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础教育”提出:“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他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个性化的阅读,就是助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孩子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体会阅读的“愉悦”,让具有“差异性”的孩子,有差异性的阅读收获以及差异性的成长。让学生愿意主动去阅读,就是教学的一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从近处看,学习过程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它是学好各个学科的工具。从长远看,语言文字能力是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能力。只有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才能不断地利用这个工具去掌握更多的知识。
那么语文能力的形成,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课外阅读从量变到质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对语文课程的描述。
首先,“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力的形成,是在习练中形成的。医生医治的病人多了,就形成了治病救人的能力;司机要练就好的驾驶本领,必须开过一定的里程才会形成;运动员经过很多的训练,就会形成某种运动技术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的形成和“量”有关,正所谓“量变到质变”。
其次,能力的形成和实践有关。只讲理论没有实践,是形成不了能力的。伯乐善于相马,会识别千里马。他的儿子苦学他留下的相马图书,结果还是找了一只青蛙回来当千里马,成为千古笑谈。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要有阅读和写作的“量”的积累。要形成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多读,在阅读的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课外阅读总量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七条中的表述。但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是不是真的达到了这个总量呢?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学生达到了這个总量呢?我们无从知晓。
目前,在落实这一目标要求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们直接忽略这一个要求,理由是考试时不考这些内容,认为纠结于此,得不偿失。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孩子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部分老师认为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于是在每一课结束时,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然而却没有后续的跟进。这样的后果是,课上孩子听了老师的介绍后,热血沸腾,特别想去读某本书,可是回家后忙着写作业,过后就忘记了,真正认真去找书读的人并不多。三是有的老师认为孩子阅读很重要,经常推荐学生阅读,也把让孩子阅读的书提前买了回来,平时孩子们一写完作业,就让孩子们去读书,而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结果都没有调控和评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认真阅读的孩子没有得到鼓励,不认真读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读,没有读的孩子就更不想读了。
大量的事实证明,爱读书,并且有兴趣坚持读下去的孩子,他们的学业成绩都很优秀。同时,因为书籍中人文精神的滋养,孩子的人生观、气质、品质、智慧都得到了升华,他们会更坚强,会从书中找到精神的力量。
三、课外阅读中影响总量完成的因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推断,影响学生读书总量任务能否完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人的因素。要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老师和家长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要有物质基础,就是在孩子兴趣较浓时,身边马上有合适的书看。第三,要有过程的监控,要有让孩子读下去的兴趣和制度。第四,要有结果的评价,要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蜜。
四、立体操作落实阅读总量
基于影响总量落实的因素,我们采用了立体的操作方法,即在时间、空间、物质保障、制度落实等多个维度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用以完成阅读总量。
1. 物质上落实
老师开立书目,请家委会一起买回来,家长们也买一些回来,就准备好了读书的基础。班级里设图书柜,平均每人有5本书;家庭有图书柜,有一定的藏书,就为读书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时间上落实
要从时间上落实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要有确切的阅读时间。什么时间是阅读时间?一般来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每天回家读书3页以上作为一项作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同时,老师放学不能留过多的作业,也可以不留写的作业,才能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我们还提出了“三个点”的策略,即“早上读一点儿,中午读一点,睡前读一点”,每天零碎的时间聚少成多,便能铸就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空间上的落实
孩子们生活的空间有学校、家庭、社会。在学校,老师会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鼓励孩子读书;家庭是课外阅读的主阵地,提高家长们的认识,让家长与老师齐抓共管,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效果非常好。
读书空间的落实,还体现在孩子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随手可以拿到书看。在学校,孩子的书桌里、班级的书架上都有课外书;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有适合他们阅读的书;也提倡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里去看书、借书,更倡导家长与孩子展开“同读一本书”的亲子阅读。
4. 激励措施上的落实
怎样才能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多读呢?你怎么才能知道孩子们读了呢?我们设计了“三层过程监控法”,以确保孩子的读书量。什么是“三层过程监控法”呢?第一层,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把书中新认识的字或词语圈出来,以便知道读了没有;第二层,班级开一个“悦读成长群”,请家长帮忙上传孩子的读书视频;第三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填写一份读书记录卡。每周检查一次“三层过程监控法”的记录,进行一次评比、抽奖活动,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除了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读书,有保底的措施,还要有“上不封顶”的激励措施。为了鼓励学生多读、积极地读,我们还设计了“四层结果监控法”,即在班级进行读书展示;制作“好书推荐卡”;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晋级。每读完一本书就晋升一级,老师颁发晋级卡,同时发一份奖品。这就为有能力多读、快读的孩子准备了更大的空间。他们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读的书也就越来越多了。
5. 读书成果展示落实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积累后,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当学生知道别人读了有趣的书,知道了很多知识时,就会很羡慕,也想去阅读。所以读书交流活动是必需的。读书交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故事演讲、朗读比赛、好书推荐、读书游园活动、读书手抄报展示等,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五、落实读书,给学习困难学生希望
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
(1)越是學习困难的学生就越要多阅读。他帮助学习困难孩子的方法,就是为他们找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来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开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开始有了问题意识,并主动地去求得答案,这样就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了智力行为。
(2)他还认为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就越不要把他们束缚在他们不会的知识里。也就是说,对于孩子学不会的知识,不要不停地为他们补课,反复地补学习困难学生学不会的知识,这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感觉非常痛苦。想让他们学会那些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就要让他们多去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和阅读。
由此看来,我们的老师把自己禁锢在了为自己准备的魔咒里,怎么也出不来,很累、很辛苦,同时也让家长和孩子很累、很辛苦。引导孩子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个魔咒。
2. 对策和案例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我们采取的对策如下:不去过多地计较孩子的成绩,也不给孩子留过多的作业,而是花大力气让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
读书实验班里有一个孩子叫小俊,刚入学时,上课很认真听讲,可是一提问他,就是什么都不会,成绩没有超过30分的时候。老师好心帮忙给他补课,他却哭得很伤心。于是从他开始,我们采用了不补课、补阅读的方法。教他读书,也让家长天天陪他读书。一个月下来,他对读书有了兴趣,对老师讲课的语言也能理解了,上课还能主动发言了。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
抓课外阅读量以后,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但数学还是不理想。经过分析后认为,语文成绩提高,是因为阅读书目里没有数学类的书籍,如果多推荐一些数学类和思维训练的书,可能会对他更有帮助。
六、落实读书,提高成绩事半功倍
按一般情况来看,年级越高,学的知识越难,分数应该是越低的,但坚持“落实读书总量的要求,不给学生补课,补读书”的做法,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据我们记录和检测,一年级下学期全班43名学生,老师推荐了10本书,每本约8万字。读完10本的有12人,读完9本的有4人,读完8本的有3人,最少的也读完了2本,实现了“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目标。从成绩来看,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平均分91.3分,与年级最高分的差是5.3分,有一名学生不及格;下学期语文平均分93.9分,与年级最高分的差是1.8分,优秀率由原来的74.42%增加到了88.91%,及格率达到100%。总体来看,语文成绩明显提高,可以印证前边的推断。
综上所述,阅读总量不仅要纳入教师的学习管理范围中,还要扎扎实实地细化落实,既要注意结果监控,又要注意过程监控,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发展能力,促进孩子各学科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从近处看,学习过程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它是学好各个学科的工具。从长远看,语言文字能力是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能力。只有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才能不断地利用这个工具去掌握更多的知识。
那么语文能力的形成,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课外阅读从量变到质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对语文课程的描述。
首先,“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力的形成,是在习练中形成的。医生医治的病人多了,就形成了治病救人的能力;司机要练就好的驾驶本领,必须开过一定的里程才会形成;运动员经过很多的训练,就会形成某种运动技术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的形成和“量”有关,正所谓“量变到质变”。
其次,能力的形成和实践有关。只讲理论没有实践,是形成不了能力的。伯乐善于相马,会识别千里马。他的儿子苦学他留下的相马图书,结果还是找了一只青蛙回来当千里马,成为千古笑谈。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要有阅读和写作的“量”的积累。要形成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多读,在阅读的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课外阅读总量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七条中的表述。但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是不是真的达到了这个总量呢?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学生达到了這个总量呢?我们无从知晓。
目前,在落实这一目标要求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们直接忽略这一个要求,理由是考试时不考这些内容,认为纠结于此,得不偿失。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孩子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部分老师认为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于是在每一课结束时,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然而却没有后续的跟进。这样的后果是,课上孩子听了老师的介绍后,热血沸腾,特别想去读某本书,可是回家后忙着写作业,过后就忘记了,真正认真去找书读的人并不多。三是有的老师认为孩子阅读很重要,经常推荐学生阅读,也把让孩子阅读的书提前买了回来,平时孩子们一写完作业,就让孩子们去读书,而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结果都没有调控和评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认真阅读的孩子没有得到鼓励,不认真读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读,没有读的孩子就更不想读了。
大量的事实证明,爱读书,并且有兴趣坚持读下去的孩子,他们的学业成绩都很优秀。同时,因为书籍中人文精神的滋养,孩子的人生观、气质、品质、智慧都得到了升华,他们会更坚强,会从书中找到精神的力量。
三、课外阅读中影响总量完成的因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推断,影响学生读书总量任务能否完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人的因素。要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老师和家长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要有物质基础,就是在孩子兴趣较浓时,身边马上有合适的书看。第三,要有过程的监控,要有让孩子读下去的兴趣和制度。第四,要有结果的评价,要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蜜。
四、立体操作落实阅读总量
基于影响总量落实的因素,我们采用了立体的操作方法,即在时间、空间、物质保障、制度落实等多个维度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用以完成阅读总量。
1. 物质上落实
老师开立书目,请家委会一起买回来,家长们也买一些回来,就准备好了读书的基础。班级里设图书柜,平均每人有5本书;家庭有图书柜,有一定的藏书,就为读书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时间上落实
要从时间上落实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要有确切的阅读时间。什么时间是阅读时间?一般来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每天回家读书3页以上作为一项作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同时,老师放学不能留过多的作业,也可以不留写的作业,才能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我们还提出了“三个点”的策略,即“早上读一点儿,中午读一点,睡前读一点”,每天零碎的时间聚少成多,便能铸就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空间上的落实
孩子们生活的空间有学校、家庭、社会。在学校,老师会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鼓励孩子读书;家庭是课外阅读的主阵地,提高家长们的认识,让家长与老师齐抓共管,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效果非常好。
读书空间的落实,还体现在孩子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随手可以拿到书看。在学校,孩子的书桌里、班级的书架上都有课外书;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有适合他们阅读的书;也提倡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里去看书、借书,更倡导家长与孩子展开“同读一本书”的亲子阅读。
4. 激励措施上的落实
怎样才能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多读呢?你怎么才能知道孩子们读了呢?我们设计了“三层过程监控法”,以确保孩子的读书量。什么是“三层过程监控法”呢?第一层,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把书中新认识的字或词语圈出来,以便知道读了没有;第二层,班级开一个“悦读成长群”,请家长帮忙上传孩子的读书视频;第三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填写一份读书记录卡。每周检查一次“三层过程监控法”的记录,进行一次评比、抽奖活动,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除了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读书,有保底的措施,还要有“上不封顶”的激励措施。为了鼓励学生多读、积极地读,我们还设计了“四层结果监控法”,即在班级进行读书展示;制作“好书推荐卡”;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晋级。每读完一本书就晋升一级,老师颁发晋级卡,同时发一份奖品。这就为有能力多读、快读的孩子准备了更大的空间。他们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读的书也就越来越多了。
5. 读书成果展示落实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积累后,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当学生知道别人读了有趣的书,知道了很多知识时,就会很羡慕,也想去阅读。所以读书交流活动是必需的。读书交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故事演讲、朗读比赛、好书推荐、读书游园活动、读书手抄报展示等,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五、落实读书,给学习困难学生希望
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
(1)越是學习困难的学生就越要多阅读。他帮助学习困难孩子的方法,就是为他们找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来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开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开始有了问题意识,并主动地去求得答案,这样就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了智力行为。
(2)他还认为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就越不要把他们束缚在他们不会的知识里。也就是说,对于孩子学不会的知识,不要不停地为他们补课,反复地补学习困难学生学不会的知识,这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感觉非常痛苦。想让他们学会那些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就要让他们多去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和阅读。
由此看来,我们的老师把自己禁锢在了为自己准备的魔咒里,怎么也出不来,很累、很辛苦,同时也让家长和孩子很累、很辛苦。引导孩子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个魔咒。
2. 对策和案例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我们采取的对策如下:不去过多地计较孩子的成绩,也不给孩子留过多的作业,而是花大力气让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
读书实验班里有一个孩子叫小俊,刚入学时,上课很认真听讲,可是一提问他,就是什么都不会,成绩没有超过30分的时候。老师好心帮忙给他补课,他却哭得很伤心。于是从他开始,我们采用了不补课、补阅读的方法。教他读书,也让家长天天陪他读书。一个月下来,他对读书有了兴趣,对老师讲课的语言也能理解了,上课还能主动发言了。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
抓课外阅读量以后,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但数学还是不理想。经过分析后认为,语文成绩提高,是因为阅读书目里没有数学类的书籍,如果多推荐一些数学类和思维训练的书,可能会对他更有帮助。
六、落实读书,提高成绩事半功倍
按一般情况来看,年级越高,学的知识越难,分数应该是越低的,但坚持“落实读书总量的要求,不给学生补课,补读书”的做法,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据我们记录和检测,一年级下学期全班43名学生,老师推荐了10本书,每本约8万字。读完10本的有12人,读完9本的有4人,读完8本的有3人,最少的也读完了2本,实现了“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目标。从成绩来看,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平均分91.3分,与年级最高分的差是5.3分,有一名学生不及格;下学期语文平均分93.9分,与年级最高分的差是1.8分,优秀率由原来的74.42%增加到了88.91%,及格率达到100%。总体来看,语文成绩明显提高,可以印证前边的推断。
综上所述,阅读总量不仅要纳入教师的学习管理范围中,还要扎扎实实地细化落实,既要注意结果监控,又要注意过程监控,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发展能力,促进孩子各学科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