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活教材资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资源始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加以充分挖掘,用足用活这些资源。综观低段课本,随处可见“季节”的踪影。以四季分的相关内容,春季:一上第一单元,二上第一单元。夏季:一下第四单元。秋季:二上第一单元。冬季:一下第六单元。看似没有联系的各个单元,正是按着教学进度来设计编排的。本文试以低段“季节”相关内容为例,就如何用足用活教材资源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按“词”索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增加积累
  在语言文字中,四字词语最精练却不失文字之美。短短的四字,却能将这个季节里自然界最美的事物言尽其中。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三点提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四季之美,在词语中感受四季之美,读出四季之美,积累季节之词。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图文并茂,读词之妙
  词语能体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真切感受。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将课堂搬进生活。让学生拿起画笔,拿起相机,将生活和词语最相符的画面画下来、照下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用词的精巧,体会用词的贴切,品味词语的美妙。比如“百花齐放”,春季桃花、迎春花、樱花、玉兰花……争相开放,仅仅一词却将万千美丽包含其中。
  (二)分门别类,读词之美
  词语虽短,构成却妙。词语的构成有并列式、偏正式、陈述式、重叠式等。比如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都是并列式短语,而莺歌、燕舞是属于偏正式。再如“丁丁冬冬”是拟声词。还可将词语根据词意分类:春、夏、秋、冬四季各分一类,声音、颜色、气候、季节特点各分一类,综合一类。低段学生无须明白这些词语的构成,但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将类似的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反复研读,体会词语的节奏美。在朗读的过程中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三)灵活运用,读词之味
  词语在文本中更能焕发生命力。可以对词语进行各种形式的运用。可以利用句式说话:春天来了,( )。可以进行口语交际:利用插图、录像等丰富说话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还可以进行一些写话的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的季节词汇。季节词语在具体的环境中得以运用,得以反复呈现,将词与句相融合,读出词语的韵味。
  二、按“诗”索骥,引领学生吟中入境,体会意境
  千古传颂的古诗一直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它总能把人带入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情境之中。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五点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段学生无须深刻领会诗句的含义,只在诵中生情,体悟文章所含的意境。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学古诗时,注重在视觉上营造诵读的环境与氛围。在绵绵春雨里教学《春晓》,在烂漫春光里教学《村居》,学生在吟诵之前早已身临其境。可将雨声、鸟鸣声、流水声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营造诗中情景。可创设人文环境,配合诗词学习,了解诗人的背景,诵读相关诗篇,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可让学生回忆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视觉与听觉,根据文本的描述展开想象。
  (二)渗透技巧,品味诗意
  教学古诗时,注重古诗词富含的韵味、抑扬顿挫的语调、朗朗上口的音律。如《草》的第一句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读时语气舒缓;第三句表现了野草的顽强,语调上扬;第四句表现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语调平稳却有力。教师可示范读出语句的停顿、语气的轻重、节奏的缓急,让学生准确反复跟读。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朗读,读出情感、读出诗意。
  (三)由图及文,熟读成诵
  教学古诗时,注重利用文中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比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观察书本的插图:金黄的油菜花,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孩童在菜花丛中东寻西找,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图画可以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使他们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反复地读,熟读成诵。
  (四)口语表达,深化理解
  教学古诗时,注重挖掘利用古诗背后的内容。古诗所描绘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画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古诗呈现的完整的故事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分门别类,引领学生理解课文,落实目标
  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四点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段关于季节的课文根据特点可以分成几类。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别,落实不同的目标。
  (一)季节景色,感受美好
  一下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荷叶圆圆》,二上课文《秋天的图画》,二下课文《找春天》《笋芽儿》都是描写景色的文章。这一类课文都比较优美,柳树、春雨、笋芽儿都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此类课文能够唤起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秋天的图画》将秋季丰收的景象尽收其中。《荷叶圆圆》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散文诗,诗中描绘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富有童趣、童真。小小的一片荷叶,赋予了这么多美好的比喻与想象。教学此类课文,应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景色的美好。还可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
  (二)季节故事,拓展知识
  《邓小平爷爷植树》提到了3月12日植树节这一背景,可以让学生学习春季植树的知识。《要下雨了》是关于夏天雷雨前所展现出的一些现象。《小鹿的玫瑰花》是一个关于春季种花的故事。教学此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季节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从而使学生关心自然。又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除文中提到的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并就此进行交流。   (三)季节背景,感知作用
  课文中一些故事的主题虽不是季节,但也少不了季节背景的存在。如《看雪》和雪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因为雪而把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夏夜多美》讲的是一个夏夜池塘里的生物相互帮助的故事。教学此类课文,应提醒学生了解季节背景在课文中的作用,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此外,课文中的插图往往是学习时容易忽视的,但这些插图又往往最贴近文章本身,教师不能忽视插图资源。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三点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插图可以激起兴趣,比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背景是如纺线的雨丝,小燕子、麻雀、杜鹃、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都在插图上一一呈现,描绘了春雨绵绵的画面。(下转第7页)(上接第30页)插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笋芽儿》中笋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学生看了图就一目了然。插图还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春晓》的插图只是一幅静态的画面,画面中的声音、气味,画面的内容都是学生可以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观察的方法、观察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能够结合图画进行阅读的习惯。
  四、加强实践,指导学生合理拓展,提升能力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一)体现综合,加强实践
  课标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第二点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比如教学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通过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利用小草、桃花、柳树等最具代表性的春意盎然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春游的感受和所拍的照片,组织学生演一演春天里的小动物,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表达,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知识,知道春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立足教材,合理拓展
  在人教版二下教材中创设了“宽带网”这一新栏目。其中提供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提示了拓展的要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立足教材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外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策划、组织、实施的能力。教材中对于春季和秋季的内容选择得比较多、比较系统,这与上课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网络去搜集关于夏天和冬天的词、诗、文。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兴学校 310052)
其他文献
【摘 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以单元的形式为框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力量突破某一个重点;以思想内容为单元的则利于突破主题思想的教育,以知识项目为单元的则利于强化知识落实。以单元共性发现文本个性可以从主题思想、谋篇布局、表达方法、语言运用四个视点进行比较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关键词】单元共性 文本个性 把控策略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以单元的形式为框架。一个单
【教材分析】  《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的内容。该片段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的节选,主要写了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该文人物动作的描写极为细致、准确、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很强的地方特点。该文教学,一是使学生在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教育过程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利用想象展现诗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融入的感情。根据不同类型的古诗,让学生进行不同的想象,能很好地促进对古诗的理解。    一、情景性想象    情景性想象指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形
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范畴中的地位无可比拟。然观现今,学生习作弊病频现:或避而远之、望而生畏;或语汇贫乏、束手无策;或胡拼乱凑、瞎弄应付;或矫揉造作、模式写作。学生习作的重要性使笔者积极寻求习作教学策略优化之道,并总结出了开展习作教学的四“法”。  一、多读会读,重积累  学生要会习作,除了“留心周围事物”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笔者非常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
周一贯老师曾经说过,浙派小语是有“教统”的。如不谈古代和近代浙江先贤们的贡献,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派小语的带头人而言,应首推袁微子先生。袁先生大半辈子从事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不仅为浙江培养了一大批的小语名师,还直接促成了浙派名师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袁先生吸取了陶行知、叶圣陶的“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教育思想,始终从“育人”的高度看待语文和语文教学,主张语文课必须坚持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关键词:浙江四地;小学;专题研讨;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23-03  为进一步加强宁波、温州、绍兴、舟山四地市之间的体育教学交流,提高区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及其配套用书的实践研修,发挥区域间教研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9年5月19日—21
【摘 要】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散文教学要取得比较好的实效,除了要科学把握散文的特征,更重要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但必须避免太快太早奔向主题和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的误区;二是从追寻方法上而言,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
江苏的管建刚老师在《“发现”与“观察”:孰重孰轻?》(《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六期)一文中指出:“作文教学只有大力着眼于‘发现’,而不是‘观察’,才有大的转变。而这,正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不敢、不能触及的难点,有着难言之隐的痛点。”因为“观察,在心‘外’看;发现,在心‘里’看”。“作文教学要取得真正的突破,就必须从‘外在的观察’走向‘内在的发现’”。他举例说:“让学生拿着个杯子、橘子反反复复,特
【课堂环节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
语文,在台湾称为“国语”。由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两岸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了解台湾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独特做法,对于我们强化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国民小学选用比较广泛的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国语》(以下简称台湾版)五年级上、下两册与大陆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