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都有一个导入的教学环节。一段构思巧妙、设计精彩的导入,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适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离不开教师对导入情境的精心创设。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并能結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得心应手地运用导入这种教学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运用形式多样的导入艺术对实现教学目标能起到事半功倍、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本人通过平时的探索、归纳和积累,现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再现生活情景,小品表演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其课程性质:一是“实践性”,它要求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注重课内课外相結合……”因此,思想品德课是从生活中形成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初中阶段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集体社会的关系”的教学内容,都要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领悟。所以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原则,做教师的,就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人手,设置教学情境。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在上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中,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新课导入的设计。
当时的课题是“当冲突发生”(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针对学生当中由于缺乏交往技巧,经常为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的状况,我信手拈来“一生上课起立时,不小心把板凳弄倒了,砸在后排同学的脚上,导致两人吵了起来……”学生逼真的表演,让当时的听课老师信以为真,纷纷跑去拉架。我顺势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学习生活当中,诸如此类的摩擦冲突时有发生,那么怎样化解这些冲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因为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对问题的思考就很主动,思维也相当的活跃。这就充分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丰富联想,开启心智,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
例如在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不用说,你肯定知道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乞丐,他是来感谢我母亲的。
导入:“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乞丐给予施舍?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高贵的施舍?母亲的做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入新课内容,学生的兴趣、欲望被激发了,自然就进入到探讨问题的情境之中。
三、渲染教学情境,播放歌曲导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因此,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讲授新课前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健康、情调高雅的歌曲。主题鲜明的歌曲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这样就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例如前不久,我刚上的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的课题导入中,我播放了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明夫妇自己创作的歌曲《让爱住我家》,这段美妙的音乐使学生的身心随着音乐和语言得到缓解,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融入情感体验,导入课题。学生们完全被动听优美的歌声吸引住了,沉静在温馨的氛围中,此时导入新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心旷神怡地投入学习。
四,联系新闻情境,时政热点导入
时事政治教学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入部分设置时政热点,既可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政新闻,又可通过热点问题的剖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在最近学习的人民版教材九年级第二课”中国的大国地位”一课时,我結合中国在前不久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及国庆60周年的盛况这一时政热点来导入新课。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平时在教学中,每遇到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我都要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如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把最新的动态告知学生,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同时也有利于新课导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
五,优化课堂教学結构,利用电教手段导入
运用多媒体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使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例如最近在九年级“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去年“512”四川地震时,全国上下抗震救灾的录像片段。然后导入: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担,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
这样,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手段导入,使学生获得更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导入、名言警句导入、漫画导人、图片导入、温故知新导入、常用的还有诗词、警句、名言等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导课方法,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导入要有启发性。
(2)导课要有针对性。
(3)导入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4)导入要有趣味性。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面的几种方法只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优化导入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广大教师不妨在平時的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結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
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本人通过平时的探索、归纳和积累,现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再现生活情景,小品表演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其课程性质:一是“实践性”,它要求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注重课内课外相結合……”因此,思想品德课是从生活中形成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初中阶段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集体社会的关系”的教学内容,都要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领悟。所以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原则,做教师的,就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人手,设置教学情境。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在上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中,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新课导入的设计。
当时的课题是“当冲突发生”(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针对学生当中由于缺乏交往技巧,经常为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的状况,我信手拈来“一生上课起立时,不小心把板凳弄倒了,砸在后排同学的脚上,导致两人吵了起来……”学生逼真的表演,让当时的听课老师信以为真,纷纷跑去拉架。我顺势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学习生活当中,诸如此类的摩擦冲突时有发生,那么怎样化解这些冲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因为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对问题的思考就很主动,思维也相当的活跃。这就充分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丰富联想,开启心智,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
例如在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不用说,你肯定知道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乞丐,他是来感谢我母亲的。
导入:“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乞丐给予施舍?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高贵的施舍?母亲的做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入新课内容,学生的兴趣、欲望被激发了,自然就进入到探讨问题的情境之中。
三、渲染教学情境,播放歌曲导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因此,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讲授新课前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健康、情调高雅的歌曲。主题鲜明的歌曲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这样就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例如前不久,我刚上的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的课题导入中,我播放了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明夫妇自己创作的歌曲《让爱住我家》,这段美妙的音乐使学生的身心随着音乐和语言得到缓解,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融入情感体验,导入课题。学生们完全被动听优美的歌声吸引住了,沉静在温馨的氛围中,此时导入新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心旷神怡地投入学习。
四,联系新闻情境,时政热点导入
时事政治教学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入部分设置时政热点,既可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政新闻,又可通过热点问题的剖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在最近学习的人民版教材九年级第二课”中国的大国地位”一课时,我結合中国在前不久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及国庆60周年的盛况这一时政热点来导入新课。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平时在教学中,每遇到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我都要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如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把最新的动态告知学生,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同时也有利于新课导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
五,优化课堂教学結构,利用电教手段导入
运用多媒体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使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例如最近在九年级“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去年“512”四川地震时,全国上下抗震救灾的录像片段。然后导入: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担,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
这样,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手段导入,使学生获得更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导入、名言警句导入、漫画导人、图片导入、温故知新导入、常用的还有诗词、警句、名言等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导课方法,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导入要有启发性。
(2)导课要有针对性。
(3)导入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4)导入要有趣味性。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面的几种方法只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优化导入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广大教师不妨在平時的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結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