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概念教学有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18日,在丽水中学举行了“浙江省高中数学课堂评比”.来自全省12市的上课选手在山清水秀的丽水中学“各显神通”,将各自精心准备的课向600多名观摩老师作了精彩纷呈的展示.大会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组织了12节评比观摩课,本人荣幸聆听了6节高一必修内容“随机事件的概率”,对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三位老师(温州中学孙军波老师、宁波效实中学梁毅老师、台州玉环县楚门中学施小斌老师)的三个实验进行了研究,有了下面的所思、所想、所悟和所感.
  一、实验背景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现象进行大量的观测,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大多是随机事件,人们通过对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实验的结果进行理性的探讨,发现了随机事件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研究这些规律,终于导致概率的诞生.
  在初中只要求学生会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了解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更注重深层次的理解,强调通过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在大量重复下频率的稳定性,由此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二、实验描述
  实验1: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两人一小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10次,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填入书上P109的表格.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3.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Excel表格上,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实验2: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两人一小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将纸平铺在课本上,让硬币在20-30CM处自由下落,硬币掉到外边框外面不作数.
  (2)明确任务,每组做20次有效试验,认真统计硬币完全落在小正方形内(不压线)的频数,记录试验的数据.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3.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Excel表格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实验3:
  进行摸球实验.
  (1)游戏规则:在一不透明的袋子中有10个大小、质地都相同的两种颜色(黄色和白色)的乒乓球.四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摸5次,每组共摸20次.每次摸球的时候,一个同学拿袋子,一个同学摸球,一个同学记录.每次摸一球,摸完第一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去,搅拌均匀后继续摸第二球,摸完5次后换下一个同学继续摸,直到四个同学都摸完,记录好数据.
  (2)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Excel表格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三、实验分析
  三个实验都是通过亲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中体验随机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试验结果所反映的规律性,三个实验有两大共同的亮点与特色.
  (一)亮点一:运用实验建构、体验“概率”的本质
  三个实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抛掷硬币,抛掷硬币落入正方形,摸球,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记录、统计、绘图和分析,都需要运用计算机软件(Excel)进行统计、绘图和分析,开展交流,提出猜想.三个实验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代表发言的形式,总结发现规律.
  (二)亮点二:巧妙发挥计算机在处理数据和进行概率模拟实验的功能
  三位老师巧妙合理地利用计算器较好地处理了复杂数据,提高了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在建立、记录和研究信息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使学生正确理解概率,巧妙发挥了计算机在处理数据的功能.案例1还对抛硬币实验进行概率模拟实验,由于学生亲自做试验要达到“大量的重复试验”,时间不允许也不可能,因此采用学生亲自试验与计算机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次数大的试验,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点,进行概率模拟实验中的作用,达到理解“大量的重复试验”的目的,从而较好理解了概率的定义,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数学实验”的内涵.
  四、实验反思
  本次“同课异构”的教学大比武,引发了参与者智慧观点的碰撞与共存,“同课”的比较,可以让自己透视别人的课堂,分析课堂教学真正的艺术;“异构”需要智慧,是教学个性化的一种行为,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突破,是一种个性的张扬,也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的并存.三堂课充分释放了三位老师的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
  三节“同课异构”的优质课让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设计结构,呈现给我们的是异彩纷呈的课堂,三个案例中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类似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的数学实验,彰显“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本质.
  通过比较,实验2的设计还有待探讨,执教者原本的意图是为了公开课能耳目一新,丢弃了书本的传统的抛硬币实验,选择了以几何概型为背景的实验.事实上,这样设计,在实验初,学生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往往较难建立随机观念.由于实验的原理涉及到了几何概型等后续数学知识,显然不在本节课的讨论范围,就使教师陷入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实验3的设计在未告知学生结果的情况下进行,让实验多了层神秘的面纱,表面上提高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但事实上给人一种“拨云不见日,水落石不出”的感觉.
  实验1虽然背景简单,但最能体现数学的本源,更注重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也许这点也是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原因.学生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础,学生通过实验不断将自己的最初猜测、实验结果和理论概率进行比较,促进了他们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经验,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从而促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其他文献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教育管理学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要有爱。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和幸福。  一、倾注真情,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舟,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出发,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其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点燃智慧的火花。  下面我试以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19课《秦兵马俑》第二课
一、孩子的生活缺少宽容  今天的孩子们是幸运的,有无数的机会,也有无数的选择。但毫无疑问,他们又是负重而疲惫的,满眼是无情的竞争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伤害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谁打你了,你就打回他。"作为幼教老师经常都会遇到孩子们之间的磕磕碰碰,这些原因各类各样,但他们终归一点都不是故意去伤害对方。有些家长还很条条是道说:"没办法社会就是
【摘 要】针对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在思想、学习、生理和心理诸方面对学生实施积极地引导,善于启发学生进行心理操练,教师应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师生同学习,共成长。  【关健词】关爱教育 心理操练  关爱是对学生实施积极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毋庸置疑,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生理或,"理上有着种种残疾的孩子们而言,关爱教育尤显重要。关爱是残疾儿童生存之希望,是他们理想之火花,更是他们成才之阶梯。现结
一直以来,“作文”,都被当做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老师怕作文,因为作文最能体现语文教学历来最受诟病的“少慢差费”,任你劳神苦思去批阅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依然如故”;学生怕作文,因为写作文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作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好不容易写了一篇,能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把握。“会不会写作文,那是天
【摘要】阅读是一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多种感官的整合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应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情趣,使幼儿在听、看、说、做中激发阅读兴趣,获取知识,在充满情感的语言氛围中灵性阅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快乐成长。下面,本文着重试述早期阅读中"感受阅读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能力 感受 快乐成长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命题来自于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纲要》提出--教育内容要"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环境中的教育因素,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游戏,从教育实践中思考总结有效的经验,将游戏、教学、课程进行整合,创建符合幼儿发展的
【摘要】从现在全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现状来看,现在的初中生对于学习的专注力不够,而家长对于所谓的成功式教育的理解也存在着诸多误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学习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如何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这些疑问都在国家教育部实施的一轮又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中,逐步体现出来。作为高中教育下 "小三门"学科之一的美术专业,如何在"大三门"的影响阴影下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自然就成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也是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最为关注、直接需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数学教学应该怎样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呢?  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适当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索式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以提出数学问题为起点,经过观察、发现、实验、猜测、验证、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探索性活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