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把它设计成小学三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美术活动课,以“激趣”和“创新”为切入点,整合语文、自然、科学、新闻、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以小学三年级美术《我在空中飞》的教学案例为例子,谈谈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二、我在空中飞(想象画)教学课例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2 提出目标:飞机和小鸟为什么可以飞?
3 拓展思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已准备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供学生去选择和研究。
4 小组合作。
5 尝试学习。
6 作品欣赏。
7 教师演示作画过程。
8 尝试操作。
9 综合评价。
10 延伸课外。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
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动机。因此,在学生的美术活动中,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把美术活动当成一种很快乐的游戏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特殊工具,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责任。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就必须做到:(1)寓教于美,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的美术活动。(3)观察拓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4)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持续兴趣。(5)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世界形象的过程。教师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发散思维的方法引领学生从生活美术学习角度,并运用教学情景的创设把语文、自然、音乐、科学、社会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自主发现、探究问题。
3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重大的突破。首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学习中。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我们采用研究性原则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1)生活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体验性原则。
4 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体现教学方式的灵活。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想象是科学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结构、形状、事物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1)通过基本形教具的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通过欣赏范画,培养学生由画面内到画面外的想象能力。(3)通过综合性教具的展示,以游戏的形式在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通过故事和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形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性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然而想象与创造又源于思维。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当其冲,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就是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
5 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体现综合教学的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因此,美术作业要体现“创造”与“审美”的基本要求。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教师给予的评语和成绩对学生个人及整个班级都具有导向作用。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好坏来下定论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
教学背景: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把它设计成小学三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美术活动课,以“激趣”和“创新”为切入点,整合语文、自然、科学、新闻、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以小学三年级美术《我在空中飞》的教学案例为例子,谈谈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二、我在空中飞(想象画)教学课例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2 提出目标:飞机和小鸟为什么可以飞?
3 拓展思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已准备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供学生去选择和研究。
4 小组合作。
5 尝试学习。
6 作品欣赏。
7 教师演示作画过程。
8 尝试操作。
9 综合评价。
10 延伸课外。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
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动机。因此,在学生的美术活动中,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把美术活动当成一种很快乐的游戏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特殊工具,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责任。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就必须做到:(1)寓教于美,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的美术活动。(3)观察拓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4)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持续兴趣。(5)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世界形象的过程。教师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发散思维的方法引领学生从生活美术学习角度,并运用教学情景的创设把语文、自然、音乐、科学、社会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自主发现、探究问题。
3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重大的突破。首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学习中。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我们采用研究性原则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1)生活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体验性原则。
4 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体现教学方式的灵活。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想象是科学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结构、形状、事物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1)通过基本形教具的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通过欣赏范画,培养学生由画面内到画面外的想象能力。(3)通过综合性教具的展示,以游戏的形式在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通过故事和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形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性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然而想象与创造又源于思维。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当其冲,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就是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
5 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体现综合教学的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因此,美术作业要体现“创造”与“审美”的基本要求。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教师给予的评语和成绩对学生个人及整个班级都具有导向作用。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好坏来下定论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