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展物理知识,因此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师生对此均十分重视。但用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审视现行习题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习题教学仅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二维目标紧密联系,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它反映了本次课改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化。那么,习题教学中应该怎样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新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控制习题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习题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编制习题时,要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习题教学目标,既要使目标具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控制习题的难度,使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例如,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到位,要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特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和机械能的学习,逐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把摩擦力贯穿到整个力学中。将难点分散,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习题联系生产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好奇心
物理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物理习题跟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物理习题时,赋予实践背景,让学生在具有实践背景的物理问题中进行读题、审题、解题,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好奇心。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将一物体从离地面10米高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物体上升5米达到最高点,求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如果我们将其进行如下的改编: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米高的平台上跃起,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米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求他可用手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计算时,可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点,g取10m/s2)。改编后的习题与改编前的习题具有相同的知识要点,但由于改编后的习题赋予了联系实际的新的背景,物理知识被活化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一下子贴近了许多,由此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
三、重视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解答物理习题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典型化、理想化的过程,由于学生每天都要解答习题,最容易形成习惯,因此习题教学要重视学生解题的过程,暴露出学生的思维缺陷,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科学态度,弘扬合作和交流的精神。例如,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在完成习题时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是草率的态度;在对待数据时,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编造、虚假的态度;在思考问题时,具有独立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规;在解题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而不是畏难而退;在相互交流时,具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不是胆小、沉默,怕与他人交流;在问题讨论时,有主动和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等等。
四、习题与物理实验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现行的习题教学很少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往往注重理论的推导,纸笔的运算,缺少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习题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通过感性认识来理解习题的内容,而且可以进一步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价值观。例如,人处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是超重还是失重?学生通常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台秤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通过实验,让学生去体验得出结论。
五、设计开放性探究式习题,增加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设计调查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结果告之于人。因此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开放性习题训练,设计探究式习题,让学生动脑动手,既使学生掌握观察、实验、推理方面的技能,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技能,又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教师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就可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控制习题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习题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编制习题时,要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习题教学目标,既要使目标具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控制习题的难度,使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例如,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到位,要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特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和机械能的学习,逐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把摩擦力贯穿到整个力学中。将难点分散,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习题联系生产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好奇心
物理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物理习题跟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物理习题时,赋予实践背景,让学生在具有实践背景的物理问题中进行读题、审题、解题,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好奇心。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将一物体从离地面10米高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物体上升5米达到最高点,求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如果我们将其进行如下的改编: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米高的平台上跃起,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米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求他可用手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计算时,可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点,g取10m/s2)。改编后的习题与改编前的习题具有相同的知识要点,但由于改编后的习题赋予了联系实际的新的背景,物理知识被活化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一下子贴近了许多,由此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
三、重视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解答物理习题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典型化、理想化的过程,由于学生每天都要解答习题,最容易形成习惯,因此习题教学要重视学生解题的过程,暴露出学生的思维缺陷,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科学态度,弘扬合作和交流的精神。例如,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在完成习题时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是草率的态度;在对待数据时,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编造、虚假的态度;在思考问题时,具有独立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规;在解题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而不是畏难而退;在相互交流时,具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不是胆小、沉默,怕与他人交流;在问题讨论时,有主动和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等等。
四、习题与物理实验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现行的习题教学很少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往往注重理论的推导,纸笔的运算,缺少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习题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通过感性认识来理解习题的内容,而且可以进一步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价值观。例如,人处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是超重还是失重?学生通常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台秤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通过实验,让学生去体验得出结论。
五、设计开放性探究式习题,增加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设计调查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结果告之于人。因此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开放性习题训练,设计探究式习题,让学生动脑动手,既使学生掌握观察、实验、推理方面的技能,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技能,又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教师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就可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