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是阅读,在阅读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沉淀是不可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反之,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想贫乏的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想方设法地改变这种现状,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加以指导,积累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和能力。
  (一)关注课内,注重迁移,开展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再到“我爱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内精彩篇目的赏析,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阅读的触角延伸至课外。初中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几乎都是名篇或者美文,阅读它们都能获得知识和美的感受,我们不妨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另外,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办手抄小报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高课外阅读成果。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初中生也不例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它们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自己首先要读读学生们喜欢的书,听听他们的谈论。这样,就容易和学生亲近,起到熏陶、促进作用,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课余,我常常订阅杂志,看些书,也常和学生们交流读后感,沟通思想。同时,作为班主任,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学生相处,我会时常翻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们读一读,用行动告诉学生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做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三)开办图书角,让学生有足够的书去读。
  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十分有限,所以,我在班里开办了图书角,把自己订阅的《格言》、《读者》、《思维与智慧》、《意林》等杂志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拿出来,再发动班级统一订阅一些书籍,学生筹集部分书籍。另外,我还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协商,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借书一本。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书可读,并且保证了课外读物的质量,学生再也不用为没书读而发愁,这么多的书籍充斥在学生周围,再怎么没兴趣的学生也不会无动于衷。
  (四)开设读书课,开展课前阅读交流活动,保证阅读时间。
  现在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确很重,白天从早到晚都在上课,晚上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再上个补习班,要抽出时间读书确实有点困难,所以我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读书课。前半节课,学生自主阅读,后半节课4人一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学生或给小组成员讲述故事、或剖析情感人物、或谈人生感悟、或介绍妙词佳句……这样的交流可以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有必要作一些具体辅导:或提纲挈领、或释疑解难、或布置任务。教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读起来要省力得多。同时,对于不同的读物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对所选择的书籍或杂志只想作一般的知识性了解,可选用泛读或略读;如果所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位其中的优美文字,感悟人物的悲欢离合,则采用精读或细读。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圈、点、勾、画一些重要词、句、段。阅读时学生必须有阅读笔记,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摘录的文字要注明出处,以便需要时查询。阅读结束后要及时写阅读体会。在阅读交流课上,教师不防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揣摩,或从内容上,或从形式上,或从语言上,或从具体的艺术手法上,给学生以熏陶和启迪。这样,在教师适当的方法指导下,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祝愿师生们热爱读书,坚持读书,走上与书为伴的人生。
其他文献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其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甚至学生厌烦学习文言文,其实文言文不只学习字、词、句等基本知识.还应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的情,想象文中、的景,领悟文中的道,感受文中的雅。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
期刊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感悟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砥砺人的意志,净化人的情感;阅读文学名著,亦能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提升人生的境界。  读一本文学名著就是一次精神之旅,让你充分感悟大千世界的斑斓,生活的多彩。  你可以和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坚
期刊
在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如何让主渠道的水涓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呢?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个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个性张扬,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效率的探索研究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帮助学生解决重点、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学习中培养语感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中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它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理念,接下来从三个层次来谈一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一、感
期刊
伟大的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多少年来人们读屈原的《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离骚》是诗人蕴藏着满腔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
期刊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这样一些常用方法。  1.置身写作情境,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这一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相对较到位,但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却远远不够,就这个意义上讲,圈外的人士批评我们“不会写文章的教师教不会写文章的
期刊
新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是多年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身上仍套着一副沉重的枷锁,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倾听,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情趣丧失殆尽。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语文教学富有个性化,就成了当代语文教师亟待探索和创新的主要
期刊
语文的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作为语文教师应考虑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展现语文教学魅力的同时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决不能仅凭几节课堂上的发言和一学期几篇作文训练,而是更有赖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语文。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采用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听。集中进行听力训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一任务主要通过系统的口语训练来完成。根据口语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掌握学生说话的心理,让学生想说。  作为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生理趋近或开始成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在感情上出现了内
期刊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真情  (一)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初中作文教学往往是为作文而作文,写作时也不能放开手脚。学生的个性有差异,认识能力有差异,知识水平有差异,但千篇一律的题目,既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教师可在学生入学之初的作文课上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命题、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不规定时间,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