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由以往的“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的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数学问题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由以往的“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
的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激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24时计时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往往是“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实际。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知识点,我们先摄取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的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这样,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解难。
由于多媒体可以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的加以运用,可以让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无需更多语言,只需协助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此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且会看钟表。对小学二年级的同学而言,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加上实物钟存在着钟面较小的缺点,教具种存在着拨动分针时针不作相应移动的缺点。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时间单位抽象、进率难理解”的困难。但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变化,移动和透明化的演示,同学们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还有学习“圆的面积”时,用课件显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等,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进行现场切割,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提高。《千米的认识》教学难点是一千米的概念。一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到家这一段路会有多少千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千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学校操场图(课件演示)从沙坑到操场最前面。学生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上的路上来回走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多少米?(1000米),再让学生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
有1000米;利用多媒體不仅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也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
靠绘图或板书又难讲清楚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三、省时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练习效果,提高练习效率。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常见方法,以前在进行此项训练时,要用好几块黑板,一块一块地挂,一块一块地换,需要比较时还要将两块一起挂上去,需要改动时还要擦去了再写,非常麻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以后就方便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任意拖动、任意改变效果的功能,我们在课前只要准备一道题,在课堂上当学生解答完以后,只要将原题复制一下,再在复制后的题中进行修改,整个变化的过程全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新题的来龙去脉学生看的一清二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了学生思维,需要比较时只要将原题向下一拖,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了,需要改动可以随时改动,很短的时间一道题就能变出十几道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高效
教学综合利用声、光、形、色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既有利于表象的形成,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一些耗时,费力的板书,一些叙述不清的情境,都可拜托我们的多媒体来迅速轻松完成,是本来学生的等待时间都变成了我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不断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高效的课堂探索氛围中。多媒体信息容量大,信息搜索、提取、显示、转换方便高效的特点,大大地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同时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真棒!”、“你很聪明!”等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即使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也会很友善地建议他“多想想”、“你能行”,有的还伴以美妙的乐声。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很好地复习巩固知识。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其创造力。而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又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没有学生亲手对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圆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问题,这都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
计算机也是与黑板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只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用来炫耀的新事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的,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式,漂亮课件不是好的课件,而要看这个课件是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重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数学问题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由以往的“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
的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激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24时计时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往往是“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实际。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知识点,我们先摄取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的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这样,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解难。
由于多媒体可以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的加以运用,可以让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无需更多语言,只需协助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此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且会看钟表。对小学二年级的同学而言,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加上实物钟存在着钟面较小的缺点,教具种存在着拨动分针时针不作相应移动的缺点。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时间单位抽象、进率难理解”的困难。但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变化,移动和透明化的演示,同学们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还有学习“圆的面积”时,用课件显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等,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进行现场切割,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提高。《千米的认识》教学难点是一千米的概念。一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到家这一段路会有多少千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千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学校操场图(课件演示)从沙坑到操场最前面。学生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上的路上来回走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多少米?(1000米),再让学生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
有1000米;利用多媒體不仅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也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
靠绘图或板书又难讲清楚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三、省时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练习效果,提高练习效率。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常见方法,以前在进行此项训练时,要用好几块黑板,一块一块地挂,一块一块地换,需要比较时还要将两块一起挂上去,需要改动时还要擦去了再写,非常麻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以后就方便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任意拖动、任意改变效果的功能,我们在课前只要准备一道题,在课堂上当学生解答完以后,只要将原题复制一下,再在复制后的题中进行修改,整个变化的过程全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新题的来龙去脉学生看的一清二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了学生思维,需要比较时只要将原题向下一拖,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了,需要改动可以随时改动,很短的时间一道题就能变出十几道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高效
教学综合利用声、光、形、色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既有利于表象的形成,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一些耗时,费力的板书,一些叙述不清的情境,都可拜托我们的多媒体来迅速轻松完成,是本来学生的等待时间都变成了我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不断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高效的课堂探索氛围中。多媒体信息容量大,信息搜索、提取、显示、转换方便高效的特点,大大地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同时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真棒!”、“你很聪明!”等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即使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也会很友善地建议他“多想想”、“你能行”,有的还伴以美妙的乐声。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很好地复习巩固知识。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其创造力。而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又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没有学生亲手对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圆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问题,这都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
计算机也是与黑板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只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用来炫耀的新事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的,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式,漂亮课件不是好的课件,而要看这个课件是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重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