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聋人毕业生存在交流障碍、有认知缺陷、安全责任重、职业单一、技术水平低下等影响就业的因素,需要通过就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增强适应性。文中重点介绍了课程指导、课外指导、实习指导、应聘指导、社会适应性指导等五种就业指导方式,在帮助高职聋人毕业生提高就业的认识和就业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获得了聋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关键词]聋人 毕业生 就业指导
指导帮助高职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改善其生活状况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但由于听力缺陷,对外界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虽然具有高等学历,但聋人毕业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仍比较低,在就业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简单。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聋人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不能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质量低,稳定性差[1]。
因此,克服种种影响聋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帮助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多数特殊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老师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聋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聋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流障碍问题。这是制约聋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都实行双向选择,一般健全学生毕业都可以靠自己去到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聋人毕业生通过这一途径顺利就业难度较大。由于交流障碍,一些企业,事业单位要安置聋人,需要为其配备专门或兼职的懂手语翻译人员,或者要求管理人员和共事的人员学习手语,并且在管理及工种的安排上都要考虑聋人的特殊性[2],让许多单位感到为难。
(二)认知缺陷问题。由于受到生理缺陷的制约,大部分聋生难以正确的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能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不能理解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法制意识差,工作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钻牛角尖,表现为特别敏感多疑,甚至产生敌意和不信任感。因此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为了减少麻烦,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也不愿接收聋人毕业生。
(三)安全责任重问题。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旦遇到伤害,一般免于承担主要责任事故。这一规定是本着维护和保障聋人切身利益制定的,本无可厚非,但却成为许多企业难以接受聋人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3]。
(四)行业单一、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问题。目前,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与其他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落后,适合聋人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只有美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寥寥几个,而且聋人所能掌握的技术远远达不到精熟的地步,因此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4]。
因此,聋生毕业后必须顺利跨越多个就业障碍,弱化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通过就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增强适应性,使自己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二、具体就业指导措施
针对高职聋人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学校为此就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指导、课外指导、实习指导、应聘指导、社会适应性指导五种就业指导方式,让聋人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
目前实际操作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指导措施:
(一)课程指导,开设符合聋生特点的就业指导课。
目前我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外,重点就是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1.就业心理指导课程教学。主要指导聋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怎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包括认识自我、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适应、职业发展、职业安全等内容。制作设计了一些聋生就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重点引用一些已经毕业的聋人学生的就业经历,让学生产生认同感。
如“职业安全”课———“自我保护意识”的教学,以当前聋人盗窃团伙的恐吓和诱骗场景,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例举一聋人毕业生被非法诱骗到江苏打工,与家长失去联系半年之久,后在警方的帮助下逃离危险的毕业生高X X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意识弱的危害性[6]。
2.就业技巧教学。主要是指导毕业生设计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7]。规范毕业生的推荐材料内容。同时附加一些请假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实用性比较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帮助做好学生个人的自我宣传和包装,为毕业生在招聘单位面前充分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课外指导,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指导。
对于聋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就业心态差、法制观念淡薄、就业稳定性低等[8],研究考虑合适的指导方式。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集体指导。集体指导有开设讲座、组织观看教育片、开展调查等几种形式。
学校曾邀请阿里巴巴的义工、青年时报就业版专栏的记者、就业相对成功的优秀聋人毕业生到学校开设就业讲座,以他们的就业经历体验和就业经验实践,让学生了解感受一下外界真实的就业环境。
针对聋生法制观念差,邀请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开展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组织毕业生观看法律教育片。为了让聋人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收集焦点访谈等有关就业形势宣传的新闻片段,让聋人学生认清形势,在就业过程中做到合理定位;收集关于政府为残疾人就业开展帮扶政策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片,让聋人学生树立就业信心。
针对聋人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问题。特别组织了对聋人学生开展“你所满意的月工资”的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认为要2000元,期望值过高。由此制定并实施指导方案:第一步,让学生调查了解至少10位本校毕业生的收入;第二步,指导学生了解调查结果和存在差别的原因;第三步,让学生对工资收入建立正确的认识;第四步,教育学生形成切合自身和社会实际的就业认识。
2.个别指导。主要采用个案办法。
聋人学生因为残疾程度不同,家庭环境差别较大,因此不同学生的问题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作为能够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就业指导老师、班主任和专业老师都需要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学生的个案,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就业指导方法。
以笔者在担任聋人毕业生班班主任过程中的一位女生为例。一位名叫小岚的毕业生是一位典型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聋生,性格孤僻,对凡事都非常淡漠,不仅表现出一种情绪紧张和焦虑状态,还经常性发生破坏行为。每当老师批评教育时,她会一脸的无辜和漠然,仿佛事情与她无关。推荐到实习单位后,上班想去就去,想走就走,继续发展下去,小岚很难与其他人相容,也很难被社会接受。
笔者当时既是她的班主任,也是就业指导老师,就对她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导致她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认知缺陷;二是情绪缺陷;三是交往缺陷。
针对认知缺陷,主要采取了认知重建法进行指导。为了营造一种情境,让她体验自己的物品被他人损坏的感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我就当她的面对破坏的桌子等物品进行补救,让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不可弥补性。
针对她的情绪缺陷,主要实施感情补偿法。当笔者在与她谈心时尽量罗列她具有的优点和特长时,轻轻拍了怕她的肩膀;组织外出采风活动,笔者又主动去接近她,下雨时与她特意与她拼用一把雨伞,她渐渐由排斥到很自然地接受。后来笔者就在班级中尽可能找机会夸赞她,让她冷若冰霜的脸上终于出现笑容为止。
针对她的交往缺陷,主要采用教育感化法。让同学主动接近她,在不排斥的情况下,在值日或打水时帮助她。同时也引导她主动与同学交流,帮助同学做事情,让她得到让同学的认同和夸赞。
在具体实践中,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手机、QQ群与毕业生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进行及时指导,实现群体互动,答疑解惑。
(三)实习指导,在实习阶段开展跟踪就业指导。
在实习刚开始的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节奏及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单位领导的要求与意图,所以与实习单位交流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的一些小误会,主要原因是交流沟通问题引起的。所以要求我们的专业老师、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不间断地穿梭于各实习点,重点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聋生的要求;
(1)积极了解聋人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况,稳定学生思想,消除因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安因素;
(2)主动了解和听取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在工作纪律和专业方面的意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专业上尽快适应单位的要求;
(3)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工作,以得到单位的肯定,主动与所在工作岗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4)希望实习单位给予学生更为明确的工作要求,以减少误会的产生;
(5)提醒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向单位递交自我推荐材料。
可以说,毕业生的实习既利于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实习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一般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任务,虽然仍有一定的交流障碍和安全责任重,但学生较好组织纪律性和工作态度,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毕业前大部分实习单位都提出了录用意向。像王星记扇业公司、金星铜工程公司、都锦生丝绸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就分别录用批量录用了我们的毕业生,而且很多学生作品也已直接变成公司产品推向市场。
(四)应聘指导,在应聘面试的过程中进行就业指导。
我们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收集报纸或网上的信息资料,参与各种人才交流大会、招聘大会、招聘市场或自己直接去应聘,虽然在健全人的人才交流大会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收效甚微,但对于过于高估自己实力的学生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实践。让他们对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另外,如何取得招聘单位的认可,是聋人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我们专门安排由专业老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科老师组成的队伍,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择合适的单位以及合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聋人学生准备求职材料,培训聋人学生应聘面试时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其他残疾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招聘单位大都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通过这种形式,也让部分过于自卑的聋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五)社会适应性指导,指导聋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海伦.凯勒说:“盲,隔绝了人和物;聋,隔绝了人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聋人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听力障碍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便,越来越不能接受自己是聋人的现实,也越来越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少学生很困惑:“我为什么听不见小鸟的声音?听不见妈妈的说话?我——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记得有一次,笔者带聋人学生去一个实习单位,兴高采烈的同学们刚上公共汽车,立即有人在议论,“看,好多哑巴”,许多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我们。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立即停止了手语交谈,有的同学脸红了,有的同学拉长着脸望着窗外。我立即明白了,多疑,好猜度是残疾学生普遍的心理缺陷。别人不经意地望他一眼,他就认为别人在议论他们,在说他们的坏话,更别说这样的眼光了。停止交流的学生,内心一定自卑、畏惧、伤心、难堪。但是,假如他们在公众场合不敢抬起头,将来如何能走入社会,顺利就业呢?笔者就立即微笑着,大方地找话题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觉得聋人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并不丢人。同学们看见老师泰然自若地使用手语,也慢慢地继续交流起来。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与常人的差异,为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之后笔者也尽可能多地带他们进入社会,如去银行存款、取款、兑换零钞;去在文化广场、运河边等地方,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写作;到医院参观有关科室门诊流程;和健全大学生交流等。综合实践活动带学生乘坐公共汽车、请别人代打电话、向陌生人问路、到医院看病等。培养他们承受别人异样眼光的能力,帮助他们越过这个心理门槛,从而顺利地融入社会。
另外组织聋生参与健全人的一些社会活动,如参加普通学校的文艺演出,在活动中去完善自己的心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还专门组建了聋人志愿者队伍,进入社区、市中心等公共场所为健全人服务,赢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让聋人学生消除了自卑,获得了自信和勇气。平等共享是聋人的权力,在平等共享社会生活中,他们会发现自我,认识自己的价值;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弱者;他们会激发起自尊、自信的意识。
这些活动,促进了聋生与健全人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聋生与社会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聋生也逐步学会了正视残疾,接纳自己,提高了就业适应能力。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就业指导实践,一方面聋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更加明确,大部分聋人毕业生能够建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就业理想。对就业、对社会、对自我有了正确认识,而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对准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聋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更加充分, 心理承受力增强,基本能够识别一些招工骗局。学会了综合使用手语、文字、图画、指示等方式与健全人进行交流,与外界良好沟通,就业适应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毕业后绝大部分聋人学生均能顺利就业。
根据就业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专业对口率约82%。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和残疾人就业典范,有3位毕业生自开个人美术工作室,2位毕业生自开网店,经济效益都比较不错。一批有5位毕业生成为当地行业协会的主席,3位毕业生走上单位管理岗位,去年一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被当地评为全市十佳残疾人行业能手。
四、结束语
根据调查,聋人毕业生主要以艺术设计、绘画行业为主,职业单一,工资收入相对偏低,就业不稳定性差,仍是制约残疾人职业发展的很大瓶颈,还需要与大家共同进一步探讨。
应该说,从事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像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出现很多成功的典范让老师引以为傲。作为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理念,帮助聋人生顺利就业,自强自立,就是最好的工作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繁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2]贾益芹,王其虹.《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5期,影响聋人就业的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法;
[3]庆祖杰,周春梅.《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
[4]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聋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可行性研究,2006年6月;
[5]雷英.《科学咨询》2008年第21期,浅议聋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6]长沙盲聋哑学校校本课题,听力语言残疾学生高中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究,2006年9月;
[7]李岗山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毕业生就业指导》,2008年6月出版;
[8]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论文,《聋生心理指导研究报告》,2004年9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华强中等职业学校)
[关键词]聋人 毕业生 就业指导
指导帮助高职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改善其生活状况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但由于听力缺陷,对外界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虽然具有高等学历,但聋人毕业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仍比较低,在就业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简单。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聋人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不能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质量低,稳定性差[1]。
因此,克服种种影响聋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帮助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多数特殊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老师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聋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聋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流障碍问题。这是制约聋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都实行双向选择,一般健全学生毕业都可以靠自己去到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聋人毕业生通过这一途径顺利就业难度较大。由于交流障碍,一些企业,事业单位要安置聋人,需要为其配备专门或兼职的懂手语翻译人员,或者要求管理人员和共事的人员学习手语,并且在管理及工种的安排上都要考虑聋人的特殊性[2],让许多单位感到为难。
(二)认知缺陷问题。由于受到生理缺陷的制约,大部分聋生难以正确的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能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不能理解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法制意识差,工作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钻牛角尖,表现为特别敏感多疑,甚至产生敌意和不信任感。因此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为了减少麻烦,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也不愿接收聋人毕业生。
(三)安全责任重问题。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旦遇到伤害,一般免于承担主要责任事故。这一规定是本着维护和保障聋人切身利益制定的,本无可厚非,但却成为许多企业难以接受聋人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3]。
(四)行业单一、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问题。目前,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与其他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落后,适合聋人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只有美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寥寥几个,而且聋人所能掌握的技术远远达不到精熟的地步,因此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4]。
因此,聋生毕业后必须顺利跨越多个就业障碍,弱化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通过就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增强适应性,使自己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二、具体就业指导措施
针对高职聋人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学校为此就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指导、课外指导、实习指导、应聘指导、社会适应性指导五种就业指导方式,让聋人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
目前实际操作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指导措施:
(一)课程指导,开设符合聋生特点的就业指导课。
目前我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外,重点就是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1.就业心理指导课程教学。主要指导聋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怎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包括认识自我、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适应、职业发展、职业安全等内容。制作设计了一些聋生就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重点引用一些已经毕业的聋人学生的就业经历,让学生产生认同感。
如“职业安全”课———“自我保护意识”的教学,以当前聋人盗窃团伙的恐吓和诱骗场景,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例举一聋人毕业生被非法诱骗到江苏打工,与家长失去联系半年之久,后在警方的帮助下逃离危险的毕业生高X X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意识弱的危害性[6]。
2.就业技巧教学。主要是指导毕业生设计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7]。规范毕业生的推荐材料内容。同时附加一些请假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实用性比较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帮助做好学生个人的自我宣传和包装,为毕业生在招聘单位面前充分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课外指导,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指导。
对于聋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就业心态差、法制观念淡薄、就业稳定性低等[8],研究考虑合适的指导方式。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集体指导。集体指导有开设讲座、组织观看教育片、开展调查等几种形式。
学校曾邀请阿里巴巴的义工、青年时报就业版专栏的记者、就业相对成功的优秀聋人毕业生到学校开设就业讲座,以他们的就业经历体验和就业经验实践,让学生了解感受一下外界真实的就业环境。
针对聋生法制观念差,邀请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开展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组织毕业生观看法律教育片。为了让聋人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收集焦点访谈等有关就业形势宣传的新闻片段,让聋人学生认清形势,在就业过程中做到合理定位;收集关于政府为残疾人就业开展帮扶政策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片,让聋人学生树立就业信心。
针对聋人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问题。特别组织了对聋人学生开展“你所满意的月工资”的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认为要2000元,期望值过高。由此制定并实施指导方案:第一步,让学生调查了解至少10位本校毕业生的收入;第二步,指导学生了解调查结果和存在差别的原因;第三步,让学生对工资收入建立正确的认识;第四步,教育学生形成切合自身和社会实际的就业认识。
2.个别指导。主要采用个案办法。
聋人学生因为残疾程度不同,家庭环境差别较大,因此不同学生的问题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作为能够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就业指导老师、班主任和专业老师都需要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学生的个案,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就业指导方法。
以笔者在担任聋人毕业生班班主任过程中的一位女生为例。一位名叫小岚的毕业生是一位典型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聋生,性格孤僻,对凡事都非常淡漠,不仅表现出一种情绪紧张和焦虑状态,还经常性发生破坏行为。每当老师批评教育时,她会一脸的无辜和漠然,仿佛事情与她无关。推荐到实习单位后,上班想去就去,想走就走,继续发展下去,小岚很难与其他人相容,也很难被社会接受。
笔者当时既是她的班主任,也是就业指导老师,就对她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导致她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认知缺陷;二是情绪缺陷;三是交往缺陷。
针对认知缺陷,主要采取了认知重建法进行指导。为了营造一种情境,让她体验自己的物品被他人损坏的感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我就当她的面对破坏的桌子等物品进行补救,让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不可弥补性。
针对她的情绪缺陷,主要实施感情补偿法。当笔者在与她谈心时尽量罗列她具有的优点和特长时,轻轻拍了怕她的肩膀;组织外出采风活动,笔者又主动去接近她,下雨时与她特意与她拼用一把雨伞,她渐渐由排斥到很自然地接受。后来笔者就在班级中尽可能找机会夸赞她,让她冷若冰霜的脸上终于出现笑容为止。
针对她的交往缺陷,主要采用教育感化法。让同学主动接近她,在不排斥的情况下,在值日或打水时帮助她。同时也引导她主动与同学交流,帮助同学做事情,让她得到让同学的认同和夸赞。
在具体实践中,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手机、QQ群与毕业生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进行及时指导,实现群体互动,答疑解惑。
(三)实习指导,在实习阶段开展跟踪就业指导。
在实习刚开始的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节奏及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单位领导的要求与意图,所以与实习单位交流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的一些小误会,主要原因是交流沟通问题引起的。所以要求我们的专业老师、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不间断地穿梭于各实习点,重点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聋生的要求;
(1)积极了解聋人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况,稳定学生思想,消除因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安因素;
(2)主动了解和听取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在工作纪律和专业方面的意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专业上尽快适应单位的要求;
(3)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工作,以得到单位的肯定,主动与所在工作岗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4)希望实习单位给予学生更为明确的工作要求,以减少误会的产生;
(5)提醒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向单位递交自我推荐材料。
可以说,毕业生的实习既利于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实习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一般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任务,虽然仍有一定的交流障碍和安全责任重,但学生较好组织纪律性和工作态度,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毕业前大部分实习单位都提出了录用意向。像王星记扇业公司、金星铜工程公司、都锦生丝绸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就分别录用批量录用了我们的毕业生,而且很多学生作品也已直接变成公司产品推向市场。
(四)应聘指导,在应聘面试的过程中进行就业指导。
我们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收集报纸或网上的信息资料,参与各种人才交流大会、招聘大会、招聘市场或自己直接去应聘,虽然在健全人的人才交流大会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收效甚微,但对于过于高估自己实力的学生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实践。让他们对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另外,如何取得招聘单位的认可,是聋人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我们专门安排由专业老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科老师组成的队伍,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择合适的单位以及合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聋人学生准备求职材料,培训聋人学生应聘面试时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其他残疾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招聘单位大都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通过这种形式,也让部分过于自卑的聋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五)社会适应性指导,指导聋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海伦.凯勒说:“盲,隔绝了人和物;聋,隔绝了人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聋人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听力障碍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便,越来越不能接受自己是聋人的现实,也越来越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少学生很困惑:“我为什么听不见小鸟的声音?听不见妈妈的说话?我——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记得有一次,笔者带聋人学生去一个实习单位,兴高采烈的同学们刚上公共汽车,立即有人在议论,“看,好多哑巴”,许多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我们。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立即停止了手语交谈,有的同学脸红了,有的同学拉长着脸望着窗外。我立即明白了,多疑,好猜度是残疾学生普遍的心理缺陷。别人不经意地望他一眼,他就认为别人在议论他们,在说他们的坏话,更别说这样的眼光了。停止交流的学生,内心一定自卑、畏惧、伤心、难堪。但是,假如他们在公众场合不敢抬起头,将来如何能走入社会,顺利就业呢?笔者就立即微笑着,大方地找话题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觉得聋人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并不丢人。同学们看见老师泰然自若地使用手语,也慢慢地继续交流起来。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与常人的差异,为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之后笔者也尽可能多地带他们进入社会,如去银行存款、取款、兑换零钞;去在文化广场、运河边等地方,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写作;到医院参观有关科室门诊流程;和健全大学生交流等。综合实践活动带学生乘坐公共汽车、请别人代打电话、向陌生人问路、到医院看病等。培养他们承受别人异样眼光的能力,帮助他们越过这个心理门槛,从而顺利地融入社会。
另外组织聋生参与健全人的一些社会活动,如参加普通学校的文艺演出,在活动中去完善自己的心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还专门组建了聋人志愿者队伍,进入社区、市中心等公共场所为健全人服务,赢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让聋人学生消除了自卑,获得了自信和勇气。平等共享是聋人的权力,在平等共享社会生活中,他们会发现自我,认识自己的价值;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弱者;他们会激发起自尊、自信的意识。
这些活动,促进了聋生与健全人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聋生与社会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聋生也逐步学会了正视残疾,接纳自己,提高了就业适应能力。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就业指导实践,一方面聋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更加明确,大部分聋人毕业生能够建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就业理想。对就业、对社会、对自我有了正确认识,而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对准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聋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更加充分, 心理承受力增强,基本能够识别一些招工骗局。学会了综合使用手语、文字、图画、指示等方式与健全人进行交流,与外界良好沟通,就业适应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毕业后绝大部分聋人学生均能顺利就业。
根据就业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专业对口率约82%。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和残疾人就业典范,有3位毕业生自开个人美术工作室,2位毕业生自开网店,经济效益都比较不错。一批有5位毕业生成为当地行业协会的主席,3位毕业生走上单位管理岗位,去年一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被当地评为全市十佳残疾人行业能手。
四、结束语
根据调查,聋人毕业生主要以艺术设计、绘画行业为主,职业单一,工资收入相对偏低,就业不稳定性差,仍是制约残疾人职业发展的很大瓶颈,还需要与大家共同进一步探讨。
应该说,从事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像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出现很多成功的典范让老师引以为傲。作为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理念,帮助聋人生顺利就业,自强自立,就是最好的工作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繁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2]贾益芹,王其虹.《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5期,影响聋人就业的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法;
[3]庆祖杰,周春梅.《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
[4]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聋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可行性研究,2006年6月;
[5]雷英.《科学咨询》2008年第21期,浅议聋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6]长沙盲聋哑学校校本课题,听力语言残疾学生高中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究,2006年9月;
[7]李岗山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毕业生就业指导》,2008年6月出版;
[8]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论文,《聋生心理指导研究报告》,2004年9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华强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