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设计理念(湘教版)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湘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对本章节来说,它是对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升华,也是对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对于全套书而言,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大氣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同时也是对第四章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三维目标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特点。②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④ 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 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③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②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及成因
  地域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对于理论的规律性(三个为大尺度的自然环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张力。
  三、教法分析
  高中学生生活经历少,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
  以“森林之旅”为主线,创设情景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二)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2.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全班学生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三个考察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一小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五、练习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六、专家点评
  这节课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即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非常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展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另外,教师的点播、创设学习情景的角色把握的很到位,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着,把新课程的理念理解的很到位,是一节不可多得的优质课。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  认知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 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期刊
一、拉祜语形容词名物化问题的简单介绍  关于拉祜语形容词的名物化问题在《拉祜语简志》中也有相关的论述:一是有些形容词前加成分可将形容词名物化。如?i??酸(形容词),????i??酸的(名词)。二是形容词加助词虽原意不变,但已名物化,既可以作名词的定语,又可以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二、形容词名物化的构成方式  拉祜语形容词名物化的形成有以下四类:  (一)部分形容词前、后加词缀而名物化  1.前
期刊
Reference:  [1]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01)  [2]吴霞,王蔷.非英語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01)  [3]姚梅林.当前外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研究趋向[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4]Wen Qiufang & R Johnson.L2 learner v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谈起,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不能及时主动的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紧接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良好的导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联系已有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期刊
摘 要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毕业生的工作和学习。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大
期刊
摘 要 课堂互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教学案例,讨论了课堂互动的合理性,认为老师应平均分配注意力,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优势,并注重互动中的更正性反馈。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课堂互动 案例研究  【主题描述】  课堂互动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Allwright(1948)指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事实,因为在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经过人与人的交互过程。”课堂互动提供了学生参与语言
期刊
摘 要 高中化学较初中化学难度大大增加,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的特点来探讨了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并对如何进行预习和复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方法 浅析  一、针对学科特点采用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针对学科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下面就高中化学的各个特点,来探讨一些学习方法。  (一) 抽象概念多,难记忆  初中化学是入门知
期刊
摘 要 通过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能够指导高职院校明确方向、内容、方法,发挥比较优势,弥补劣势,促进国际化竞争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则取决于评价策略的科学性。本文从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策略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化竞争力 评价 策略  经济全球化要求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国际化,WTO教育承诺推动高职教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使用师生交互行为分析方法对某高中语文教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师生互动质量等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用S-T法分析其师生互动行为模式为对话型模式,且学生行为占有率高达56.67%,是一堂以师生互动活动为中心的课;2)用Flanders分析法得出这堂课的师生活动曲线和迁移矩阵,并且通过教师语言比率和学生主动语言比率等反映出本节课虽具有师生互动的交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抓住学生兴趣相通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练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凭40分钟的教学时间有时不能达到让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的目的,课后练习是提高和巩固教学的有效途径,创新性的练习方式能为学生创造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学习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