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学生从小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得好,在青少年时期里,知识不懂长大后可以再学,而心理障碍一旦形成长大后要矫正就很困难了。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重要性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学校更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比培养一个只有文化知识而没有身心健康的人更为重要,尤其是中学,是打基础做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将影响他们一生,可谓终生受益。
一、用爱心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靠教师平时的细心关注,帮助他们寻找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能切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是教师最大的欣慰。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失去自信而自卑的学生,应号召同学们共同帮助他,要及时地教会学生心中要有爱,这爱就是尊重,理解和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教育他们不能泯灭别人的自信心,学会帮助,支援和鼓励弱势者是我们应有的品德。我认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用一颗充满爱心的情感与他们沟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他们,爱护他们,肯定他们和赞扬他们,给他们有前进的动力和信心的机会重建自信。
二、用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好奇,喜欢提问题或问非所答都是孩子们的共性,它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天真活泼,他们能在一个没有思想包袱的环境里畅所欲言,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向你提出了一个不符合逻辑的问题,你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对他说:“胡说八道”的时候,如果孩子回答了你提出一个你认为完全是错误的答案你就说:“你真笨,有可能吗?”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轻的会使他不高兴,、害怕或困惑,严重的会抑制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影响今后的身心发展,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而能够用一种宽容,尊重耐心的态度去善待学生的每一句言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用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开展健康教育其实就是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思德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要单一的误解为只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干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
人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单。”由此可见,对青少年从小就开始有意识进行日常公共道德行为规范和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培养,不断重复,充实和巩固,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模式,这将为新一代公民的身心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其受益非浅。相反,若在此期间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改变就比较困难了,这就是说,抓住这个时期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学校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主要场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最有效的形式,它承受着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这方面的需求呢?本人建议:1、首先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要加大力度给予重视和支持,让任教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去,向本市的、甚至是外地的、外省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学校、教师学习;2、多请进有本学科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传授和演示,如心理的、医学的、德育的等等;3、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短期培训,逐步建设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4、多购买一些心理学、医学等方面资料供教师学习,增加知识面。如果有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我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成熟、越宽广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教育中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重要性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学校更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比培养一个只有文化知识而没有身心健康的人更为重要,尤其是中学,是打基础做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将影响他们一生,可谓终生受益。
一、用爱心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靠教师平时的细心关注,帮助他们寻找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能切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是教师最大的欣慰。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失去自信而自卑的学生,应号召同学们共同帮助他,要及时地教会学生心中要有爱,这爱就是尊重,理解和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教育他们不能泯灭别人的自信心,学会帮助,支援和鼓励弱势者是我们应有的品德。我认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用一颗充满爱心的情感与他们沟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他们,爱护他们,肯定他们和赞扬他们,给他们有前进的动力和信心的机会重建自信。
二、用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好奇,喜欢提问题或问非所答都是孩子们的共性,它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天真活泼,他们能在一个没有思想包袱的环境里畅所欲言,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向你提出了一个不符合逻辑的问题,你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对他说:“胡说八道”的时候,如果孩子回答了你提出一个你认为完全是错误的答案你就说:“你真笨,有可能吗?”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轻的会使他不高兴,、害怕或困惑,严重的会抑制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影响今后的身心发展,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而能够用一种宽容,尊重耐心的态度去善待学生的每一句言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用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开展健康教育其实就是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思德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要单一的误解为只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干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
人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单。”由此可见,对青少年从小就开始有意识进行日常公共道德行为规范和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培养,不断重复,充实和巩固,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模式,这将为新一代公民的身心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其受益非浅。相反,若在此期间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改变就比较困难了,这就是说,抓住这个时期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学校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主要场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最有效的形式,它承受着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这方面的需求呢?本人建议:1、首先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要加大力度给予重视和支持,让任教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有机会走出去,向本市的、甚至是外地的、外省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学校、教师学习;2、多请进有本学科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传授和演示,如心理的、医学的、德育的等等;3、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短期培训,逐步建设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4、多购买一些心理学、医学等方面资料供教师学习,增加知识面。如果有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我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成熟、越宽广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