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自主学习教学观念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做的应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学习。
  关键词:兴趣 质疑 情境 自学
  
  《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脑子不是—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可见,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自主学习教学观念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做的不是拼命往学生的脑子里塞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学习。
  
  一、以趣点燃
  
  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参与意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思想政治课潜力的发挥,使其枯燥无味。让学生无法喜欢。没有兴趣就没有参与,新理念下的课堂应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配合新教材的实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死水”变“绿洲”。
  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我的手机,在按键“5”上有个凸起的小疙瘩,是手机的质量问题还是别有用心?由此引入内容。学生有兴趣,就会积极参与教学。当然,幽默的语言、学生关心的话题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资源。
  
  二、用疑引燃
  
  尝试质疑,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思维又是朝着尚未明白的问题前进,疑能促思,有问题才会去思考。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苹果落地的现象司空见惯,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原因不在于他是第一个看到这一现象的人,而在于他是首先提出“为什么”的人。
  正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目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课堂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质疑提供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敢于质疑。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政治课堂学生被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严肃的氛围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质疑的余地,更丧失了质疑的意识和勇气。因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在民主的、欢快生动的氛围中,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2.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激发学生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非成绩好的学生没有问题,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多问题,恰恰相反,能够提出问题的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而大多数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却没有问题。事实上,没有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许多学生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愿意去独立思考问题,因而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具有思维惰性,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的时候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因此,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乐手提出问题,教师的热情鼓励将是一种强大而有力的催化剂。
  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正是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乐于质疑。
  
  3.多方启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善于质疑
  教师要启发学生从单纯的课本知识中超越出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社會,思考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技巧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钥匙。提出问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对照比较中去寻找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寻找问题、通过假设提出问题、联系实际发现问题等。
  
  三、用情促燃
  
  情境感染,点燃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的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授课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感应,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和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创设情境,也可以利用画面、音乐、文字等方式感染学生。
  
  四、自学自燃
  
  指导自学,为学生激情自燃创造条件。据调查显示,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只占他广性应用知识的20%,绝大部分要靠自己走向社会后自学自获得。可见,—个人握否能成才,不仅在于所受教育的层次高低,而且还取决于自己是否善于独立获取知识。并将之系统化的能力,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或创新。
  为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通过自学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的自学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自学中体现自我价值,点燃学习的激情。
  
  1.营造自学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学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研究学习。给学生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思考。
  一方面保证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它包括课前预习中的质疑、课上探究中的讨论解疑、课下探索的回味和延续。另一方面,保证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即教师不要一讲到底,需要将一些问题留出来让学生独立去思考。
  
  2.指导自学
  在组织自学中,教师应首先给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和步骤,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其次注重学生自读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的需要,指导学生粗读、精读,读目录、标题和内容;又根据不同的侧重,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再次指导做自学笔记。做自学笔记的过程是学生在自学中感悟的过程,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积累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感悟的过程中擦出求知的火花,孕育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其能够以开放的观念、先进的思想、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因学生的乐于参与而充满生机,焕发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科学。但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教学相对较为薄弱。开展高中地理活动课,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预期目标 活动内容 评价探索    所谓地理活动课,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形式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期刊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借助电脑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但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多媒体技术确实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功不可没,但存在种种问题,比如相关历史教学软件滞后;开发商所开发的软件不能完全适用于具体情况;教师由于能力、精力所限,很难制作出比较合适的教学软件等,教学效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课堂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因此,要取得较
期刊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科。初中生物是生物学的基础,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形成初步、科学认识的开端。生物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的知识都是人类对自然界探索的结果,而不是前设的。所以,这门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要尽可能多地暴露思维过程,如果忽视这一点,那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在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的孩子基础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外国的孩子则恰好相反。反思中外教育,杨振宁教授也说过,如果把中外教育结合起来,取长补短,那将是最好的。因此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已在努力求“变”。而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实施者、创造者,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提高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以来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创新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这种能力能否发挥出来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与引导。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
期刊
作为以培养学生精确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重要条件    主动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
期刊
学生思考问题是遵循一定思维规律的,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着力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有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思维过程是怎样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因为速度是连续增加(或减少)的,所以实质上运算过程是积分问题。在高中数学中还没有学到积分,必须用其他方法替代,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
期刊
摘要: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之可行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定向导读——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主动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深入学习——巩固训练、查漏补缺——系统小结、拓展延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我在实验中得到了一些启示:1.坚持“三为主”原则;2.注重实效;3.不急于求成。  关键词:基本模式 教学效果 建议与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