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主动意识”的激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就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教学实践,来谈谈对学生“主动意识”激发的认识。
一、冷静反思:“主动意识”激发的误区
1.“华而不实”——认识错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可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表象的东西,而忽视其实质性内容,使得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学中硬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改为“小组讨论”。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一堂课中就安排了三次小组讨论。①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分组朗读,并通过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②在“品味语言,学习修辞”环节中,又安排了小组讨论:“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③在“合作探究,学习写作”这一环节中,再一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作者朱自清把春天描绘得这么美,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其实,上面的三个问题,有的提得低效而又浅显,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三五分钟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
2.“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本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但综观当今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而忽略教师的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上下纷纷效仿“杜郎口”和“潍坊五中”模式,片面理解“主动意识”,认为学生上台讲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是名校“东施效颦”,相继推出自己所谓的“教学模式”。还有人一口否定“教无定法”,高举“教有定法”的口号大旗。在这种错误引导之下,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多印几份导学案,多安排些小组讨论,多让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课,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二、理性实践:“主动意识”激发的策略
1.注重实质,以“问题”激发思维
问题的产生则来源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也就是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激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1)以“火点”燃烧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注重课前导入,选择一个“火点”来燃烧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时,可针对本文出于成语典故的特点,在课前搜集一些有着奇妙典故的成语。课堂上,让学生讲述其出处,并配以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浩如大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之中,再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典故,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燃烧”,“主动意识”得以激发。
(2)以“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不固执于某一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重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疑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思维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意识”。
2.灵活施教,以“需要”安排讨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切不可以同一种模式取代教学方案的灵活性。因此,要想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灵活施教,以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活动。例如,在教《谈生命》一课时,当笔者讲道“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提出质疑。既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就说明学生有弄清楚此问题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独到的见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由此看来,灵活施教,以“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十分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才能给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小淹学校)
一、冷静反思:“主动意识”激发的误区
1.“华而不实”——认识错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可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表象的东西,而忽视其实质性内容,使得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学中硬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改为“小组讨论”。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一堂课中就安排了三次小组讨论。①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分组朗读,并通过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②在“品味语言,学习修辞”环节中,又安排了小组讨论:“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③在“合作探究,学习写作”这一环节中,再一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作者朱自清把春天描绘得这么美,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其实,上面的三个问题,有的提得低效而又浅显,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三五分钟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
2.“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本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但综观当今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而忽略教师的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上下纷纷效仿“杜郎口”和“潍坊五中”模式,片面理解“主动意识”,认为学生上台讲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是名校“东施效颦”,相继推出自己所谓的“教学模式”。还有人一口否定“教无定法”,高举“教有定法”的口号大旗。在这种错误引导之下,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多印几份导学案,多安排些小组讨论,多让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课,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二、理性实践:“主动意识”激发的策略
1.注重实质,以“问题”激发思维
问题的产生则来源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也就是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激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1)以“火点”燃烧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注重课前导入,选择一个“火点”来燃烧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时,可针对本文出于成语典故的特点,在课前搜集一些有着奇妙典故的成语。课堂上,让学生讲述其出处,并配以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浩如大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之中,再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典故,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燃烧”,“主动意识”得以激发。
(2)以“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不固执于某一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重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疑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思维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意识”。
2.灵活施教,以“需要”安排讨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切不可以同一种模式取代教学方案的灵活性。因此,要想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灵活施教,以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活动。例如,在教《谈生命》一课时,当笔者讲道“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提出质疑。既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就说明学生有弄清楚此问题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独到的见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由此看来,灵活施教,以“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十分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才能给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小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