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堂教学改革下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48-01
  新的课程标准在全国已经全面深入实施,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呢?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我们广大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
  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就要创设一个欲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又说不出来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会去主动思考,此时的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问题就迎刃而解,现谈谈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使学生一下子就对立体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学生对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的难学的畏惧心理。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我们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学生方法与教学模式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而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得准确,更何况有谁能让黑板上的二次曲线连续变化呢?又有谁能一给出离心率就马上显示相应的二次曲线呢?笔者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离心率与圆锥曲线的形状”课件,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让学生独立探索。课堂上通过教学课件使得所教内容变得的生动有趣,这也就使得教学富有实效。
  4.创设生活情境,变“单调呆板”为“喜闻乐见”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实际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着手,创设生活情境,以动启思,以动促思,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积极参与,主动入境,在动手操作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知热情。
  如,在讲椭圆概念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若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取一条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小黑板上的两点F1和F2,用粉笔尖把细绳拉紧,使笔尖在黑板上慢慢移动,观察画出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5.创设开放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具体情况,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在过程中树立信心,不断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高三的复习课中对一道不等式题,已知a,b,m ∈R+,并且a  总之,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形成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凡事计划越周密,实践中漏洞越少,越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一种为满足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和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应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69-01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认为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1.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而提高
清明节前一天晚上,我正在写功课,意外地接到《创新作文》杂志社贝壳姐姐的电话,说她们决定在第六期“小作家专栏”上刊登我的一篇文章,需要我提供个性简介 One night before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训练来提高他们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非逻辑思维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52-02  在我们进行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强调的是对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没有涉及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我国高
拒绝这个词挺生硬的,一点也不温柔。何谓“拒绝”?《现代汉语词典》上释为“不接受”。廉洁呢?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不贪占。 从词书对“拒绝”的诠释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有若十
这种奇树生长在非洲,树身上能分泌出低燃点的树脂。在赤道骄阳的照射下,一株巨大的自焚树周身会突然腾起烈焰,就像是一支擎天的火炬。这种树有个特点,就是长到15年以后才分泌
期刊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后来管仲成为齐国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担任宰相时,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人或事来打比方,向齐桓
Jed是我们动感英语夏令营的外教老师,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帅哥”。他来自美国,个子高高的,有193厘米呢。皮肤很白很白,白得让我们很多女孩都羡慕不已,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