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在台湾称为“国语”。由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两岸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了解台湾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独特做法,对于我们强化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国民小学选用比较广泛的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国语》(以下简称台湾版)五年级上、下两册与大陆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进行对应比较,了解两者的差异。
一、编写体例方面差异
众所周知,台湾书籍为右侧装订,竖排,自左往右翻页,自右往左阅读,这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装订和阅读习惯完全一致,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台湾版教材的基本编写体例是,教材采用“单元组织”的方式统整编写,以每3~4篇课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课文内容结束后,以较大篇幅组织“统整活动”。其具体安排顺序有6个方面的内容,即单元主题介绍→单元导读→问题讨论→课文3~4篇→统整活动→试一试或想一想。以第一单元为例,其按照先后顺序编写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元:生态与环境
单元导读:本单元通过三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来谈论生态与环境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维护自然环境。
问题讨论:
1.我们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怎么做?
课文:
第一课:湖边漫步(刘克襄)
第二课:带箭的花凫(夏婉云)
第三课:珍珠光彩的蝴蝶梦(王洛夫)
第四课:迈向低碳生活
统整活动:
1.词语的运用。(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笼统”用语和“精确”用语的区别,并提出问题,要求读者“想一想”)
2.概览式阅读。(介绍什么是“概览式”阅读方法,最后提出问题,要求读者“试一试”,概读下一单元的一篇新课文,然后自己说出课文大意)
3.凸显主题的“对比技巧”。(介绍“对比”这一写作手法,并要求“想一想”,学生个人在暑假前后心理活动的不同)
4.国字(汉字)的由来——象形字、指事字。(介绍汉字的两种构词方法,并要求学生分析具体字形)
5.认识书法的字体——篆书、隶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7种碑刻拓本)
以上我们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台湾版课本的编写体例,与之对应的苏教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相对简单:课本并不明确单元主题,而主要由习作和练习进行自然而然的间隔,虽然每个单元的文章也有主题上的相近性,但编者没有进行概述,课前亦不加任何提示。
二、课本编写特点与价值取向分析
从课文数量看,台湾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14篇,全年28篇。苏教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26篇,全年52篇。就篇目比较,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课文数量少46%。从篇幅看,台湾版教材篇幅在115页左右,苏教版教材在150页左右。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页数少24%左右。由于台湾版教材篇幅和容量都小一些,所以台湾语文课程讲解课文的进度较慢,一篇文章要学习将近一周,近5个课时,教师扩展引领的内容比较多,学生有更多机会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类似文章,而其在字词方面学习和练习的压力小于苏教版。
(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就语言和选编角度看,台湾版教材语言更通俗易懂,接近于口语化的表达较多,比较活泼。而苏教版课文的语言比较书面化,语言更严肃规范。
就学习内容而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单元主题明确,便于教师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也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其五年级两册课本共八个单元的主题都十分明确,且课文数量分布比较均匀,以上册为例,其四大单元是生态与环境(4篇)、文化巡礼(3篇)、书香园地(4篇)、感恩惜福(3篇),每个单元的内容具体而鲜明,同时在每个主题的后面,直接就有需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思考的问题,在其引领下,教师更注重孩子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感悟上的提升,突出了生命教育。例如新北市永吉国民小学的曾绣绢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册四个单元14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第一单元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借此唤起学生重视生态保育,理解人和大自然共存的关系,共同为生态保育尽一份心力;第二单元目标是借着探索“铁道的风景戳印”的演变,了解文化其实是随时代在演变;介绍阿里山铁路及铁道风景戳印,引导大家体会有趣的铁路风情与文化;第三单元目标是借由欣赏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创作,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进而学习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是希望学生透过多元的角度,学习默默付出与牺牲奉献的精神,了解人性温暖的一面;期望学生能够学习感恩,珍惜福分,使人间充满温馨。
整体学习要求是加强阅读策略指导,经由阅读前预测引导,阅读中摘要指导,以及阅读后心智图和漏字填空等练习,提升语文能力,奠定阅读的基础。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曾绣绢老师比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阔,良好情怀的养成,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对语文课文的功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示。
二是统整活动系列化,内容多,实用性强,体现大语文的要求。台湾版教材前后的脉络更清晰,逻辑建构更完整,对学生学习时的指导更明确。通过统整活动,比较集中地向学生提供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实现了具体文本阅读学习和概述性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小学生了解掌握较多的基础性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上文介绍的五上教材的统整活动涉及5个方面内容,包含词语的运用、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技巧、汉字的由来、书法的演变,涉及的内容十分全面。同时,编者有意识地在课文之前提出思考话题,往往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小处着眼,但却是关系人生、社会、环境等的重要命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引导。
一、编写体例方面差异
众所周知,台湾书籍为右侧装订,竖排,自左往右翻页,自右往左阅读,这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装订和阅读习惯完全一致,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台湾版教材的基本编写体例是,教材采用“单元组织”的方式统整编写,以每3~4篇课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课文内容结束后,以较大篇幅组织“统整活动”。其具体安排顺序有6个方面的内容,即单元主题介绍→单元导读→问题讨论→课文3~4篇→统整活动→试一试或想一想。以第一单元为例,其按照先后顺序编写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元:生态与环境
单元导读:本单元通过三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来谈论生态与环境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维护自然环境。
问题讨论:
1.我们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怎么做?
课文:
第一课:湖边漫步(刘克襄)
第二课:带箭的花凫(夏婉云)
第三课:珍珠光彩的蝴蝶梦(王洛夫)
第四课:迈向低碳生活
统整活动:
1.词语的运用。(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笼统”用语和“精确”用语的区别,并提出问题,要求读者“想一想”)
2.概览式阅读。(介绍什么是“概览式”阅读方法,最后提出问题,要求读者“试一试”,概读下一单元的一篇新课文,然后自己说出课文大意)
3.凸显主题的“对比技巧”。(介绍“对比”这一写作手法,并要求“想一想”,学生个人在暑假前后心理活动的不同)
4.国字(汉字)的由来——象形字、指事字。(介绍汉字的两种构词方法,并要求学生分析具体字形)
5.认识书法的字体——篆书、隶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7种碑刻拓本)
以上我们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台湾版课本的编写体例,与之对应的苏教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相对简单:课本并不明确单元主题,而主要由习作和练习进行自然而然的间隔,虽然每个单元的文章也有主题上的相近性,但编者没有进行概述,课前亦不加任何提示。
二、课本编写特点与价值取向分析
从课文数量看,台湾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14篇,全年28篇。苏教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26篇,全年52篇。就篇目比较,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课文数量少46%。从篇幅看,台湾版教材篇幅在115页左右,苏教版教材在150页左右。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页数少24%左右。由于台湾版教材篇幅和容量都小一些,所以台湾语文课程讲解课文的进度较慢,一篇文章要学习将近一周,近5个课时,教师扩展引领的内容比较多,学生有更多机会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类似文章,而其在字词方面学习和练习的压力小于苏教版。
(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就语言和选编角度看,台湾版教材语言更通俗易懂,接近于口语化的表达较多,比较活泼。而苏教版课文的语言比较书面化,语言更严肃规范。
就学习内容而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单元主题明确,便于教师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也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其五年级两册课本共八个单元的主题都十分明确,且课文数量分布比较均匀,以上册为例,其四大单元是生态与环境(4篇)、文化巡礼(3篇)、书香园地(4篇)、感恩惜福(3篇),每个单元的内容具体而鲜明,同时在每个主题的后面,直接就有需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思考的问题,在其引领下,教师更注重孩子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感悟上的提升,突出了生命教育。例如新北市永吉国民小学的曾绣绢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册四个单元14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第一单元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借此唤起学生重视生态保育,理解人和大自然共存的关系,共同为生态保育尽一份心力;第二单元目标是借着探索“铁道的风景戳印”的演变,了解文化其实是随时代在演变;介绍阿里山铁路及铁道风景戳印,引导大家体会有趣的铁路风情与文化;第三单元目标是借由欣赏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创作,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进而学习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是希望学生透过多元的角度,学习默默付出与牺牲奉献的精神,了解人性温暖的一面;期望学生能够学习感恩,珍惜福分,使人间充满温馨。
整体学习要求是加强阅读策略指导,经由阅读前预测引导,阅读中摘要指导,以及阅读后心智图和漏字填空等练习,提升语文能力,奠定阅读的基础。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曾绣绢老师比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阔,良好情怀的养成,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对语文课文的功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示。
二是统整活动系列化,内容多,实用性强,体现大语文的要求。台湾版教材前后的脉络更清晰,逻辑建构更完整,对学生学习时的指导更明确。通过统整活动,比较集中地向学生提供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实现了具体文本阅读学习和概述性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小学生了解掌握较多的基础性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上文介绍的五上教材的统整活动涉及5个方面内容,包含词语的运用、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技巧、汉字的由来、书法的演变,涉及的内容十分全面。同时,编者有意识地在课文之前提出思考话题,往往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小处着眼,但却是关系人生、社会、环境等的重要命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