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运用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综述了互动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对小学语言教学互动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运用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地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而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及常见的互动形式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方面交互影响的、动态发展着的交互活动过程[1]。在这种交互活动过程中,互动双方是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影响,这种交流和影响应该是双向的、交互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单向教学模式的极大的发展和提升,它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为这一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交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常见的互动形式
  1.问答式互动。在这种互动模式下,老师根据课堂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同时,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与同学和教师共同探讨;教师最后再对学生的问题和提出的见解,给予讲评。这是一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互动模式。
  2.合作式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包括让学生分组,共同合作探索答案,然后教师再组织进行小组的发言、辩论、演示等等。这种方式可以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予以有效拓展,让学生在课外自发地进行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习的协作意识、探索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情境模拟式互动。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表演化,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语文知识进行具象化,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和思维,使用视频影像、音乐音频、动图幻灯等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自己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2]。这样进行互动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被充分地激发,同时也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的设计和表演,对知识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已广泛地被应用在了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但是,在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和提高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情感的互动,没能真正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人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重,敏感且又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对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态度格外敏感,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非常重要。但很多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严肃刻板,未能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可、鼓励,一味地强调成绩和正确答案,忽视师生的情感互动,不仅不会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更多提高,反而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隔阂、让学生产生对学生的抵触和抗拒心理,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3]。
  (二)难以放下架子,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和尊重
  传统的灌输式单向教学方式,还在影响和制约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于新课标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还不能深入的理解,仍然习惯性将学生摆在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习惯于在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因此造成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对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思维方式不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因而这种互动简单死板,渐渐让学生也丧失了主动表现、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三、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加强对新课改目的的学习和理解,牢牢把握以人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问题导向、情境模拟、分组协作、辩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师生互动的双方真正地交互起来,让学生在互动之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获得教学活动的参与感、成就感和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新芳.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79、94.
  [2]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37.
  [3]贾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67.
其他文献
狮子守门,首类虎,身如狗,蹲立在建筑门前。门内是禁忌,门外是征伐。有狮以挡,气势汹汹,门外攫取者顿生敬畏,必将止于所当止。  沧沧人世,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门。无知者无畏,对伏于门口的石狮熟视无睹,鲁莽闯入,被欲望的浪潮吞噬;有智者有畏。时常放慢步履,怀敬观之,望而不及,最终与门内的世界保持距离,止行有度。于是,敬畏之光笼罩四野,化成天下。海军上将理查德在谈到南极罗斯冰障一带四个半月漫漫长夜时写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用生动的、形象的教材进行教学,多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动脑筋、动眼、动手、动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的关系,导课不仅能紧紧抓住
期刊
当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那么作为数学教学,每堂课都应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学生的学、练为中心;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操作,求得智力因素
期刊
【摘 要】白居易的音乐诗在其所流传的诗歌中具有特殊历史地位。其中《霓裳羽衣舞歌》在他的音乐诗中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  【关键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艺术特色  《霓裳羽衣舞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七言古诗。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探究《霓裳羽衣舞歌》的艺术特色。  一、音律流动,乐声入耳  音乐表演的核心在于乐器的演奏,是一种刺激于听觉上的艺术形式,表演者需要通过娴熟的技法去完美呈现乐曲的节奏和旋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而建构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之一。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校本课程进入我国。由此,我国的许多中小学开展了校本课程改革,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从农村学校的视角来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一)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支持  目前,普遍的农村中小学不
期刊
【摘 要】课改进程愈加深入需要小学数学紧跟时代和教育趋势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借助愉快教学法组织教学。本文主要从激情导入、学习乐趣、现代教学以及激励评价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以期为提升课堂效率、学生數学素养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愉快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受兴趣的影响较大,他们面对陌生事物只有富有兴趣才能产生主动性,并将学习看作一件乐事来做。推动愉快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能够帮助
期刊
“从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已是现代社会幼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所有活动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儿童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所谓“悦读”是指引导幼儿用快乐放松的心情去阅读,从阅读中品味学习的快乐,从阅读中感受生活的情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中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中学生能够把
期刊
现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谈谈笔者对于“数学规定”的见解和教学处理实践。  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感受数学规定的必要性  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逐渐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学中,师生不能仅靠简单讲授灌输、大量反复练习、被动死记硬背获得“是什么”的静态知识,而是要通过教师创设的与学生有关、且与学生发生认知冲突的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