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完“勾股定理”第二节课时,我班一位爱提问题的学生小徐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那么在空间里,有没有类似的结论呢?”在感慨与欣喜之后,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并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补充了本节内容,与学生继续探讨空间里的“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C为对角线,则有AB2+BC2=AC2,即AB、BC、AC满足勾股定理。
图1 图2
如图2,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图1中的线段AB、BC、AC分别对应图2中的面ABB1A1、面BCC1B1、面ACC1A1。若长方体的面ABB1A1、面BCC1B1、面ACC1A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是否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让学生就上述设问独立思考或展开讨论,笔者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状况和初步结论,发现少部分学生完成解答,笔者选择了其中一位学生谈谈他的想法。
生1:将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设为a,b,c,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把三个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出来,就可证明结论。
思路打开,很多同学都兴奋起来,纷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
(片刻之后,投影一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堂观察:通过巧设字母,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再计算得出等量关系,这是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索和论证,学生获得了空间“勾股定理”的知识,并练熟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
在上述过程中笔者发现生2始终没有发言,平时他可是积极发言的,他还不时地在纸上画些什么。于是,笔者问生2有什么想法?他说:“我发现假如AC不是对角线,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交AB于点E,刚才的结论仍成立。”虽然生2说得不是很完整,但笔者还是对他表示了赞许。其他同学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纷纷拿出尺和笔在纸上不停地画起来,同小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五分钟后,同学们都兴奋地叫起来“可以的”“证明方法与刚才是一样的”……
图3(1) 图3(2)
如图3(1),若面EBB1E1、面BCC1B1、面ECC1E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证明方法与上面类似。
趁此时机,笔者表扬了生2,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进一步展开思考。片刻后,成绩平平、有些胆怯的生3小声地说了一句,笔者赶紧抓住机会鼓励他发言,他轻声地说:“点C要是不在顶点上,行不行?” (如图4)
图4(1) 图4(2)
笔者不失时机地表扬生3,其他同学则不约而同地表示赞同生3的观点。
如图4(1),若面EBB1E1、面BFF1B1、面EFF1E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证明方法与上面类似。
课堂观察:由图2变式到图3(1)、图4(1),即将线段由特殊位置向一般位置转化,这是数学中常用的变式技巧,在图3(1)、图4(1)中存在图2的模型,如图3(2)、图4(2),这是数学模型的一个应用,学生因此对新知识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有时学生的直觉中隐藏着丰富的创造性“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直觉灵感,并给以适度的肯定与表扬。
接下来的几分钟,学生显得很沉默,感觉无法再联想下去,此时笔者再次出示问题:
如图5,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直线l分别截AB、CB于点E、F,则有BE2+BF2=EF2。
如图6,ABCD-A1B1C1D1为长方体,一个平面分别截长方体的棱AB、BC、BB1于点M、N、G。
图5中的直线对应图6的平面MNG,图5中直线截长方形的两边所得的线段对应图6中平面MNG截长方形所得三个面BMN、面BMG、面BNG。若面MNG、面BMN、面BMG、面BNG的面积分别用δ,α,β,γ表示,请猜一猜α2+β2+γ2=δ2 是否成立?(不需要说明理由)
图5 图6
有的学生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与组内学生展开讨论,只有个别学生在动笔计算。
类比上述证明过程,可设MB=a,BG=b,BN=c,则α=[12]ac,β=[12]ab,γ=[12]bc,但δ却很难表示出来。此时,笔者建议每组同学用特殊数据代替字母进行计算验证。
为了检验学生的成果,笔者分别让两个小组代表说一说他们的结论.
生4:如图7,设a=3,b=4,c=2,
计算得出MN=[13],NG=2[5],MG=5,
图7
α=3,β=6,γ=4,
∴α2+β2+γ2=61。
求δ时设NH=x,则GH=2[5]-x,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13])2-x2=52-(2[5]-x)2,得出x=[25][5]。
在Rt△MNH中,MN=[615]×[12]=[615],
∴α2+β2+γ2=δ2 成立。
生5:设了a=1,b=2,c=3,同样方法验证了结论成立。
讨论结束,同学们似乎还意犹未尽。
课堂观察:此类变式难度大,对学生的要求高,由特殊猜想一般结论,一般结论的证明有待学生课后探究,此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发现新结论的乐趣,难度越大挑战越大,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立即被点燃。
课后反思
1.将课外知识带进课堂,尊重个性需求。
所谓数学课外知识是以课程标准和课本为基础,为了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设置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受到课程标准和课本过多的束缚,上例中空间中的勾股定理虽然不在初中课本要求研究的范围内,但却把它带进了初中的数学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必需”的数学,学“不同”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发展潜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来思考生活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
2.适时引导学生提问, 激发创造性思维。
课本是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藏身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已学过的课内知识适时让学生尝试去“设计问题”,鼓励有疑问的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上面的课堂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哪些学生有话可讲,及时表扬提问的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学生对书本知识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深度都能相应提高。特别是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亲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会逐步提升。
3.将课本知识推广引申,培养创新能力。
推广引申能够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这样问学生:本题有没有多种解法?有没有变式?能否一般化?由此你还联想到什么?等等,使学生形成一般化意识和类比意识,随时随地萌发推广引申的想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多留一些容易延伸的命题链、方法或知识点,稍加指点,留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上例中学生从平面内的勾股定理引申到空间,把线段过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引申到过一个顶点、不过顶点,从三棱柱的三个侧面的关系引申到三棱锥四个面之间的关系。经常从推广引申的视角来提出问题,生长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带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作者为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教师)
教学过程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C为对角线,则有AB2+BC2=AC2,即AB、BC、AC满足勾股定理。
图1 图2
如图2,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图1中的线段AB、BC、AC分别对应图2中的面ABB1A1、面BCC1B1、面ACC1A1。若长方体的面ABB1A1、面BCC1B1、面ACC1A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是否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让学生就上述设问独立思考或展开讨论,笔者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状况和初步结论,发现少部分学生完成解答,笔者选择了其中一位学生谈谈他的想法。
生1:将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设为a,b,c,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把三个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出来,就可证明结论。
思路打开,很多同学都兴奋起来,纷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
(片刻之后,投影一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堂观察:通过巧设字母,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再计算得出等量关系,这是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索和论证,学生获得了空间“勾股定理”的知识,并练熟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
在上述过程中笔者发现生2始终没有发言,平时他可是积极发言的,他还不时地在纸上画些什么。于是,笔者问生2有什么想法?他说:“我发现假如AC不是对角线,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交AB于点E,刚才的结论仍成立。”虽然生2说得不是很完整,但笔者还是对他表示了赞许。其他同学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纷纷拿出尺和笔在纸上不停地画起来,同小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五分钟后,同学们都兴奋地叫起来“可以的”“证明方法与刚才是一样的”……
图3(1) 图3(2)
如图3(1),若面EBB1E1、面BCC1B1、面ECC1E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证明方法与上面类似。
趁此时机,笔者表扬了生2,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进一步展开思考。片刻后,成绩平平、有些胆怯的生3小声地说了一句,笔者赶紧抓住机会鼓励他发言,他轻声地说:“点C要是不在顶点上,行不行?” (如图4)
图4(1) 图4(2)
笔者不失时机地表扬生3,其他同学则不约而同地表示赞同生3的观点。
如图4(1),若面EBB1E1、面BFF1B1、面EFF1E1的面积分别用α+β=γ表示,则有α2+β2=γ2仍然成立,证明方法与上面类似。
课堂观察:由图2变式到图3(1)、图4(1),即将线段由特殊位置向一般位置转化,这是数学中常用的变式技巧,在图3(1)、图4(1)中存在图2的模型,如图3(2)、图4(2),这是数学模型的一个应用,学生因此对新知识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有时学生的直觉中隐藏着丰富的创造性“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直觉灵感,并给以适度的肯定与表扬。
接下来的几分钟,学生显得很沉默,感觉无法再联想下去,此时笔者再次出示问题:
如图5,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直线l分别截AB、CB于点E、F,则有BE2+BF2=EF2。
如图6,ABCD-A1B1C1D1为长方体,一个平面分别截长方体的棱AB、BC、BB1于点M、N、G。
图5中的直线对应图6的平面MNG,图5中直线截长方形的两边所得的线段对应图6中平面MNG截长方形所得三个面BMN、面BMG、面BNG。若面MNG、面BMN、面BMG、面BNG的面积分别用δ,α,β,γ表示,请猜一猜α2+β2+γ2=δ2 是否成立?(不需要说明理由)
图5 图6
有的学生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与组内学生展开讨论,只有个别学生在动笔计算。
类比上述证明过程,可设MB=a,BG=b,BN=c,则α=[12]ac,β=[12]ab,γ=[12]bc,但δ却很难表示出来。此时,笔者建议每组同学用特殊数据代替字母进行计算验证。
为了检验学生的成果,笔者分别让两个小组代表说一说他们的结论.
生4:如图7,设a=3,b=4,c=2,
计算得出MN=[13],NG=2[5],MG=5,
图7
α=3,β=6,γ=4,
∴α2+β2+γ2=61。
求δ时设NH=x,则GH=2[5]-x,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13])2-x2=52-(2[5]-x)2,得出x=[25][5]。
在Rt△MNH中,MN=[615]×[12]=[615],
∴α2+β2+γ2=δ2 成立。
生5:设了a=1,b=2,c=3,同样方法验证了结论成立。
讨论结束,同学们似乎还意犹未尽。
课堂观察:此类变式难度大,对学生的要求高,由特殊猜想一般结论,一般结论的证明有待学生课后探究,此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发现新结论的乐趣,难度越大挑战越大,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立即被点燃。
课后反思
1.将课外知识带进课堂,尊重个性需求。
所谓数学课外知识是以课程标准和课本为基础,为了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设置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受到课程标准和课本过多的束缚,上例中空间中的勾股定理虽然不在初中课本要求研究的范围内,但却把它带进了初中的数学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必需”的数学,学“不同”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发展潜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来思考生活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
2.适时引导学生提问, 激发创造性思维。
课本是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藏身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已学过的课内知识适时让学生尝试去“设计问题”,鼓励有疑问的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上面的课堂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哪些学生有话可讲,及时表扬提问的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学生对书本知识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深度都能相应提高。特别是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亲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会逐步提升。
3.将课本知识推广引申,培养创新能力。
推广引申能够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这样问学生:本题有没有多种解法?有没有变式?能否一般化?由此你还联想到什么?等等,使学生形成一般化意识和类比意识,随时随地萌发推广引申的想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多留一些容易延伸的命题链、方法或知识点,稍加指点,留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上例中学生从平面内的勾股定理引申到空间,把线段过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引申到过一个顶点、不过顶点,从三棱柱的三个侧面的关系引申到三棱锥四个面之间的关系。经常从推广引申的视角来提出问题,生长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带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作者为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