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3-0103-03
作者简介:孙绍振(1936),男,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翻阅《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不禁为之惊叹,倘若没有毛翰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发微探幽,系统地精选出朝鲜、越南、日本以及琉球的汉诗大系,我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饱览这灿若星汉的千年艺术画廊。就连一般中国人也望而生畏的古汉语、文言文,竟被异域诗人如此得心应手地驱遣,那跨语言、跨文化的鸿沟,竟是这样被轻松而优雅地越过。不能不承认,这是一大精神奇观,一大文化奇观,又是一大艺术奇观。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美学角度看,实质上也是一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民族审美心态的历史。诗词正是审视和塑造自我的历史长河中最动人心魄的涛声。而这涛声,不是孤鸣,而是交响。这塑造,既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立自主的升华,又是外来文化精髓的交媾和同化。只有那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传承和时代风貌,吐纳本土精神和外来文化的作品,其审美积淀,才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一切的诗歌天才都不仅仅由于个人秉赋,而且也得益于本国、外国诗性文化的滋养。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潮流日渐汹涌,跨文化研究正在为学术界掀起别开生面的视界。但是,学术界的浮躁一直是可虑的现象。以引进西方新潮文论的结论为满足,以抢过理论的前卫大旗为荣,以领先话语制高点为务,时髦的喧嚣有时甚至淹没了学术的苦心孤诣。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新名词大轰炸”之嘲,后来又有“新术语超市”之讥,直到本世纪初,此等华而不实的现象仍然此起彼落,给人以滔滔者天下之感。有志者虽怀不眠之忧,亦徒有无力正乾坤之叹。毛翰先生面对此等现象,并未作狮子吼,而是以习惯性的无声的微笑,不求闻达,积多年之辛劳,乃成《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之书,作为对于这一潮流的回答。
本书以东亚四邻的汉诗发展史为线,以断代为面,以名家名作为点,力图展现中国周边国家汉诗发展的多元的、不可重复的历史。这种跨民族文化的现象,在人类文化史上,并不是一种畸形的例外,只要回顾拉丁文学在欧洲早期的跨国流行,就不难发现,此乃特殊历史时期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翰的工作显出了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深刻意义。
从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的汉诗上溯,探寻中国古典诗歌与邻国汉诗的文化的共时性和共通性,找到这个逻辑起点以后,毛翰先生接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国诗歌及诗学的流播,二是邻国汉诗的审美流变。面对各国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远流长的吸纳、仿效及交流的复杂历史,毛翰显示出真正的学术勇气,他并没有仓促拿出惊世骇俗的断言,而是系统地积累、梳理学术资源。做这样的工作,其繁琐,其艰辛,往往不为外人所知,但是,其学术功力和毅力却不可小觑。急功近利的人士,是不甘心把冷板凳坐到这么多年的。做这样的基础性工作,令人想起齐威王所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神。但是,一飞冲天谈何容易,每一飞腾,都要付出多少辛劳,才能把读者带到那遥远的古代文化语境中去。
在《朝鲜汉诗概览》一章中,毛翰指出:“朝鲜的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箕子在朝鲜立国后,回到故国之所作。《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从朝鲜归来,朝见周天子,经过商朝故都,见宫室被毁,夷为农田,遍生庄稼,不禁伤怀,于是作《麦秀》之歌。”“《箜篌引》《黄鸟歌》等为四言诗,沿用着中国《诗经》的体式。(黄鸟意象亦屡见于《诗经》。)其后则与中国一样,流行五言诗、七言诗。”其《日本汉诗概览》一章指出:“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根据其兴起、承续、鼎盛、衰落的历程,也不妨把日本汉诗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名之。”其《越南汉诗概览》一章指出:“越南汉诗的出现却相当晚。或许,曾经出现的诗篇,没能保存下来,随着岁月一起散佚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首越南人作的诗,是廖有方《题旅榇》:‘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载于《全唐诗》。”其《琉球汉诗概览》一章指出:“想琉球蕞尔小国,其面积和人口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普通县份,竟有这么多诗人骚客,一次册封,与清朝使臣唱酬,竟会涌现这么多风雅醇正的诗篇,真让人刮目相看!”可贵的不仅仅是片断的资料,而是其系统性。只有系统化了,才能发现传承的内在的逻辑,或远,或近,或兴、或衰,邻国的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存在薪尽火传的内在联系。朝鲜汉诗一篇的结语中引用李氏朝鲜国王宣祖李昖的一段话很有趣:“设使以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如果不从大汉族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话语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时光的隧道,真切感受当年的文化气场。
本书以史为脉络,以论为纽结,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真切地再现了朝鲜越南日本琉球汉诗的兴起、承续、鼎盛、衰落的历史轨迹和动态结构,抚古今于须臾,寓千载于一瞬,各国汉诗的纷繁变幻的历史景观尽收眼底。尤其可贵的是,毛翰先生能以历史家的眼光站在当代的高度审视古典文献,同时又十分珍惜各国汉诗中的独特风貌,显示了历史主义与当代思维相结合的睿智。以越南汉诗的研究为例,毛翰先生按编年史的方式展现了越南汉诗的宏伟画卷后指出:“从宗藩关系的角度看去,越南汉诗不过两大倾向:即对于宗主国的离心或向心。表现离心倾向的作品,是争战、分裂和对抗的产物,是其民族独立意识的结果,以李常杰《南国山河》和邓容《感怀》为代表,作品尽管很少,却颇有分量和杀伤力。表现出向心倾向的作品,是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与亲和力的产物,是文化认同感以及历代南迁者的民族认同感的结晶,大概可以胡季犛《答北人问安南风俗》、范汝翼《题新学馆》、冯克宽《答朝鲜使臣李晬光》、邓陈琨《征妇吟曲》以及潘佩珠《哀越南》为代表,以篇目计,占了越南汉诗的绝大部分,其情思韵致与中国诗歌水乳交融,往往见不出什么差异。”跟随毛翰先生,以诗读史,以史出论,在诗、史、论三者结合中,游走于龙蛇之门,穿梭于历史硝烟,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历史洞见比比皆是。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审美创造力,是推动审美心态发展的直接契机,往往孕育出最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审美实践的结晶。毛翰先生通过典范作家与典范作品,突显邻国各个时代的汉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所选近千首诗,都是特定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心理感情和特别的艺术境界的凝结升华。再加上毛翰先生在深刻地阐明其优美的韵律、绚丽多彩的语言,读者不难享受到身临其境审美感知。
特别有趣的是本书的十二篇附录:崔致远《檄黄巢书》、李承休《帝王韵纪》、申炅《再造藩邦志》(节录)、姜公辅《对直言极谏策》、陈国峻《谕诸裨将檄文》、莫挺之《玉井莲赋》、张汉超《白藤江赋》、阮廌《平吴大诰》、邓陈琨《征妇吟曲》、佚名《怀风藻·序》、大桥若水《本朝三字经》和向德宏《上李鸿章请愿书》,均堪称汉文化的奇葩。尽管作者身份不同,诗赋文章等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一例外表现出周边四邻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曾经有过的一体化的联系。例如:崔致远十二岁由新罗来长安读书,十八岁考中进士,出任宣州溧水(今属南京)县尉,后遭逢黄巢之乱,应召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下,写下《檄黄巢书》。陈国峻,越南陈朝宗室,抗元名将,其《谕诸裨将檄文》,一口气举出中国历史上一系列忠臣义举,鼓舞其麾下将士保家卫国的斗志。向德宏,琉球王国紫巾官,琉球末代国王尚泰的妹婿。1876年12月受其国王秘遣,前往中国请求救援。1879年日本强灭琉球国,向德宏两次上书李鸿章,1885年三上其书。十一篇附录,均表现出宏富的文化魅力,既有其本国特色,又表现出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人生境界追求、理想人格建构等特点,与中国传统诗文风格相近,形式相类。事实上,当我们侧耳倾听邻国诗人在历史深处的低吟高唱时,眼前浮现的还是剪不开、斩不断的跨民族跨地域的相互联系的东亚文化之网。
当我们欣赏毛翰先生为我们所展现的各国绚丽的汉诗时,不能不关注各国汉诗的历史命运,不能不关切曾经血脉相连的各国文化传统在当今时代的走向,这也就是毛翰《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一书所注目的。毛翰先生在书中指出:朝鲜自“1945年以后,半岛南北不约而同地停用汉字,汉诗遂成明日黄花。在箕子故国,在昔日的‘小中华’,存在了两三千年,繁荣了一千多年的汉诗,对于只识谚文不习汉字的现代朝韩人,已经无异于‘外国文学’了。”对越南而言,自“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到来,又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方言的罗马拼音文字,并逐渐流行开来,构成对汉字的另一种挑战。由于法国殖民主义当局的刻意排斥,和1919年科举制度的最后废除,汉字汉诗在越南逐渐式微。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宣布全面推行罗马拼音文字教育,汉字遭废止,汉诗亦退出历史舞台,只残存于华人社区。对于现代越南,这意味着去中国化,意味着强化其国家的独立自主,也意味着自断其两千余年来的历史文化血脉。”毛翰先生还指出:“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从奈良时代前后的兴起,五山时代的成长,江户时代的繁荣,到明治维新后的再度繁荣后的渐行寥落。”这是历史的困惑,这是现实的悲哀。在本篇结语中,毛翰先生的一段引文颇为耐人寻味:“日本学者加藤彻2006年2月出版的《汉文的修养——什么创造了日本文化》一书指出:在日本,有的人认为,汉文只不过是外国语,汉字只不过是中国人创造的外来的文字,所以应当加以排斥。那么,大米也只不过是从中国大陆传来的农作物,所以我们提倡不吃大米怎么样?大米之外,从酱汤、茶到大萝卜,这些标准的‘日本食品’都是从大陆中国传来的。那么,在日本搞一个不喝酱汤、不饮茶、不吃大萝卜的运动怎么样?而朝鲜半岛和越南排斥掉了汉字汉文,又得到了什么呢?”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大转变的世纪,是中国文化大转变的世纪,也是世界文化大交汇的世纪。历史的遗产值得珍视。朝鲜、越南、日本、琉球汉诗曾有过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把其中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用现代眼光加以审视,把它们融入现代美学体系的结构之中,是今人的责任。但是,要这样做的前提,就是收集资料,系统地、全面地占有资源。这是一项扛鼎的工作,不是一般大而化之的搬用西方文论那么热闹,那么容易引人喝彩。毛翰作了这样的选择,为异国汉诗的跨文化研究甘当拓荒者。对于正当壮年,学术研究正面临着可观前景的毛翰来说,甘于寂寞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又功德无量。
作为诗人兼诗歌评论家的毛翰先生在撰写《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一书时,融进了他本人极深的情感,在进入特定的邻国汉诗审美情境之后,他以充满独具情韵的眼光来观赏与晤对,他不只是用眼,更是用心来观察,来写作,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品味他的诗人情怀,品味他的历史的感伤和愤懑。毛翰先生在《日本汉诗概览》一章的结语中深沉回顾:“当中国《诗经》已位居六经之首,风雅遍布神州,以至于‘不学诗,无以言’之时,孤悬海外的日本还处在蛮荒蒙昧之中;当中国诗歌进入盛唐登峰造极之时,日本诗歌才呀呀学语,临帖描红。但日本又是一个极善于学习和借鉴的民族,一个幸运的民族。‘礼乐传来启我民,当年最重入唐人。’从徐福、鉴真,到朱舜水,一代一代的华人东渡,不断地给这个民族注入新的文化血液。屈原、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华夏中国诗人辈出,是日本取之不尽的偶像和法帖。”面对如今的文化断裂,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的现实,他在《朝鲜汉诗概览》一章的结语中直抒胸臆:“我们该有的,只是复兴中华的责任,再造盛世的使命。毕竟,只有在中华文化辉煌的时代,才有人‘每慕中华’,‘愿生中国’,‘梦至京师’;只有在中华民族强盛的时代,才见‘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才有人僭称中华。”赤子之心,拳拳之情跃然纸上。
细读到此,谁能不为毛翰先生的情怀感动,为他在理性思考中的激情所振奋!历史也许已经过去,但情理交融的思索却永远不会休息,思想者永远只能在思想的痛苦中享受欢欣。眼下福州正是酷暑,受毛翰先生热情所感染,作此序。
作者简介:孙绍振(1936),男,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翻阅《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不禁为之惊叹,倘若没有毛翰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发微探幽,系统地精选出朝鲜、越南、日本以及琉球的汉诗大系,我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饱览这灿若星汉的千年艺术画廊。就连一般中国人也望而生畏的古汉语、文言文,竟被异域诗人如此得心应手地驱遣,那跨语言、跨文化的鸿沟,竟是这样被轻松而优雅地越过。不能不承认,这是一大精神奇观,一大文化奇观,又是一大艺术奇观。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美学角度看,实质上也是一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民族审美心态的历史。诗词正是审视和塑造自我的历史长河中最动人心魄的涛声。而这涛声,不是孤鸣,而是交响。这塑造,既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立自主的升华,又是外来文化精髓的交媾和同化。只有那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传承和时代风貌,吐纳本土精神和外来文化的作品,其审美积淀,才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一切的诗歌天才都不仅仅由于个人秉赋,而且也得益于本国、外国诗性文化的滋养。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潮流日渐汹涌,跨文化研究正在为学术界掀起别开生面的视界。但是,学术界的浮躁一直是可虑的现象。以引进西方新潮文论的结论为满足,以抢过理论的前卫大旗为荣,以领先话语制高点为务,时髦的喧嚣有时甚至淹没了学术的苦心孤诣。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新名词大轰炸”之嘲,后来又有“新术语超市”之讥,直到本世纪初,此等华而不实的现象仍然此起彼落,给人以滔滔者天下之感。有志者虽怀不眠之忧,亦徒有无力正乾坤之叹。毛翰先生面对此等现象,并未作狮子吼,而是以习惯性的无声的微笑,不求闻达,积多年之辛劳,乃成《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之书,作为对于这一潮流的回答。
本书以东亚四邻的汉诗发展史为线,以断代为面,以名家名作为点,力图展现中国周边国家汉诗发展的多元的、不可重复的历史。这种跨民族文化的现象,在人类文化史上,并不是一种畸形的例外,只要回顾拉丁文学在欧洲早期的跨国流行,就不难发现,此乃特殊历史时期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翰的工作显出了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深刻意义。
从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的汉诗上溯,探寻中国古典诗歌与邻国汉诗的文化的共时性和共通性,找到这个逻辑起点以后,毛翰先生接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国诗歌及诗学的流播,二是邻国汉诗的审美流变。面对各国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远流长的吸纳、仿效及交流的复杂历史,毛翰显示出真正的学术勇气,他并没有仓促拿出惊世骇俗的断言,而是系统地积累、梳理学术资源。做这样的工作,其繁琐,其艰辛,往往不为外人所知,但是,其学术功力和毅力却不可小觑。急功近利的人士,是不甘心把冷板凳坐到这么多年的。做这样的基础性工作,令人想起齐威王所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神。但是,一飞冲天谈何容易,每一飞腾,都要付出多少辛劳,才能把读者带到那遥远的古代文化语境中去。
在《朝鲜汉诗概览》一章中,毛翰指出:“朝鲜的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箕子在朝鲜立国后,回到故国之所作。《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从朝鲜归来,朝见周天子,经过商朝故都,见宫室被毁,夷为农田,遍生庄稼,不禁伤怀,于是作《麦秀》之歌。”“《箜篌引》《黄鸟歌》等为四言诗,沿用着中国《诗经》的体式。(黄鸟意象亦屡见于《诗经》。)其后则与中国一样,流行五言诗、七言诗。”其《日本汉诗概览》一章指出:“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根据其兴起、承续、鼎盛、衰落的历程,也不妨把日本汉诗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名之。”其《越南汉诗概览》一章指出:“越南汉诗的出现却相当晚。或许,曾经出现的诗篇,没能保存下来,随着岁月一起散佚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首越南人作的诗,是廖有方《题旅榇》:‘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载于《全唐诗》。”其《琉球汉诗概览》一章指出:“想琉球蕞尔小国,其面积和人口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普通县份,竟有这么多诗人骚客,一次册封,与清朝使臣唱酬,竟会涌现这么多风雅醇正的诗篇,真让人刮目相看!”可贵的不仅仅是片断的资料,而是其系统性。只有系统化了,才能发现传承的内在的逻辑,或远,或近,或兴、或衰,邻国的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存在薪尽火传的内在联系。朝鲜汉诗一篇的结语中引用李氏朝鲜国王宣祖李昖的一段话很有趣:“设使以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如果不从大汉族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话语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时光的隧道,真切感受当年的文化气场。
本书以史为脉络,以论为纽结,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真切地再现了朝鲜越南日本琉球汉诗的兴起、承续、鼎盛、衰落的历史轨迹和动态结构,抚古今于须臾,寓千载于一瞬,各国汉诗的纷繁变幻的历史景观尽收眼底。尤其可贵的是,毛翰先生能以历史家的眼光站在当代的高度审视古典文献,同时又十分珍惜各国汉诗中的独特风貌,显示了历史主义与当代思维相结合的睿智。以越南汉诗的研究为例,毛翰先生按编年史的方式展现了越南汉诗的宏伟画卷后指出:“从宗藩关系的角度看去,越南汉诗不过两大倾向:即对于宗主国的离心或向心。表现离心倾向的作品,是争战、分裂和对抗的产物,是其民族独立意识的结果,以李常杰《南国山河》和邓容《感怀》为代表,作品尽管很少,却颇有分量和杀伤力。表现出向心倾向的作品,是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与亲和力的产物,是文化认同感以及历代南迁者的民族认同感的结晶,大概可以胡季犛《答北人问安南风俗》、范汝翼《题新学馆》、冯克宽《答朝鲜使臣李晬光》、邓陈琨《征妇吟曲》以及潘佩珠《哀越南》为代表,以篇目计,占了越南汉诗的绝大部分,其情思韵致与中国诗歌水乳交融,往往见不出什么差异。”跟随毛翰先生,以诗读史,以史出论,在诗、史、论三者结合中,游走于龙蛇之门,穿梭于历史硝烟,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历史洞见比比皆是。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审美创造力,是推动审美心态发展的直接契机,往往孕育出最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审美实践的结晶。毛翰先生通过典范作家与典范作品,突显邻国各个时代的汉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所选近千首诗,都是特定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心理感情和特别的艺术境界的凝结升华。再加上毛翰先生在深刻地阐明其优美的韵律、绚丽多彩的语言,读者不难享受到身临其境审美感知。
特别有趣的是本书的十二篇附录:崔致远《檄黄巢书》、李承休《帝王韵纪》、申炅《再造藩邦志》(节录)、姜公辅《对直言极谏策》、陈国峻《谕诸裨将檄文》、莫挺之《玉井莲赋》、张汉超《白藤江赋》、阮廌《平吴大诰》、邓陈琨《征妇吟曲》、佚名《怀风藻·序》、大桥若水《本朝三字经》和向德宏《上李鸿章请愿书》,均堪称汉文化的奇葩。尽管作者身份不同,诗赋文章等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一例外表现出周边四邻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曾经有过的一体化的联系。例如:崔致远十二岁由新罗来长安读书,十八岁考中进士,出任宣州溧水(今属南京)县尉,后遭逢黄巢之乱,应召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下,写下《檄黄巢书》。陈国峻,越南陈朝宗室,抗元名将,其《谕诸裨将檄文》,一口气举出中国历史上一系列忠臣义举,鼓舞其麾下将士保家卫国的斗志。向德宏,琉球王国紫巾官,琉球末代国王尚泰的妹婿。1876年12月受其国王秘遣,前往中国请求救援。1879年日本强灭琉球国,向德宏两次上书李鸿章,1885年三上其书。十一篇附录,均表现出宏富的文化魅力,既有其本国特色,又表现出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人生境界追求、理想人格建构等特点,与中国传统诗文风格相近,形式相类。事实上,当我们侧耳倾听邻国诗人在历史深处的低吟高唱时,眼前浮现的还是剪不开、斩不断的跨民族跨地域的相互联系的东亚文化之网。
当我们欣赏毛翰先生为我们所展现的各国绚丽的汉诗时,不能不关注各国汉诗的历史命运,不能不关切曾经血脉相连的各国文化传统在当今时代的走向,这也就是毛翰《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一书所注目的。毛翰先生在书中指出:朝鲜自“1945年以后,半岛南北不约而同地停用汉字,汉诗遂成明日黄花。在箕子故国,在昔日的‘小中华’,存在了两三千年,繁荣了一千多年的汉诗,对于只识谚文不习汉字的现代朝韩人,已经无异于‘外国文学’了。”对越南而言,自“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到来,又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方言的罗马拼音文字,并逐渐流行开来,构成对汉字的另一种挑战。由于法国殖民主义当局的刻意排斥,和1919年科举制度的最后废除,汉字汉诗在越南逐渐式微。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宣布全面推行罗马拼音文字教育,汉字遭废止,汉诗亦退出历史舞台,只残存于华人社区。对于现代越南,这意味着去中国化,意味着强化其国家的独立自主,也意味着自断其两千余年来的历史文化血脉。”毛翰先生还指出:“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从奈良时代前后的兴起,五山时代的成长,江户时代的繁荣,到明治维新后的再度繁荣后的渐行寥落。”这是历史的困惑,这是现实的悲哀。在本篇结语中,毛翰先生的一段引文颇为耐人寻味:“日本学者加藤彻2006年2月出版的《汉文的修养——什么创造了日本文化》一书指出:在日本,有的人认为,汉文只不过是外国语,汉字只不过是中国人创造的外来的文字,所以应当加以排斥。那么,大米也只不过是从中国大陆传来的农作物,所以我们提倡不吃大米怎么样?大米之外,从酱汤、茶到大萝卜,这些标准的‘日本食品’都是从大陆中国传来的。那么,在日本搞一个不喝酱汤、不饮茶、不吃大萝卜的运动怎么样?而朝鲜半岛和越南排斥掉了汉字汉文,又得到了什么呢?”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大转变的世纪,是中国文化大转变的世纪,也是世界文化大交汇的世纪。历史的遗产值得珍视。朝鲜、越南、日本、琉球汉诗曾有过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把其中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用现代眼光加以审视,把它们融入现代美学体系的结构之中,是今人的责任。但是,要这样做的前提,就是收集资料,系统地、全面地占有资源。这是一项扛鼎的工作,不是一般大而化之的搬用西方文论那么热闹,那么容易引人喝彩。毛翰作了这样的选择,为异国汉诗的跨文化研究甘当拓荒者。对于正当壮年,学术研究正面临着可观前景的毛翰来说,甘于寂寞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又功德无量。
作为诗人兼诗歌评论家的毛翰先生在撰写《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一书时,融进了他本人极深的情感,在进入特定的邻国汉诗审美情境之后,他以充满独具情韵的眼光来观赏与晤对,他不只是用眼,更是用心来观察,来写作,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品味他的诗人情怀,品味他的历史的感伤和愤懑。毛翰先生在《日本汉诗概览》一章的结语中深沉回顾:“当中国《诗经》已位居六经之首,风雅遍布神州,以至于‘不学诗,无以言’之时,孤悬海外的日本还处在蛮荒蒙昧之中;当中国诗歌进入盛唐登峰造极之时,日本诗歌才呀呀学语,临帖描红。但日本又是一个极善于学习和借鉴的民族,一个幸运的民族。‘礼乐传来启我民,当年最重入唐人。’从徐福、鉴真,到朱舜水,一代一代的华人东渡,不断地给这个民族注入新的文化血液。屈原、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华夏中国诗人辈出,是日本取之不尽的偶像和法帖。”面对如今的文化断裂,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的现实,他在《朝鲜汉诗概览》一章的结语中直抒胸臆:“我们该有的,只是复兴中华的责任,再造盛世的使命。毕竟,只有在中华文化辉煌的时代,才有人‘每慕中华’,‘愿生中国’,‘梦至京师’;只有在中华民族强盛的时代,才见‘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才有人僭称中华。”赤子之心,拳拳之情跃然纸上。
细读到此,谁能不为毛翰先生的情怀感动,为他在理性思考中的激情所振奋!历史也许已经过去,但情理交融的思索却永远不会休息,思想者永远只能在思想的痛苦中享受欢欣。眼下福州正是酷暑,受毛翰先生热情所感染,作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