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随着高校的发展,各高校大力提倡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选项课已成为多数高校体育课的选择模式。体能作为人类一切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体能训练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在选项课中加入体能训练,不仅能更好的辅助专项教学,还能减少运动损伤、优化课程结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出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在选项课中加入体能训练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体育选项课 体能训练 影响因素 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采用以球类为主的普通专项课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体能的田径课程,正逐步淡出高校体育教学的舞台。它的淡化,必然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战术的基础。如何让体能训练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好好思考和总结的。
一、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顾名思义,是对人体的组织、器官、躯干等部分进行调节性或者单项化的练习。一般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弹性和意志力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均衡发展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如果只单纯凭兴趣,觉得什么项目好玩就练什么,是不能收到全面效果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以及技巧、支撑跳跃和球类、游戏等许多项目,安排这么丰富的锻炼内容,目的就是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开设体能训练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减少运动损伤,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体能的需要。在开设该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注重实践环节,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
二、 影响开展体能训练的因素
(一)多数高校采用体育选项课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专项老师带领下学习各专项技能。学生在选择专项课程时,虽然把兴趣爱好排在选项的第一位。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大部分学生把运动量大小作为选项的考虑因素。相对运动量小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小球项目成为热选。学生认为室内教学、易于掌握、跑动较少、考核简单,使小球项目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
(二)由于选项课老师各自有自己的专项,部分老师对于体能训练这块业务能力不高,很难对学生加以专业指导,所以就直接回避体能训练。或者以简单的长跑作为体能训练。使学生对体能训练不理解或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参与。
(三)高校体育课考核系统中本身有身体素质考核,其中包括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素质考核。但评分体系中这一部分有的只占40%,和专项分综合后往往体现出来的体育分比较高。学生看到的体育分数就是这个平均分,很多学生因此忽视了自己身体素质考核的不合格。据调查,从个体成长的角度,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体素质在20岁左右出现下降趋势。
三、建议
(一)专项教师要明确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加强田径方面的学习。对学生做好体能训练必要性的宣传和指导。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科学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学会锻炼中的自我监督检查,提高锻炼身体的实效性。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要将单一的田径教学模式化的进行教学。要合理设计、内容丰富、结合实际。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排斥很大部分是因为体能训练课程的内容枯燥、单一。单纯的跑跳练习很难满足学生体育课的娱乐需求。普通高校学生毕竟有别于专业体育院校学生,课程安排必须考虑其新颖性、参与性、娱乐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考虑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的同时享受体育课的乐趣。适当安排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在增加其娱乐性、竞技性。让学生在兴奋、快乐的环境下锻炼到体能。
1.因地制宜:力量(器械、俯卧撑、引体向上);耐力(长跑、跳绳、定时跑);爆发力(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等。安排课程要考虑到实际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地训练方法,还可以将常规的训练方法进行改装设计,延伸到游戏类的训练内容。
2.因时制宜:根据具体地域特点、气候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内容。南方城市冬练长跑,夏练游泳。北方城市在长跑、游泳练习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滑冰项目锻炼其耐力。
3.群体比赛:在培养团队意识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素质,还带有趣味性。降低了体能训练的乏味感、枯燥感,更好的达到锻炼的实际意义。
(三)制定训练计划,完善考核评定。体能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单纯的利用体育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体育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培养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在考核评定中,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兼搭。单一的评定标准虽然能很好的划分学生身体素质的等级,但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同学会造成无论怎么练习仍然不及格的误区。这种评价会打消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体会不到锻炼的积极性和乐趣。纵向考核就是让学生看见通过锻炼,自身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一方面肯定他的进步,一方面鼓励他再接再厉。最终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成,孙蔚,陈善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2] 赵学家.身体素质练习在高校篮球专项课中重要性的研究.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1).
摘 要 随着高校的发展,各高校大力提倡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选项课已成为多数高校体育课的选择模式。体能作为人类一切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体能训练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在选项课中加入体能训练,不仅能更好的辅助专项教学,还能减少运动损伤、优化课程结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出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在选项课中加入体能训练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体育选项课 体能训练 影响因素 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采用以球类为主的普通专项课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体能的田径课程,正逐步淡出高校体育教学的舞台。它的淡化,必然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战术的基础。如何让体能训练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好好思考和总结的。
一、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顾名思义,是对人体的组织、器官、躯干等部分进行调节性或者单项化的练习。一般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弹性和意志力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均衡发展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如果只单纯凭兴趣,觉得什么项目好玩就练什么,是不能收到全面效果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以及技巧、支撑跳跃和球类、游戏等许多项目,安排这么丰富的锻炼内容,目的就是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开设体能训练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减少运动损伤,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体能的需要。在开设该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注重实践环节,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
二、 影响开展体能训练的因素
(一)多数高校采用体育选项课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专项老师带领下学习各专项技能。学生在选择专项课程时,虽然把兴趣爱好排在选项的第一位。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大部分学生把运动量大小作为选项的考虑因素。相对运动量小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小球项目成为热选。学生认为室内教学、易于掌握、跑动较少、考核简单,使小球项目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
(二)由于选项课老师各自有自己的专项,部分老师对于体能训练这块业务能力不高,很难对学生加以专业指导,所以就直接回避体能训练。或者以简单的长跑作为体能训练。使学生对体能训练不理解或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参与。
(三)高校体育课考核系统中本身有身体素质考核,其中包括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素质考核。但评分体系中这一部分有的只占40%,和专项分综合后往往体现出来的体育分比较高。学生看到的体育分数就是这个平均分,很多学生因此忽视了自己身体素质考核的不合格。据调查,从个体成长的角度,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体素质在20岁左右出现下降趋势。
三、建议
(一)专项教师要明确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加强田径方面的学习。对学生做好体能训练必要性的宣传和指导。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科学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学会锻炼中的自我监督检查,提高锻炼身体的实效性。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要将单一的田径教学模式化的进行教学。要合理设计、内容丰富、结合实际。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排斥很大部分是因为体能训练课程的内容枯燥、单一。单纯的跑跳练习很难满足学生体育课的娱乐需求。普通高校学生毕竟有别于专业体育院校学生,课程安排必须考虑其新颖性、参与性、娱乐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考虑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的同时享受体育课的乐趣。适当安排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在增加其娱乐性、竞技性。让学生在兴奋、快乐的环境下锻炼到体能。
1.因地制宜:力量(器械、俯卧撑、引体向上);耐力(长跑、跳绳、定时跑);爆发力(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等。安排课程要考虑到实际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地训练方法,还可以将常规的训练方法进行改装设计,延伸到游戏类的训练内容。
2.因时制宜:根据具体地域特点、气候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内容。南方城市冬练长跑,夏练游泳。北方城市在长跑、游泳练习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滑冰项目锻炼其耐力。
3.群体比赛:在培养团队意识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素质,还带有趣味性。降低了体能训练的乏味感、枯燥感,更好的达到锻炼的实际意义。
(三)制定训练计划,完善考核评定。体能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单纯的利用体育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体育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培养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在考核评定中,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兼搭。单一的评定标准虽然能很好的划分学生身体素质的等级,但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同学会造成无论怎么练习仍然不及格的误区。这种评价会打消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体会不到锻炼的积极性和乐趣。纵向考核就是让学生看见通过锻炼,自身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一方面肯定他的进步,一方面鼓励他再接再厉。最终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成,孙蔚,陈善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2] 赵学家.身体素质练习在高校篮球专项课中重要性的研究.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