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中非法证据的排除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是检察机关审查逮捕中复核案件事实,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依据,而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则是审查逮捕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受传统诉讼观念、诉讼价值目标和侦查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屡禁不止,极大的妨碍了犯罪的公正追究和嫌疑人的人权保障。自2010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以来,沙河口区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逮捕工作中,紧紧围绕侦查机关移送证据材料合法性的审查,形成了一套较为健全的非法证据审查和排除机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尽管刑事诉讼学界和司法界对非法证据的界定莫衷一是,为了真正实现审查逮捕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可操作性,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我们首先将非法证据定义为采用刑讯逼供和其他违法程度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强迫程度与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威胁相当而迫使其违背意愿供述的方法获取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明确了审查逮捕中非法证据的范围,具体包括:
  1、非法言词证据,包括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2、非法实物证据,包括不按法定程序收集的、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物证、书证。
  3、非法衍生证据,即以非法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为线索而发现和收集的证据。
  针对审查逮捕中不同类型的非法证据,我们还制定了不同的排除标准。对非法言词证据实行绝对排除,一律不得作为批准逮捕的依据。对非法实物证据实行相对排除,只有在侦查机关不能补正或者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时,才不得作为批准逮捕的依据。对于非法衍生证据则实行区别处理,即由非法言词证据衍生的其它证据,不论其内容真实与否都不能作为批准逮捕的依据;由非法实物证据衍生的其它证据, 其效力取决于违法收集的实物证据的效力。
  二、 拓展非法证据调查的手段
  我们在获取了侦查机关非法取证的线索,对相关证据的合法性进行调查核实的过程中,除了采取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侦查人员、证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调取查询犯罪嫌疑人出入看守所的身体检查记录及相关材料等方法外,还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点,更加注重调取侦查机关全程同步錄音录像资料。为此,我们与公安机关会签了《关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命案和主要靠言词证据定罪的案件应当移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意见》,规定对于命案和主要靠言词证据定罪的案件(暂定为毒品毒资已不存在的毒品犯罪案件和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除了依照刑诉法规定向检察院报送法律文书及案卷材料、证据外,还应移送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
  在实际的审查逮捕工作中,对非法证据的调查核实往往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全案分析判断。2011年11月12日,沙河口区检察院侦监部门收到沙河口公安分局移送审查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涉嫌盗窃罪一案的文书及案卷材料、证据。在办案人提审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后者供述在侦查机关曾遭刑讯逼供,且有侦查人员殴打他时的录音。办案人发现其耳朵有明显伤痕,于是马上到看守所入所体检部门调查,发现体检报告中有耳膜穿孔记录。办案人遂将上述情况及时汇报科长,科长通过联系李家街派出所,确认有侦查人员刑讯逼供的事实。因此,办案人认为该案犯罪嫌疑人供述系侦查人员刑讯逼供所得,不应作为批准逮捕的依据,而本案剩余证据不足以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盗窃的犯罪事实,最终作出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决定。
  三、健全非法证据排除的机制
  在长期的审查逮捕工作中,我们针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和排除,建立健全了一套日臻完善的机制。
  1、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机制
  一方面,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可以依申请启动。检察人员在审查逮捕中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告知其对侦查过程中所获取的证据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并如实记入笔录。犯罪嫌疑人或其律师对证据合法性提出异议的,应同时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等材料或者线索。检查人员对上述线索进行审查,认为存在非法取证嫌疑的,对相关证据予以调查核实;反之,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或其律师理由。
  另一方面,非法证据排除也可以依职权启动。侦监部门在审查逮捕中对侦查机关移送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发现有非法取证嫌疑的,应当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对相关证据予以调查核实。
  2、非法证据举证责任机制
  在审查逮捕中,犯罪嫌疑人只需提供侦查人员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而证明证据合法的责任则由侦查机关承担。检察人员发现侦查机关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可能性的,向其发出《要求说明取证程序合法的证明书》,要求公安机关在2日内回复,根据回复内容和有关证据,确有非法取证事实存在的,不得将相关非法证据作为批准逮捕的依据,其他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3、讨论汇报机制
  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如果发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中的证据有非法取证的嫌疑,先由侦监部门内部全体人员讨论,科长审批,再向分管检察长汇报,由检察长决定是否展开必要的调查、核实工作。对于承办人提出的意见,由检察长决定是否采纳;检察长难以作出决定的,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4、非法证据调查听证机制
  针对实践中一些案件按照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侦查人员、证人等常规手段难以判断证据的合法性,我们设立了由检察人员主持、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证人等参加的调查听证程序,通过侦查和辩护双方的公开质证,以更加公正、透明的方式审查证据的合法性。检察人员根据案件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举行听证会1-3日前通知各参加人,告知听证时间、地点和听证会审查焦点,并将当事人的申请内容告知侦查机关以便侦查人员针对存疑证据准备证明其具有合法性的相关材料。举行听证时,侦查人员围绕存疑证据提供合法性的相关证明,并对听证申请中提出的事由进行回应,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可以进行质证辩论以及提供存在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或证据,其他听证参与人在听证调查辩论结束后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听证会全程录像并制作笔录,笔录须经所有听证参加人确认签字。检察官综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和意见之后判断存疑证据的合法性,对应当依法排除的证据可直接制作非法证据排除决定书送达各听证参与人,并将被排除的证据封存备案。
  5、检察机关内部联动机制
  除了在办案过程中主动发现非法证据外,侦监部门还可以与控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即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辩护律师认为其被非法取证,向控申部门提出的,控申部门要立即通知侦监部门,由两部门联合调取相关证据。对确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事实存在并构成犯罪的,移送本院自侦部门立案侦查。
  6、非法证据预防机制
  一方面,鉴于审查逮捕期限较短,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某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证据合法性的审查,我们建立了提前介入机制。在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之前,参与到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中,从而监督、引导侦查行为,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证据的产生。
  另一方面,我们还对非法取证案件进行阶段性风险评估,即对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非法取证案件进行全面收集和科学分析,及时预测非法取证发展的新趋势、新领域、新类型、新动向,并向公安机关发布预警,以控制和减少非法获取证据行为的发生。
  (作者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和反腐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党的纯洁性和保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的双重使命,只有保持好检察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才能承载起维护党的纯洁性的历史使命。  一、充分理解党的纯洁性的深刻内涵  纯洁意为纯粹洁白,是一种简单,一种坚守。当纯洁与政党联系在一起时,也就反映为一
期刊
检察信息是以检察机关办公室主办的《检察信息》刊物为载体,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检察系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为检察机关领导实行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为服务目的,反映各级检察机关及其干警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切情况,同时也包括相关的重要社会动态。检察信息是基层院办公室日常性工作,是办公室实现“三个服务”的基本手段。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信息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写好检察信息做一引玉之砖,供大
期刊
摘要:仲裁与调解是多元化解纠机制中两种重要的非公力争议解决方式,两者均建立在当事人意思自治基础上,采取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具有灵活、简便、经济等特点,且两种制度之间具有较强的可兼容性。在我国,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做法,始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的仲裁实践。目前,仲裁中调解为我国各仲裁机构普遍推崇并广泛适用。基于不同的法律传统,世界各国对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模式的态度亦不相同,大致分为
期刊
本文选择变迁中的中国城市矫正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纵深发展。  一、制定相应的《社区矫正法》,与《监狱法》等法律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刑罚执行法法律体系  我国的《社区矫正法》应该包括立法宗旨、社区矫正定义、管理机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对象、管辖、增设非监禁刑、刑期折抵、前科消灭、法官裁定等内容。基本内容应是:一是准确界定执行主体,建议在司法部成立专门社区矫正
期刊
摘要:犯罪着手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该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应根据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罪状来加以认定。对犯罪着手的认定是关系到行为人犯罪行为的罪与非罪,刑事责任轻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现行刑法并没有对什么是“犯罪着手”作出具体规定。为了更好的解决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犯罪着手的认定存在的困惑,本文尝试就如何认定以及完善对“犯罪着手”的认定展开说明。  
期刊
摘要:醉酒人妨害警察执行公务有其特殊性,因警察具有预防犯罪,善待醉酒人的义务,因而应当区别对待,应予以非犯罪化。本文从刑事立法、行政立法、司法实践三个方面予以论述非犯罪化选择的合适路径。  关键词:醉酒;警察;非犯罪化;妨害公务  醉酒人妨害警察执行公务入罪会的现实弊端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来思考非犯罪化这条路。本文的非犯罪化内容包括立法上予以除罪,行政法上的惩戒性处罚,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阻止其进入司法
期刊
摘要:2013年1月1日修订后的刑诉法正式实施,由此给反贪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律师辩护人的提前介入、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等规定都给反贪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影响,同时新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给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浅述新刑诉法对反贪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律师辩护人;自证其罪;技术侦查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刑诉
期刊
摘要:犯罪中的犯罪心理痕迹是相对有形痕迹而言的,无形的心理特点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的有形痕迹之中,充分反映了犯罪人的心理意识和心理活动。全面收集、捕捉犯罪心理痕跡才能更多地掌握和利用相关信息,从而为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提供更多的情报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侦查破案效率。  关键词:犯罪;心理痕迹;侦查方向;确定罪犯  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
期刊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某些事实清楚、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并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比普通程序简化的审判程序。简易程序的设置在当今世界各国十分普遍,而且适用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为合理分配有限的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我国1996年修正刑事诉讼法时增设了简易程序,符合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进一步扩
期刊
一、“地沟油”犯罪的含义及严打必要性  (一)“地沟油”犯罪的含义  “地沟油”实质上属于餐饮垃圾和变质油脂,一般是指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废弃物等。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地沟油”非法生产“食用油”、或者销售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刑法规定,这些与“地沟油”有关的生产、销售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