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坦言,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一来受到西方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影响。而中国亟需专为儿童所作的文学,“身为小学教员,对这种适宜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当然会注意,于是有了自己来试一试的想法”。(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二来受人所托,为好友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供稿。
  一、叶圣陶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
  叶圣陶编著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出版),将儿童文学编写为小学教材。叶老认为,选文除了达到语文训练的功能,同样要注意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养成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探讨叶圣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
  1.劳动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所标榜的劳动至上,也是叶老创作的教育意义。
  《绝了种的人》想告诉读者,想要劳心的人,其实都是打着神的幌子避免劳动罢了,最后都会绝了种。
  《富翁》中所有人都被教育要金钱至上。当金钱遍地都是,唾手可得时,没有人会再劳动,同时,也再没有人能填饱肚子。
  《地球》有点神话传说的意味,地球本是平的,因为有了人们,才开始有了高山、流水和大海。这些静物由何而来?叶圣陶笔下的童话与众不同:勤劳的人为了分享种种努力的成果,将开疆辟土的土、石凿开,堆积在一处,成了山。为了给懒惰的人送粮食,他们要爬过高山——日积月累,土地由于积累了他们太多的汗滴而成了小河。前者有着太多的心酸血泪、呜咽悲哀,汇聚成了大海。懒惰的人更加渺小,落在高山上、树枝上、草丛中——最后成了渺小的尘埃,消失殆尽。
  荣华富贵,幸福安康,这些不会有人白白赏赐。不贪图享受,自立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只有劳动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呼声。
  2.生活的教育
  在童话中教学,正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如《书的夜话》,就是用一篇童话来教学生读书的态度。既有趣味,又有深意。
  这篇童话通过“书”的夜谈,为我们呈现了不同读者对待书的态度。比如,有的读者买书只是为了面子,装帧精美;有的读者只读前言,稍有一丁点儿了解就自称大家;有的读者是教书匠,虽在读书,却是吃进去,吐出来,没有一点儿效用。文中说,“一个人总得对世间做一点事。世间固然像大海,可是每一个人应该给大海添上自己的一勺水。”可是众多人读只是为了教,教也是教条式地照本宣科,没有什么作为。这是最为痛心的事。读了,却没有在他身上起作用,还将这种风气传授给下一代。不读书,便缺少了许多生活体验;读书却不作为,更为遗憾。
  也有为低段儿童所作的《新的表》,教人认识时间,珍惜时间。
  父亲、母亲和老师,一起带愚儿认识时间:你应当按照它告诉你的时间做你应该做的事儿;你要看那支短针指在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事儿;那支短针一天要绕两个圈子哩——从半夜到中午绕一圈,从中午到半夜又绕一圈。(表1为《新的表》情节脉络,授课时,可请学生填空。)
  长篇多注重故事情节,写人物遇到困难,如何克服,短篇则更像优美散文、哲理故事。从一件小事出发,引出哲学思考和教育意义。再如《梧桐子》。一颗梧桐子离家出走,背后的哲学是成长的故事:在弱小时期自我意识觉醒,想要逃脱束缚,奔向自由,却发现成长面临的除了自由与无拘无束,还有迷茫与危险。一路上遇到很多危险、苦难,也因此成长为新的自我。
  所以,一个教育家笔下的儿童文学,除了故事、启迪外,还有教育意义。而叶圣陶儿童文学如何与教学结合,其中真意,也在此处。
  二、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思想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1.用例子教
  叶老有句真理:“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育家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也自然有了独特的教育价值。用例子来教,这是对叶老所作文学的教学应用。
  如教学的主題是“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可联系童话《蚕和蚂蚁》、散文《将来做什么》两文。蚕把好的和坏的桑叶都吃进去,好像它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吃桑叶一件事。普通的蚕认为:做茧是最大的事,吃只是手段。而有一只蚕无法劝服自己,它想要找到工作的意义。从蚂蚁和谐团结的劳作中,它似乎发现了工作的意义:“工作使我们全群繁荣,工作使我们个个欣幸。”
  蚕起初发出的感慨有一点意思。可以想象的是,一个人在盲目工作,既不享受奋斗的快乐,也没有一个短期或长期的目标,这是可怕的。但是,设计好目标,就相当于架好了桥梁,一步步抵达对岸,此刻的奋斗就是
  有意义的。即便有人非要说:“这只是给无休止的劳动找了一
  个心理安慰,最后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人生在世,无疑就是完成自我劝解、自我救赎的过程,最后一步必然是与自己握手
  言和。
  《将来做什么》中,教师让学生们在旅行中随处发问:我将来要做什么?教师的话可以直接引用,拿来作为教学生的例子:
  “如果尽抬着头空想,是选定不了方向的;从种种切实的经验里,却自然会得出恰当的结论。”
  “旅行有说不尽的好处,只要你们带着清醒的头脑,所有的见闻都是你们应得的报酬。应该注意什么,却很难说,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到了适当的时候,对咱们都会有用处。”
  一路上,三个孩子遇到了雕刻象牙的匠人,采集荷花露水的姑娘,运输麦子的农民,纺织工厂的工人……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往往决定了它的意义所在。现在,我们很难对“一生只做一件事”下论断,是否如文中所说“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人生”。但值得肯定的是,带着问题去行走,的确是认识世界、观照自我的良好方式。
  2.用策略教
  李怀源老师说:“知道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为策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阅读策略指引,就把学生从信息世界带到结构世界。”(李怀源《自媒体时代的阅读自觉》)通过《小小的船》,教学生如何发挥想象力;通过《稻草人》,教学生学会直面现实;通过《旅行家》,设置班级辩论,来一场针对“不劳而获”的论争。   以《古代英雄的石像》展開来谈,在使用教学策略时,可以辨证地教。通过问题的设置,步步为营,引领思维攀升。
  故事大意如下:一块石头被雕刻成了英雄塑像,凿下来的石块被砌成塑像的底座。作为英雄塑像的石块洋洋得意,看到广场上的人们毕恭毕敬、顶礼膜拜,误以为人们景仰的是它,于是向天空发出了自己胜利的演讲。只是白云无精打采,树木忙忙碌碌,不理不睬,根本没工夫听一块石头的宣言。本是同胞的底座听到了,不屑一顾,因为塑像需要依靠脚下的平台站立,否则将万劫不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为底座的石块的话:
  你让什么东西给迷住了?
  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历史完全靠得住吗?
  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
  ……
  这下,不仅作为塑像的石头感觉到空虚,也将小石块们内心隐隐不安的空虚之感勾连了起来。于是,塑像倒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消失了。
  最后,石头们被改作马路。它们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再也不觉得空虚了。
  “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这是叶老后来对于本篇童话的说明,他表示,我只能把写作当时的想法奉告。只是揣摩大石块和小石块当时的心理(叶圣陶《叶圣陶序跋集》)。
  这样的结论可以不必多在意,因为作者强调“当下的想法”,也就意味着在写完作品的那一刻,作者的使命就完成了。值得关注的是,石头们与塑像
  的对话,是本篇童话的重头戏。对话是哲思的闪光,在一来一往的问答中,体会思维攀升的妙趣。我国《论语》以语录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理想国》,是以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呈现的。
  再回到《古代英雄的石像》来,对话过程也很精彩。如何引领学生体会呢?还是依靠对话来进行。抛出一些原文中的问题,由学生饰演不同石块的角色,通过对话来体会。
  (1)你让什么东西给迷住了?(塑像为什么会发出狂妄的言论?)
  (2)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从前你只是一块石头,现在也是,并且需要倚靠万千同胞存活。)
  (3)历史完全靠得住吗?(你所代表的、引以为傲的虚荣也可能是假的,何必沾沾自喜?)
  (4)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市民的信仰是什么?真正尊崇的意义是什么?恐怕他们也说不清楚。)
  在讨论中,来场头脑风暴:首先对于“做雕像的无意义”提出疑问:无论做雕塑还是做马路,都有它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正视自己。成为英雄的雕像,不见得会更伟大一些。英雄也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怎能与人民相脱离、俯瞰群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也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什么值得牢记?那么,当初人们狂热信奉的是什么呢?英雄在他们心里代表着什么?虚无,是否代表英雄只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呢?最后,当塑像倒下时,人们信仰崩塌,那一瞬间意味着什么?这些似乎是故事附加的东西,既然是讨论内容,我们便往往不愿意规定什么才是唯一正确的。而这些,都需要在辨证的讨论中发展而来。
其他文献
一、激趣导入,初识“神奇”  同学们,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日本东京市区,有一座神奇的电脑住宅,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它究竟有多神奇?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开启一段神奇之旅。(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看一段视频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书中描写的场景
诱导(3分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一组图片吧!(配乐播放图片)  师: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体会到了人和动物相处得很和谐。  生:这一幅幅图片让我感受到了人和动物竟然可以相处地这样亲昵,仿佛就像是朋友、亲人。  生:这样的图片让我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那份深深的情意。  师:昨天我们所学的《老人与海鸥》表现的也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朱光潜思考语文教育的视角不是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而是被称作“思想思想的思想”(冯友兰语)的哲学视角,是建立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的审辨式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成果,对探究语文教育的“究竟”颇有裨益。  一、天性:本体人格说  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有以本质论的如语言与文学等,有以性质论的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有以领域論的如论阅读、论文学等。唯独作为哲学家的朱光潜的思考超越了语文教育内涵与外延的束缚,站在教育之
近年来,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也从不同的维度和以更为清晰的板块,呈现出这样的指向和信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测查与评估。但纵观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某些现象却堪忧:一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其实并没有启迪学生真正的思考;在小手如林、积极发言的背后,可能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停留在浅层与低阶,并没有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提升。长期以来,
设计理念  1.立足儿童立场,联系儿童生活,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引发言语动机。  2.体现四年级习作先写后教的理念,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地真实表达。  3.借助绘本,指导学生发现并学习直接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并主动进行习作的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选择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  2.能写清楚 “心儿怦怦跳”的事情的经过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是初步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安排了三次“写话”,下册安排了四次“写话”。而统观低年级四册教材,“写话”的元素无处不在,作为写话基础的“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占有大量比重。立足教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写一写,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建构过程的。  一、说一说:说出语言的千变万化  不论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还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
我原本不喜欢语文,进入师范学校注定当教师后,也没想当语文教师。1998年,我走上三尺讲台,领导阴差阳错地非让我教语文,这一教就是20年。  2000年8月,我进入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面对个个业务水平过硬的同事,我的心里没底:我能胜任这里的工作吗?现实是残酷的,第一次语文教研组常规听课活动,我讲的是三年级课文《“你们想错了”》。面对10多位同事和学校领导,我心里十分紧张。我觉得学生是那样不配合,课下
导读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  2.简单梳理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语言特色。  3.尝试“用少爷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眼睛看少爷”,指导阅读  实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師:说到日本这个国家,你想到什么?  (生说。略。)  师:要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是读它的文学作品。今天我带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和他的《少爷》,让我们—
我发现,小學生阅读测试越来越难!难,应该说是可喜的进步,首先源于大家对测试的重视,对考题的研究。国际知名的几个阅读测试系统在中国引起巨大的反响,瞬间被中小学阅读测试命题研究者学习借鉴,在面对小学生的测试中大量运用。注意,教学没有改,测试已经改了,所以难度加大源于这一落差。  从原先的随意命题到如今的国际标准化测试命题格局,这个变化是好的。但我们发现,三到六年级,各年级题型、考查内容、考查的能力等几
2014年7月28日,我在“2014年全国第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导入课,受到了与会专家与教师的一致关注。其焦点在于之前在全国的大型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还没有人就综合性学习上过公开课,大家都是带着一种期待与一种思考在“观望”。面对压力与挑战,在课堂结束后,我感到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一、挑战,源于特级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