并且要注意向学生讲解那种特定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感受诗词所表现的特定情感。
三、注重诗词的韵律
诗词的韵律是指朗读古诗词可以不用平时常用的诵读方式,而可以运用唱诗的方式唱出来。其实,每一首诗都有韵律,以歌诵诗,或是在诗中加入歌曲的节奏都可以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诗境。例如《长歌行》这首诗源自汉乐府,那时的诗歌都是可以传唱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将这首诗读一遍,讲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一组,根据自己为诗歌的理解来为这首诗谱曲,这样当学生知道要自己为诗歌谱曲便会产生兴趣,在听教师讲课时也会更加充满兴趣。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为诗歌谱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诗词中加入乐曲,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诗词的意境,使教学效果倍增。例如我们在讲解辛弃疾的《破阵子》时,我们可以先放一首《十面埋伏》,用跌宕起伏的旋律为学生营造一种激昂、刀光剑影的氛围,然后再为学生讲解《破阵子》中爱国志士的梦想、苍凉而充满激情的景象,让学生深刻体味“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忠信之义;接着让学生逐字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再让学生将全文诵读一遍,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应该将教学与古诗词的蕴味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代环境相结合,让古诗词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让古诗词与其所蕴含的情感表达相结合,让古诗词与学生的心理相联系,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和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