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文治在任职交通大学校长十几年间树立了交通大学良好的的校风和教学传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也为交通大学发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唐文治 交通大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32-01
唐文治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大学——交通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杰出代表。唐文治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除却早年的宦海生涯,他的一生都紧紧的和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在学校服务的十几年里,唐文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仅仅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明确了办学方向,也奠定了交通大学向现代工科大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唐文治对学校的改革与建设
1、转向工科,增设科系
到任后,唐文治制订了“讲求实业”的办学方针。根据这个办学方针,唐文治自跨进学堂大门之日起,就把实业学科的创办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
1907年,唐文治决定在原有铁路工程班的基础上改设为铁路专科。继铁路专科后,唐文治又于1908年增设了电机专科,开始了中国高等教育之电机学科的人才培养。铁路专科的开办,标志着学堂的办学方向和学校性质已在发生变化。而电机专科的开设则标志着,学校的性质已经属于高等工业专科学校。
到1909年,经过三年发展学校已经初具规模。按照唐文治的思想,一待有条件将继续发展扩大规模,争取办成工科大学。1917年,有教师提议增设路、电管理专科。这一意见立刻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唐文治也强调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性。铁路管理专科于1918年3月正式成立,该科的诞生,标志着学校的系科设置从原来的工科走向工管结合,这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中的一个创举。1918铁路管理专科定制学制为四年后,学校开始了严格意义上的本科教学。至此,学校的规模有了扩大,学制得到了提高。一所现代的,以工为主、工管结合的大学屹立于上海。她也是我国东南各省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唐文治高兴的说:“余私心窃计,以中国东南各省无大学,于此,盖始基之矣。”
2、参照西方,建立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标、实施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的重要一环。唐文治借鉴西方的高等工业教育,建立起独特的课程体系。学校设置铁路和电机专科以后,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都仿效欧美。在开设的课程里,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占有很大比重。清朝末年,我国近代高等工科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从教师、设备到教材都非常困难。学校能在两年内设置铁路和机电专科,并开出门类较多的课程,是和唐文治提倡的“趋重实学、学成致用”密不可分的。而就当时整个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唐文治长校后所设立的各专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知识。
辛亥革命后,学校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唐文治根据当时教育部有关工业专门学校的规程,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传统及社会的实际需要,于1913年春,重新厘定了办学宗旨,调整了各种的课程设置。唐文治聘请中外学者共同拟定新的课程体系。为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专科课程设置均以美国大学的同类专科课程为蓝本,甚至教科书直接购自美国的MIT和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随着科系的改名,课程设置也日趋完善。由于课程设置的完备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加之生源水平较高且管理严格。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水平较高,不仅超过了同类或者同等学校,即使与大学相比也不逊色。学校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英美著名大学研究所,且深受欢迎。连对学校略有微词的教育部也承认“该校程度在高等以上”。
3、延揽名师,培育师资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优秀师资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管理学校的十几年间,唐文治一直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管理学校的重要事项来抓。对此,他主要采区了三种办法。一是聘请国内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次,是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其三,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候其学成归国充实师资。聘请一流教师诚为重要,如何管理教师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为了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实业人才培养基地,唐文治自出任学堂监督之日,就长住学校,一改过去学校监督不住校的成规。同时,他要求教师必须住在校内,且不能在学校以外兼职,使其能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也方便学生随时请教。除此以外,他还要求教师必须钻研业务,以提高教学质量。唐文治对教师的管理,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水平。
4、以身作则,诲人不倦
在主持早期交通大学的14年当中,唐文治从没间断过教学上的实践,即使后来因疲劳过度,双目失明,仍坚持不离开讲台和他钟爱的教育事业。他与学生共甘苦,每晚不论刮风下雨,身体好坏,必亲自巡视晚自习课。唐文治认为体育与强身有密切关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发展体力以增进智能。由于唐文治提倡德、智、体三育并举,沪上人士曾评价学校“中学(国文)好,科学好,体育好”一时使学校成为“东南表率”。辛亥革命以后,学校曾一度没有了经费来源, 他带头减半薪。困难过后,他仍领半薪,又到处募捐,希望建一所较大规模的图书馆,终使这座图书馆于1920年建成,至今仍在为上海交大服务。
二、唐文治对交大的贡献
唐文治从在任十几年间,为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唐文治的有效管理,学校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北大校长蔡元培曾经盛赞学校“学校成绩之优美,为举国学校所仰慕”。在20世纪的前半段时间里,该校为中国工业建设造就了一批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诞生了一大批铁路工程、机电工程、铁道管理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由于唐文治最初确定的课程体系设置,使交通大学后来的教学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并且赢得了“东方MIT”的美称。
参考文献:
[1]苗体君.试析唐文治对早期交通大学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
关键词:唐文治 交通大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32-01
唐文治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大学——交通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杰出代表。唐文治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除却早年的宦海生涯,他的一生都紧紧的和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在学校服务的十几年里,唐文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仅仅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明确了办学方向,也奠定了交通大学向现代工科大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唐文治对学校的改革与建设
1、转向工科,增设科系
到任后,唐文治制订了“讲求实业”的办学方针。根据这个办学方针,唐文治自跨进学堂大门之日起,就把实业学科的创办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
1907年,唐文治决定在原有铁路工程班的基础上改设为铁路专科。继铁路专科后,唐文治又于1908年增设了电机专科,开始了中国高等教育之电机学科的人才培养。铁路专科的开办,标志着学堂的办学方向和学校性质已在发生变化。而电机专科的开设则标志着,学校的性质已经属于高等工业专科学校。
到1909年,经过三年发展学校已经初具规模。按照唐文治的思想,一待有条件将继续发展扩大规模,争取办成工科大学。1917年,有教师提议增设路、电管理专科。这一意见立刻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唐文治也强调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性。铁路管理专科于1918年3月正式成立,该科的诞生,标志着学校的系科设置从原来的工科走向工管结合,这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中的一个创举。1918铁路管理专科定制学制为四年后,学校开始了严格意义上的本科教学。至此,学校的规模有了扩大,学制得到了提高。一所现代的,以工为主、工管结合的大学屹立于上海。她也是我国东南各省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唐文治高兴的说:“余私心窃计,以中国东南各省无大学,于此,盖始基之矣。”
2、参照西方,建立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标、实施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的重要一环。唐文治借鉴西方的高等工业教育,建立起独特的课程体系。学校设置铁路和电机专科以后,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都仿效欧美。在开设的课程里,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占有很大比重。清朝末年,我国近代高等工科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从教师、设备到教材都非常困难。学校能在两年内设置铁路和机电专科,并开出门类较多的课程,是和唐文治提倡的“趋重实学、学成致用”密不可分的。而就当时整个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唐文治长校后所设立的各专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知识。
辛亥革命后,学校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唐文治根据当时教育部有关工业专门学校的规程,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传统及社会的实际需要,于1913年春,重新厘定了办学宗旨,调整了各种的课程设置。唐文治聘请中外学者共同拟定新的课程体系。为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专科课程设置均以美国大学的同类专科课程为蓝本,甚至教科书直接购自美国的MIT和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随着科系的改名,课程设置也日趋完善。由于课程设置的完备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加之生源水平较高且管理严格。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水平较高,不仅超过了同类或者同等学校,即使与大学相比也不逊色。学校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英美著名大学研究所,且深受欢迎。连对学校略有微词的教育部也承认“该校程度在高等以上”。
3、延揽名师,培育师资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优秀师资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管理学校的十几年间,唐文治一直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管理学校的重要事项来抓。对此,他主要采区了三种办法。一是聘请国内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次,是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其三,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候其学成归国充实师资。聘请一流教师诚为重要,如何管理教师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为了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实业人才培养基地,唐文治自出任学堂监督之日,就长住学校,一改过去学校监督不住校的成规。同时,他要求教师必须住在校内,且不能在学校以外兼职,使其能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也方便学生随时请教。除此以外,他还要求教师必须钻研业务,以提高教学质量。唐文治对教师的管理,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水平。
4、以身作则,诲人不倦
在主持早期交通大学的14年当中,唐文治从没间断过教学上的实践,即使后来因疲劳过度,双目失明,仍坚持不离开讲台和他钟爱的教育事业。他与学生共甘苦,每晚不论刮风下雨,身体好坏,必亲自巡视晚自习课。唐文治认为体育与强身有密切关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发展体力以增进智能。由于唐文治提倡德、智、体三育并举,沪上人士曾评价学校“中学(国文)好,科学好,体育好”一时使学校成为“东南表率”。辛亥革命以后,学校曾一度没有了经费来源, 他带头减半薪。困难过后,他仍领半薪,又到处募捐,希望建一所较大规模的图书馆,终使这座图书馆于1920年建成,至今仍在为上海交大服务。
二、唐文治对交大的贡献
唐文治从在任十几年间,为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唐文治的有效管理,学校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北大校长蔡元培曾经盛赞学校“学校成绩之优美,为举国学校所仰慕”。在20世纪的前半段时间里,该校为中国工业建设造就了一批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诞生了一大批铁路工程、机电工程、铁道管理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由于唐文治最初确定的课程体系设置,使交通大学后来的教学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并且赢得了“东方MIT”的美称。
参考文献:
[1]苗体君.试析唐文治对早期交通大学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