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对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深知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针对角色定位教师要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树立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组织学生深入研讨;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等。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角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38-0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据此,反思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笔者从本校语文教师的备课本和日常教学过程看,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以作品内容的具体分析、知识点的落实为重点,仍是作品意义的解析者、权威意见的传声筒、思想道德的训导师。因而正确地转换教师的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而我们面临的另一现实是当今学生在作业负担下,课外阅读呈严重滑坡趋势。学生有效阅读量少,大量的时间放在应试练习上,“读”的应试材料居多。浅尝辄止也是阅读的一大弊病,随便拿到什么读物,读过翻过就算了,不加深入的探究。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不能坐等,更不能迁就于现实,取法乎上,才能有所作为。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别强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意义上,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首先,教师必须激励自己,让自己充满激情,这样才能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其次,教师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激情能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到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爱书、买书、藏书的良好习惯
这个方面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慢慢展开。我想重要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促进课内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为学生适时提供必读的书目。这当然还是浅层次的,最重要的是,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享受,让他们体验到阅读本身是一件愉快的事。
笔者在新生入校时,就开始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导引,及时向学生发布新书信息。引导学生选购适合阅读的书籍,班上的同学交换阅读。平时,教师要多跑书店,见到好的图书,就鼓励学生到书店去看看,力求让学生养成逛书店的习惯。
有教师介绍的几十本书和平时介绍的好书作底,加上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与拓展,学生对好书的辩识与选择能力将大大提高,对学生日后的阅读是相当重要的。
3 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锻炼自主择取的能力
《新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4 培育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与自能水平
有趣的导入,情景的创设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激发学生一时的热情固然重要,而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本身产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的阅读素质,那才是终身受益的。探究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情感的投入、初始的启动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专注地在阅读中敢于解决困难的韧性与毅力。“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兴趣,远比课堂一时的热情深刻而持久。
5 提高学生对读物的品评、鉴赏及审美判断能力
高中阶段又是学生学习中较系统地进行语文学习的的黄金时期,也可能是一部分同学在这方面的最后的训练机会。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但是,往往是从应试的角度进行的,很少考虑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说起“品”,说起欣赏,我们往往想到借助音乐、图像乃至集各种功能的多媒体,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千万别忽略了“文本”,离开文本而舍本逐末的“品”,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修养,电影、电视再发达,也离不开文本。
笔者为使学生的品评训练经常化、习惯化,专门设计了一个支撑性的作业,即在高一年级针对阅读(以课外阅读为主)进行思考与表达练习,名之曰“每日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品评情况进行点拨与引导。一学年下来,学生的品评、鉴赏自觉性大大提高,品评能力也有很大进步,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
6 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形式,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考试“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在课堂评价中,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的成功。有一次听课,上的是《拿来主义》,有位学生对教师归纳的“本文讲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提出异议,说这篇文章是讲“借鉴”外来文化的,根本没讲“继承”自己的传统,举“大宅子”为喻,虽然文中有“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是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样的话,但这是为了形象地证明如何来“拿”,即如何借鉴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言辞有些偏激,但实在是很有道理的,新教材《教学参考书》上也明确地说是“全面而形象地阐明了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不唯一地以自己或某些权威的话为准绳,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的正面强化。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
阅读的测试,形式上不能只作单一的书面考测。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在阶段性测试时,尝试用诵读比赛和阅读心得交流的方式,不惜花几课时进行,力求让全体参与,使学生提高了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许多同学的阅读水平本来是不错的,或者说是有很好潜力的,只是被标准答案“判低了”。改革测试方式,不以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形式和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觉得阅读有了真正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阅读修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也不能否认,高中语文教学不是万能的,因为学生智力、基础、生活环境诸因素上有差异。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牺牲学生的求知欲为代价来求得所谓的“好成绩”,使多少学子在考完试、走出校门后就把书本扔得远远的。重视阅读修养的培育,我们不敢说能让所有的学生在读书、做学问上都有较大的成就,但至少我们可以为培育大量的“读书人口”尽一份力,让我们的学生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乐趣,成为继续发展的希望。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角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38-0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据此,反思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笔者从本校语文教师的备课本和日常教学过程看,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以作品内容的具体分析、知识点的落实为重点,仍是作品意义的解析者、权威意见的传声筒、思想道德的训导师。因而正确地转换教师的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而我们面临的另一现实是当今学生在作业负担下,课外阅读呈严重滑坡趋势。学生有效阅读量少,大量的时间放在应试练习上,“读”的应试材料居多。浅尝辄止也是阅读的一大弊病,随便拿到什么读物,读过翻过就算了,不加深入的探究。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不能坐等,更不能迁就于现实,取法乎上,才能有所作为。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别强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意义上,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首先,教师必须激励自己,让自己充满激情,这样才能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其次,教师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激情能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到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爱书、买书、藏书的良好习惯
这个方面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慢慢展开。我想重要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促进课内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为学生适时提供必读的书目。这当然还是浅层次的,最重要的是,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享受,让他们体验到阅读本身是一件愉快的事。
笔者在新生入校时,就开始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导引,及时向学生发布新书信息。引导学生选购适合阅读的书籍,班上的同学交换阅读。平时,教师要多跑书店,见到好的图书,就鼓励学生到书店去看看,力求让学生养成逛书店的习惯。
有教师介绍的几十本书和平时介绍的好书作底,加上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与拓展,学生对好书的辩识与选择能力将大大提高,对学生日后的阅读是相当重要的。
3 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锻炼自主择取的能力
《新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4 培育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与自能水平
有趣的导入,情景的创设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激发学生一时的热情固然重要,而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本身产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的阅读素质,那才是终身受益的。探究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情感的投入、初始的启动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专注地在阅读中敢于解决困难的韧性与毅力。“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兴趣,远比课堂一时的热情深刻而持久。
5 提高学生对读物的品评、鉴赏及审美判断能力
高中阶段又是学生学习中较系统地进行语文学习的的黄金时期,也可能是一部分同学在这方面的最后的训练机会。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但是,往往是从应试的角度进行的,很少考虑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说起“品”,说起欣赏,我们往往想到借助音乐、图像乃至集各种功能的多媒体,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千万别忽略了“文本”,离开文本而舍本逐末的“品”,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修养,电影、电视再发达,也离不开文本。
笔者为使学生的品评训练经常化、习惯化,专门设计了一个支撑性的作业,即在高一年级针对阅读(以课外阅读为主)进行思考与表达练习,名之曰“每日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品评情况进行点拨与引导。一学年下来,学生的品评、鉴赏自觉性大大提高,品评能力也有很大进步,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
6 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形式,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考试“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在课堂评价中,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的成功。有一次听课,上的是《拿来主义》,有位学生对教师归纳的“本文讲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提出异议,说这篇文章是讲“借鉴”外来文化的,根本没讲“继承”自己的传统,举“大宅子”为喻,虽然文中有“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是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样的话,但这是为了形象地证明如何来“拿”,即如何借鉴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言辞有些偏激,但实在是很有道理的,新教材《教学参考书》上也明确地说是“全面而形象地阐明了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不唯一地以自己或某些权威的话为准绳,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的正面强化。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
阅读的测试,形式上不能只作单一的书面考测。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在阶段性测试时,尝试用诵读比赛和阅读心得交流的方式,不惜花几课时进行,力求让全体参与,使学生提高了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许多同学的阅读水平本来是不错的,或者说是有很好潜力的,只是被标准答案“判低了”。改革测试方式,不以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形式和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觉得阅读有了真正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阅读修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也不能否认,高中语文教学不是万能的,因为学生智力、基础、生活环境诸因素上有差异。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牺牲学生的求知欲为代价来求得所谓的“好成绩”,使多少学子在考完试、走出校门后就把书本扔得远远的。重视阅读修养的培育,我们不敢说能让所有的学生在读书、做学问上都有较大的成就,但至少我们可以为培育大量的“读书人口”尽一份力,让我们的学生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乐趣,成为继续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