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话:应是由口头到笔头的语言建构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是初步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安排了三次“写话”,下册安排了四次“写话”。而统观低年级四册教材,“写话”的元素无处不在,作为写话基础的“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占有大量比重。立足教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写一写,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建构过程的。
  一、说一说:说出语言的千变万化
  不论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还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说”都是早于“写”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口头语言明显优于书面语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口头语言练习,可以让学生生动地说,规范地说,有条理地说。
  1.发现语言的奥秘,学习生动地“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儿童较之成人,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统编本教材选文文质兼美,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还不够,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奥妙,感受语言的神奇,从而乐于准确地运用词语,说出生动的句子。如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习题2: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这三个加点词的细微差别,需要学生在比较、辨析中体会,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和学生互动的:
  我问学生:“这三个加点的词都表示从空中‘落’下来的意思,为什么却用了‘落、打、飘’三个不一样的词语呢?”
  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很快发现“冰雹”是小硬球,很重很硬,所以是“打”下来;雨和雪都很轻,而雪最轻,所以雨是“落”下来,雪是“飘”下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发现太了不起了。
  趁着他们兴奋之际,我抛出下一个话题:“你们还知道什么‘落’下来,什么‘打’下来,什么‘飘’下来吗?”
  一个学生说:“秋天到了,很多黄黄的树叶落下来。”这是小朋友亲眼看到的。
  一个男孩说:“下雪天,我们在广场上打雪仗,何锦清打了一个雪球过来。”这是男孩子们被雪球打中,疼痛却幸福的记忆。
  另一个男孩说道:“空军打开降落伞从天上落下来。”“打”和“落”两个词都被用进去了。
  一个女孩说:“秋天到了,我轻轻一吹,蒲公英像羽毛一样飘起来。”多美丽的画面啊!
  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中像这样的课后习题还有很多,启发学生发现词语的生动、形象,灵活地运用恰当的词语练习说话,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增强语言的丰富性。
  2.模仿语言的形式,学习规范地“说”
  儿童乐于模仿,善于模仿。生活中如此,说话、写话也是如此。统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编排了很多“仿说”的习题,有的根据词语的结构仿说,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习题2:
  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船 小小的船
  月儿 弯弯的月儿
  星星 闪闪的星星
  天 蓝蓝的天
  通过朗读和仿说,感受经过形容词修饰后,词语变成短语后的生动、形象。从而学会一种词语的格式,增加一种美的体验。
  有的运用一定的句式仿说,如二年级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习题2: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依照例句说一说: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的部分”——修饰性词语由一个增加为两个;再“看看课文插图”——有情境作为凭借;最后“依照例句”:什么地方怎么样。这样的仿照练习使学生对完整句子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如何使句子更加生动的目标变得明确。
  还有利用文本结构仿说的,等等。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拟词语、句子、段篇的仿说,其实也是一种词语的游戏,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对文本语言的习得。
  3.根据搭建的支架,练习有条理地“说”
  写话的目的是能够连字成句,连句成段,连贯通顺地表情达意。二年级上册和下册编排的几次“讲故事”练习,或根据图片提示(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或给予词语提示(二年级下册第1课《小马过河》),或通过地点提示(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或呈現简单情节提示(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或提供开头提示(二年级下册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都给学生的言说搭建了“支架”。学生能够依据这些“支架”,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文本思路,再运用文本或自己积累的语言,构建故事情节。这既是练习讲述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思维力的过程。指导学生利用支架有条理地讲好故事是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的重要基础。
  当然,口头语言训练的平台还有很多,比如“口语交际”,作为统编本教材的专设板块,可以进行有主题的口语表达练习。还有日常课堂上的很多环节,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书面表达——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记一记:积累语言的丰富多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统编本教材在重视学生口语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多处编排了“读一读,记一记”“日积月累”“背诵课文”等练习,目的在于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记、多积累。
  1.读记词语:夯实语言基础
  “读一读,记一记”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亮点。一年级上册《识字7》习题2安排了第一次“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着词语整齐的编排规律,收获着数量词的独特魅力,反复朗读之后熟读成诵,自然记忆。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二年级上、下册教材都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记一记”练习,有一字多词的读记,如“新 新书 新年 新手 清新”(一年级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有不同结构短语的读记,如“弯弯的小路 宽宽的公路”(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有分类词语的读记,如“高山 果园 田野 / 碧绿 金黄 火红 / 清凉 香甜 温暖”(一年级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
  “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读”出汉字的博大精深,“记”住词语的绚丽多彩,播下热爱中华语言的种子。
  2.背诵课文:习得句段篇章
  背诵课文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统编本教材在读记词语的同时,从一年级上册开始还精心选择了相应的古诗、童谣、儿歌、儿童诗和部分美文、美段作为学生的背诵内容。这些精挑细选的文章或段落因其节奏美、韵律美、修辞美,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熟、读透、读美、会背。这些在低年级熟读成诵的文章,很多年后学生都能随口背出。而这些随口能背出的文本也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审美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
  3.日积月累:存储名言佳句
  “日积月累”也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特色。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开辟了“日积月累”板块,形式为成语、古诗、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一般与本单元课文相关。比如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是一组有关自然现象的文章,“日积月累”便安排了一组气象谚语……这些成语、古诗、名言、警句都是特有的文化瑰宝,但是因为时空的距离,与学生的认识相距甚远,我们要充分利用统编本教材的编排特点,引导学生有主题地日积月累,这些文化瑰宝就会“集零为整”,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三、写一写:写下语言的绚丽多姿
  流畅的口语表达、丰富的语言积累,再加上一定的识字量,给写话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是有的学生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仍然不爱写话,或者不会写话,怎么办?所以,从口头过渡到笔头还需要一定的“媒介”。写话所需要的“媒介”就是:兴趣、方法和格式。
  1.兴趣第一,在写话中体会乐趣
  为什么要写话?如果学生认为写话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为了考试能得高分,就无法激发他们写话的内驱力。写话教学的话题应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想写,最重要的是与他自己有关。比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写留言条”等。写贺卡、写留言条等应用文写作都是学生生活所需,这样的写话,他们爱写。
  统编本教材中看图写话是写话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看看下面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么样?快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图画生动形象,最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看图写话,借助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及时记录,及时分享,是学生喜欢的写话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话资源,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是写话的重要前提。
  2.乐于运用,将句段写生动
  如何将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灵活地运用到写话中,使自己的写话生动、具体、有文采,是很多学生的追求。以二年级下册《我的好朋友》为例。写话要求: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其中“长什么样子”是写话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写出好朋友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中积累的短语可以派上用场。写“眼睛”,有人是明亮的眼睛,就像一汪清泉;有人是小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有人是大大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写“头发”,有人是乌黑的头发,有人是波浪似的头发,有人是黄黄的头发,有人是竖着的头发……学生在写话中可以学习运用这种结构的短语,生动形象地描写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象声词、成语、比喻句写好句子,渐渐地还可以用上古诗、美言佳句丰富自己的写话。让学生品尝到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喜悦,从而养成爱积累、爱运用的写话习惯。
  3.学用标点,将句子写完整
  因不加标点造成的误会、导致的笑话很多。低年级学生因为口头语言占优势,常常写下长长的一句话甚至一段话都没有一个标点符号,说明学生对标点缺乏应有的感知。所以,标点的认识与运用应尽早开始。统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编排了认识标点的练习,比如第7课《青蛙写诗》习题2: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是对逗号和句号最初的認识。第8课《雨点儿》习题2: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出示了两个带有逗号和句号的长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停顿中体会标点的作用。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习题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通过对文中小朋友梦想的感受,体会感叹号强烈的感情。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专门编排了一次加标点、抄句子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几种最常用的标点的用法。
  充分利用统编本教材设计的这些小练习,让学生在一年级就对标点留下初步印象。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写话时,我们首先要唤起学生对标点已有的认识与体验,再阅读书中“小贴士”:“我会写在方格上”“我知道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这样,按照规范的格式写话,快乐的写话之旅就开始了!
  低年级写话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读写结合、续编故事等。总之,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对写话感兴趣,且不限于教材中列出的七篇“写话”,而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多看、多说、多读、多记、多写,使学生从小爱写话,长大能写作,会用规范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危难面前沉着冷静、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支书形象。  2.学习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作者以环境描写、人物对比凸显人物形象,以设置悬念增加感染力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桥。  师:同学们已经根据自主学习单的要求预习了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注意“漏”“贼”等生字的写法。  2.结合“最有意思的内容”捕捉信息,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分角色朗读,结合“老虎和贼的所想”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明白“做贼心虚”的道理。  4.借助课后示意图和“老虎和贼的所想”详细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汉字猜猜猜,谁来挑战,这是什么字?出示图片。  2.“漏”是什
《慈母情深》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删改而成。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舐犊情深”。  母爱是人世间亘古不变的主题,《慈母情深》一文是这个主题下很典型的一种演绎。故事的背景就在母亲工作的车间,尽管“我”只是向母亲要“一元五角”买一本长篇小说,但结合故事时代背景,这“一元五角”就显得“重逾千钧”了。作者选取去工厂向母亲要钱买书这样的一个具体场面,用特写的镜头予以记
文本解读  《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觉得自己居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不愿意住在泥塘里,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他听取了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小动物的建议,在泥塘周围种了草,往泥塘里引了水,还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不知不觉中,烂泥塘被改造成美丽的家园。看着这美好的环境,青蛙不再卖泥塘了。故事告诉学生,通过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一道
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十分重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从大量的蒙学教材中总结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精华,著有《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等著作。如果用最简约的语言概括他的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观,那就是“教之道,贵以专”。  一、教之道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是最基本的,或者说是教育的第一个层次。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
一、激趣导入,初识“神奇”  同学们,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日本东京市区,有一座神奇的电脑住宅,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它究竟有多神奇?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开启一段神奇之旅。(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看一段视频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书中描写的场景
诱导(3分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一组图片吧!(配乐播放图片)  师: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体会到了人和动物相处得很和谐。  生:这一幅幅图片让我感受到了人和动物竟然可以相处地这样亲昵,仿佛就像是朋友、亲人。  生:这样的图片让我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那份深深的情意。  师:昨天我们所学的《老人与海鸥》表现的也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朱光潜思考语文教育的视角不是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而是被称作“思想思想的思想”(冯友兰语)的哲学视角,是建立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的审辨式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成果,对探究语文教育的“究竟”颇有裨益。  一、天性:本体人格说  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有以本质论的如语言与文学等,有以性质论的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有以领域論的如论阅读、论文学等。唯独作为哲学家的朱光潜的思考超越了语文教育内涵与外延的束缚,站在教育之
近年来,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也从不同的维度和以更为清晰的板块,呈现出这样的指向和信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测查与评估。但纵观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某些现象却堪忧:一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其实并没有启迪学生真正的思考;在小手如林、积极发言的背后,可能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停留在浅层与低阶,并没有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提升。长期以来,
设计理念  1.立足儿童立场,联系儿童生活,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引发言语动机。  2.体现四年级习作先写后教的理念,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地真实表达。  3.借助绘本,指导学生发现并学习直接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并主动进行习作的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选择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  2.能写清楚 “心儿怦怦跳”的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