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语言审美教学“三部曲”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又是“芸芸众美”的物质寄存体。作为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的遗传基因之一,古诗文语言精练传神、音律和谐、意蕴隽永,无论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塑养上,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上,它始终充满着一种无限神奇的力量美。尤其以古典诗词为主的古诗文,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往往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因此说,注重语言鉴赏并培养审美情趣也就成了古诗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究竟如何开展古诗文语言审美教学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根据美学家朱光潜提出的“主客观统一”理论,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以求商榷和共勉。
  一、在“词法鉴赏”中开展古诗文教学
  为了更好地体现词语的表达效果,深入挖掘词句中的各类“审美”元素,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途径和方法,善于抓住语句中的相关词语或重点词语,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地鉴赏解析,让蕴藏其中的“芸芸众美”尽显在学生眼前,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审美教学的课程目标,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以直接赏词法为例。就是对某一个或多个词语直接鉴赏品析,进而理解整个语句的丰富内涵。如,《望江南》末句——“肠断白蘋洲”,简单而通俗的一个“断”,足以表明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绝望之情的体验,起到了深化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又如,《春望》颔联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泪”一“惊”,把作者面对长安城破败不堪、今非昔比所发出的无限慨叹写得形象而又生动,深刻而又感人。再如“间接赏词法”,就是把语句中某一个或多个词语换成另外词语,以此比较用词的表达效果,在情感体验中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与朱元思书》教学时,笔者提议把“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改成“绿”,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来体会哪种表达效果更好。经过讨论,“绿”仅体现树之色,而“寒”既表明树之绿,又体现山之高,审美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在“句法鉴赏”中开展古诗文教学
  语句是构成段落语篇的基本单元。语句赏析与词语鉴赏有所不同,着重在于借助语句文采和形成意境来表达潜藏其中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句意,既有助于把握文意,又有助于理解作品主题和作者思想情感。句子赏析的切入点就在于:一是从语言表達上看句子,如修辞手法、特殊句式、词语运用等;二是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三是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可从语句赏析中获取景色美、人情美和哲理美等。
  如《小石潭记》,通过“闻水声,如鸣珮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呈现出“水美”景象;通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呈现出“石秀”景象;通过“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再现出“树翠”景象。文中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的“水美、石秀、树翠”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大有“如见其形、如见其色、如临其境”之感。再如《桃花源记》,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长短句式,呈现了一幅祥和幸福的人情美画面。还有《记承天寺夜游》,通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以反问修辞式道出了赏月时的复杂心境,也寄寓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我们都可从语句赏析中获取不同的美感。
  三、在“写法鉴赏”中开展古诗文教学
  所谓“写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现代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教给学生如托物言志、衬托、侧面烘托、白描、写景状物等写法,同样道理,文言文教学也可开展鉴赏活动。究竟如何从写法上看文言文句子呢?具体说来,可从如下三方面予以考虑,即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欣赏,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欣赏,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进行欣赏。语文的“美”可通过写法赏析而获取。
  比如《爱莲说》,在写法上具有“说”这一文体特点,即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写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气度和风节,寄予了作者洁身自好、淡泊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同时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文中数次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美;还把菊花之隐逸、牡丹之富贵和莲花之高洁相对比,深化了“爱莲”这一主题,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再如《口技》,紧扣一个“善”字,形象逼真地进行正面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弛缓至紧张的三个场景;再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尤其写了“宾客”的变化反应,旨在侧面烘托口技的技艺高超。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是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历史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篇文言文,都让人感受一种独特美。我们只有品味其语言,追寻其心路历程,通晓其写法技巧,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审美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14001)
其他文献
笔者任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学生的习作总感到比较头疼,总感到学生的习作适应不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习作也都写不出自身的感受,更不要去思考相关的独特感受。这样的习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因知识的琐碎和教学方式的单调而令学生敬而远之。寻求突破是必然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该坚守什么?是合作中的尊重,还是热闹中的精讲,再或是精彩中的精思,尤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精思!本文从课堂观察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这是10月中旬、秋风渐起时,澄
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在我国有1 3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
思维课堂即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课堂。语文学科就是将语言活动与思维训练融为一体,通过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而达到有效的思维训练。 本文以思维课堂为例,就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能力,探究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理论指导是方向  1.反思过去,寻找突破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前沿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求索,从而改变以往的被动教学状态,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究竟如何进行生本教育的渗透呢?文章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从自主鉴赏、背诵竞赛、自我订正、突破教材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见识浅陋,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批评指正。  一、自主鉴赏,品析美文语言  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阅读理解和作文是老大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