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用“爱”来诠释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和关注,在具体的教育中,我将“爱”的教育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爱要有“温度”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爱”的温度一方面要求教育学生时要有一定的“热度”,要用真实情感打动学生、与同学沟通。这就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教育的热爱的体现。有人说:“爱的力量是神奇的,这种力量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它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可以帮学生找到自信,我将用我的一颗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我们对学生应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付出不懈努力,真正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就一定会感受并接受我们的教育。作为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师,我们从事的光辉职业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要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实感觉到老师的爱与真诚,只要平等地与同学沟通,充分信任他们,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错误。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励他们追求进步,追求“真、善、美”,师生之间就会架起一座情感桥梁。我们要用持之以恒的爱的热度,不断温暖孩子的心灵。
另一方面,掌握“爱”的温度指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有一定的“冷度”,在教育学生(特别是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师生矛盾甚至冲突”等不和谐的现象,这时我们需要冷静,注意爱的“冷度”。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偏多,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改变,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理解现代孩子的心理,改变教育方式。问题学生经常性犯错误,往往屡教不改,有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对待教师的当众批评和教育有时不屑一顾,有时麻木不仁……这时有些教师往往会情绪失控,虽然批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爱,但是教育激情过高,不但教育效果甚微,而且教育可能会背离正常的轨道。适时放松,寻求恰当的教育时机,以一种平等轻松的方式沟通,与学生探讨人生道理,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批评。
曾国藩先生说:“扬善于公场,惩过于私室。”教育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教育时无论“热度”过高,还是“冷度”过头,都会造成不理想的教育效果。爱的“温度”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时因地疏导,“热度”不能太高,“冷度”也绝不能过冷。
二、爱要有“坡度”
班主任的“爱”不仅要“冷热”适度,还要掌握坡度。主要体现对学生批评时要有一定的灵活的教育方法,处理问题时要有冷静的思考。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条平坦的大道,教育的旅途中总是曲曲直直,犹如跋涉一条崎岖的山路一样,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我们对每个学生的“爱”的坡度都会不一样,或高或低,只要学生不断前行。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家长能够理解我们对孩子教育是对孩子的爱,他们会积极承担必要的教育义务和责任,会极力支持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爱充满感激。但有少数家长,尤其一些“问题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不足。他们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对孩子的“爱”,有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指责我们的教育。也许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有时想放弃对他们孩子的教育,这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应该明白:“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对于这些家长,我们必须理解,需要暂时退步,以退为进。我们需要以足够的耐心与他们沟通交流,探讨教育的真正涵义,让家长懂得:爱是责任,爱不能一味地丧失原则,一味地去迁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
三、爱要有“宽容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宽容度,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一份纯真,一份恬静,一份善良,一份真情。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勇气。宽容,代表着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活泼好动,朝气蓬勃……他们偶尔犯错,其实十分正常,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我们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则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表现出于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待学生有时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胜过千万次的说服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宽容,不仅能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增添师生间的期望和信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位哲人曾说:“渴望宽容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让我们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学会宽容。
四、爱要有“广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广度”。我们对学生的爱,不仅仅体现在关心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更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父母,热爱科学等方面。每一个学生对“爱”的不同需求教师都应尽力满足,充满爱的教育过程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康的人。当前学生面临着较沉重的学习压力,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人际交往等的压力也较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因此对待学生的教育面要广,尤其心理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客观现实要求班主任必须成为好的“心理医生”,才能有效开展教育。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用理论来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耐挫能力。我们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开展一些积极有效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联欢会、心灵热线等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五、爱要有“深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深度”。我们的爱主要体现在关注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真诚、尊重、信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真正的知心朋友,用我们的爱无微不至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拳拳爱心,筑起长城。让我们的爱变成滴滴甘露,去滋润孩子枯萎的心灵;让我们的爱变成融融春风,去消融孩子冰冻的情感;让我们的信念去点燃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的青春的激情,勇于追求美好的未来,去追逐人生梦想。如果爱有翅膀,就让爱永远飞翔。
一、爱要有“温度”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爱”的温度一方面要求教育学生时要有一定的“热度”,要用真实情感打动学生、与同学沟通。这就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教育的热爱的体现。有人说:“爱的力量是神奇的,这种力量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它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可以帮学生找到自信,我将用我的一颗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我们对学生应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付出不懈努力,真正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就一定会感受并接受我们的教育。作为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师,我们从事的光辉职业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要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实感觉到老师的爱与真诚,只要平等地与同学沟通,充分信任他们,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错误。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励他们追求进步,追求“真、善、美”,师生之间就会架起一座情感桥梁。我们要用持之以恒的爱的热度,不断温暖孩子的心灵。
另一方面,掌握“爱”的温度指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有一定的“冷度”,在教育学生(特别是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师生矛盾甚至冲突”等不和谐的现象,这时我们需要冷静,注意爱的“冷度”。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偏多,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改变,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理解现代孩子的心理,改变教育方式。问题学生经常性犯错误,往往屡教不改,有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对待教师的当众批评和教育有时不屑一顾,有时麻木不仁……这时有些教师往往会情绪失控,虽然批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爱,但是教育激情过高,不但教育效果甚微,而且教育可能会背离正常的轨道。适时放松,寻求恰当的教育时机,以一种平等轻松的方式沟通,与学生探讨人生道理,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批评。
曾国藩先生说:“扬善于公场,惩过于私室。”教育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教育时无论“热度”过高,还是“冷度”过头,都会造成不理想的教育效果。爱的“温度”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时因地疏导,“热度”不能太高,“冷度”也绝不能过冷。
二、爱要有“坡度”
班主任的“爱”不仅要“冷热”适度,还要掌握坡度。主要体现对学生批评时要有一定的灵活的教育方法,处理问题时要有冷静的思考。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条平坦的大道,教育的旅途中总是曲曲直直,犹如跋涉一条崎岖的山路一样,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我们对每个学生的“爱”的坡度都会不一样,或高或低,只要学生不断前行。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家长能够理解我们对孩子教育是对孩子的爱,他们会积极承担必要的教育义务和责任,会极力支持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爱充满感激。但有少数家长,尤其一些“问题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不足。他们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对孩子的“爱”,有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指责我们的教育。也许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有时想放弃对他们孩子的教育,这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应该明白:“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对于这些家长,我们必须理解,需要暂时退步,以退为进。我们需要以足够的耐心与他们沟通交流,探讨教育的真正涵义,让家长懂得:爱是责任,爱不能一味地丧失原则,一味地去迁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
三、爱要有“宽容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宽容度,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一份纯真,一份恬静,一份善良,一份真情。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勇气。宽容,代表着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活泼好动,朝气蓬勃……他们偶尔犯错,其实十分正常,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我们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则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表现出于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待学生有时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胜过千万次的说服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宽容,不仅能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增添师生间的期望和信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位哲人曾说:“渴望宽容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让我们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学会宽容。
四、爱要有“广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广度”。我们对学生的爱,不仅仅体现在关心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更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父母,热爱科学等方面。每一个学生对“爱”的不同需求教师都应尽力满足,充满爱的教育过程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康的人。当前学生面临着较沉重的学习压力,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人际交往等的压力也较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因此对待学生的教育面要广,尤其心理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客观现实要求班主任必须成为好的“心理医生”,才能有效开展教育。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用理论来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耐挫能力。我们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开展一些积极有效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联欢会、心灵热线等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五、爱要有“深度”
班主任的爱要有“深度”。我们的爱主要体现在关注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真诚、尊重、信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真正的知心朋友,用我们的爱无微不至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拳拳爱心,筑起长城。让我们的爱变成滴滴甘露,去滋润孩子枯萎的心灵;让我们的爱变成融融春风,去消融孩子冰冻的情感;让我们的信念去点燃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的青春的激情,勇于追求美好的未来,去追逐人生梦想。如果爱有翅膀,就让爱永远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