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领域深度融合,也使我们的中职课堂教学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信息化教学内涵及意义,从教学实践出发,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完美融合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荷花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对中职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等的引导。在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也较严重,仍存在着“重技能,轻文化”普遍现象,这也导致语文课在中职教学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变革,树立正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简言之,就是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融入现代信息资源、信息媒介、技术方法等。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那么信息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何在呢?
二、信息化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对中职学生的意义
当代青少年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毋庸置疑,就是网络。2016年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则《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将近3亿,占整体网民的44.5%,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2.7小时!这一庞大群体规模与日俱增。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也已成为学生们使用最频繁的“移动电脑”。笔者也通过调查发现,我校90%以上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网页浏览、微信、QQ、网络游戏、淘宝、微博论坛的使用等如今已占据中职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在手机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资讯、音乐、影视……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强大资讯功能,从学生性格爱好入手,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正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吗?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进课堂,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也使学生更易学。
(二)信息化教学对中职教师的意义
对比传统教学来看,信息化教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反而提升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老师不再只是讲授,还有指导、计划、统筹等。实行信息化教学,老师需要把握应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课上课下,老师的关注点也改变为从学习知识到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网络平台上,也更能有效地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三)信息化教学对中职语文学科的意义
中职语文新课标指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做中学”。中职语文是一门基础课,更是一门工具课。语文学科的开设,并不要求学生去背诵文学常识,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尽可能多读一些古今中外中華民族文化的经典,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文字的意境,作者所传达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也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媒体技术以形象化的图像、音、动画等形式很好地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融合。通过生动的动画、声音等特效,将抽象静态转化为具象动态,也使一篇篇文章变得形象、生动有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充了学习资源,挖掘了学生潜在能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完美连接。
总之,信息化教学,更切合学生需求,也更符合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强化教学实效,也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信息化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孙犁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为例,谈谈在语文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一次尝试。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荷花淀》选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小说单元。作为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课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一群农村男女青年为大家、舍小家的感人故事。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选取生活的几个场景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美好心灵。文章描写景物雅致,语言恬淡,享有“诗体小说”美誉,但相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小说与记叙文、散文、诗歌等体裁相比较,篇幅稍长,学生们也很难理解文章中景物、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这一教学难点。
再加之他们也早已厌倦了传统应试教育中主要依靠教师讲述,说教的形式,丝毫不能激起对该篇小说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孙犁战争小说的特点,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孙犁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及成就。
能力目标: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文学作品。2.能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爱国情感;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则定为学会准确运用语言刻画人物。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我采用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以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结合朗读、角色表演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细心领会,在合作交流中分析人物形象。
(二)课前预习准备
1.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课前,就将《20世纪文化名人——孙犁》纪录短片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使学生能更全面了解作家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及成就,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前阅读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激发学生求知欲。另外,在班群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查阅课文生字词,并安排 “夫妻对话”这一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授新课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授课之初,伴随优美的乐曲展开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把学生带入审美意境,学生们通过欣赏一幅幅美景获得更直观感受,笔者提问学生:大家觉得白洋淀的风景怎么样呀?你们喜欢吗?紧接着画面转换,我又会把学生带入到几十年前那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向学生们抛出第二个问题:当我们的美丽家园遭受敌人肆意破坏践踏之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该怎么做呢?运用信息手段,学生刚欣赏完平静的乡村美景,接下则是震耳欲聋的战争场景回响课堂,两组视觉冲击的对比画面,课堂上使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从而大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为下文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我首先在一体机上出示相关生字词,并要求学生注音后集体朗读,通过之前观看纪录短片,鼓励学生都来说说对作者孙犁的了解。这一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请一名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尝试拟定各情节小标题。这一环节并没有苛刻标准答案,意在使学生学会理清课文思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复述能力。
(3)研读赏析,品味美景。借助音频播放,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月下白洋淀”景物描写课文的朗读片段,学生自由发言,回忆课文刚才大家听到了哪些美景,以此调动学生听觉器官,感受文中传达的意境美。在感悟美景后,接下来布置分组讨论:找出文中还有哪些景物描写吗?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陈述理由,最后再进行集体朗读。这一设计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归纳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景物美及意境美所起的作用,突出本文第一个重点。
(4)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接下来,师生共同欣赏由学生扮演的“夫妻话别”场景,其余学生评价扮演效果,再通过观看课本剧原著视频,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刚才的表演是否忠于原著呢?是否表现出人物性格?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出人物形象。
关于“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两段场景中精彩的语言赏析,则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分组讨论、代表上台汇报的形式作为课堂学习反馈,最后我再巧妙地结合一段微课(探望丈夫前五个女人的对话)作为点评小结,能让学生易于理解,轻松愉快学习,又顺理成章突破了又一个重难点。
(5)课堂练习,学以致用。结合我授课的营销班级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了如下情境模拟练习,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分别表现出四种类型的顾客(冲动、理智、想象和经济型)在购买手机时的心理。小组同学代表抽取任务单,现场撰写对话稿,并上台表演汇报成果的形式。活动表演,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收获了欢声笑语。
为了课堂上及时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我让学生拿出手机扫一扫预先制作的二维码,进行在线自测,接下来对学生容易错的课文习题给予解答,学生们轻松愉快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
3.课堂小结
课堂尾声,通过之前的赏美景、品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小说主题及创作风格。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学生:今日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爱国呢?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要“爱护环境是爱国、节约用水也是爱国、生活点滴做起,等等”。教师给予肯定回应,从而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及社会责任心。最后,我再发放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的方式多元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充分满足学生成就感。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及情感目标,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上传到学生QQ群,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能力,课后任选其一完成。第一题是小作文:家乡美(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可描写家乡美景、美的人物);第二题是片段练习:学生自拟主题,描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准确运用对话、心理、细节等描写刻画人物)。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到群共享,把与作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老师也可在群里对作业情况进行登记和点评,学生们通过平台交流,也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析,或是课堂练习的成果展示等都由学生亲自参与完成,注重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创新能力。
2.巧用信息化。内容丰富的记录短片、生动的课本剧、精美的微课与教学的巧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简单枯燥的纯文本分析,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方便课前课后自学。
3.德育与美育并重。优美的乐曲及画面,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又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激发爱国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4.服务专业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使学生拓展了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专业知识,既是知识的巩固,又是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上,它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在课堂上,学生们变得更为活跃了,学习主动性更高了,也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信息化给中职语文课堂带来的吸引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信息化技术也使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參考文献
[1]周冠祥.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与学变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18).
[2]朱雄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7).
[3]侯器.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4]倪文锦,于黔勋.语文(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韦江莲,1982年生,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荷花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对中职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等的引导。在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也较严重,仍存在着“重技能,轻文化”普遍现象,这也导致语文课在中职教学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变革,树立正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简言之,就是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融入现代信息资源、信息媒介、技术方法等。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那么信息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何在呢?
二、信息化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对中职学生的意义
当代青少年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毋庸置疑,就是网络。2016年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则《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将近3亿,占整体网民的44.5%,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2.7小时!这一庞大群体规模与日俱增。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也已成为学生们使用最频繁的“移动电脑”。笔者也通过调查发现,我校90%以上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网页浏览、微信、QQ、网络游戏、淘宝、微博论坛的使用等如今已占据中职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在手机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资讯、音乐、影视……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强大资讯功能,从学生性格爱好入手,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正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吗?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进课堂,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也使学生更易学。
(二)信息化教学对中职教师的意义
对比传统教学来看,信息化教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反而提升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老师不再只是讲授,还有指导、计划、统筹等。实行信息化教学,老师需要把握应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课上课下,老师的关注点也改变为从学习知识到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网络平台上,也更能有效地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三)信息化教学对中职语文学科的意义
中职语文新课标指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做中学”。中职语文是一门基础课,更是一门工具课。语文学科的开设,并不要求学生去背诵文学常识,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尽可能多读一些古今中外中華民族文化的经典,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文字的意境,作者所传达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也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媒体技术以形象化的图像、音、动画等形式很好地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融合。通过生动的动画、声音等特效,将抽象静态转化为具象动态,也使一篇篇文章变得形象、生动有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充了学习资源,挖掘了学生潜在能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完美连接。
总之,信息化教学,更切合学生需求,也更符合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强化教学实效,也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信息化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孙犁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为例,谈谈在语文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一次尝试。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荷花淀》选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小说单元。作为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课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一群农村男女青年为大家、舍小家的感人故事。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选取生活的几个场景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美好心灵。文章描写景物雅致,语言恬淡,享有“诗体小说”美誉,但相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小说与记叙文、散文、诗歌等体裁相比较,篇幅稍长,学生们也很难理解文章中景物、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这一教学难点。
再加之他们也早已厌倦了传统应试教育中主要依靠教师讲述,说教的形式,丝毫不能激起对该篇小说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孙犁战争小说的特点,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孙犁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及成就。
能力目标: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文学作品。2.能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爱国情感;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则定为学会准确运用语言刻画人物。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我采用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以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结合朗读、角色表演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细心领会,在合作交流中分析人物形象。
(二)课前预习准备
1.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课前,就将《20世纪文化名人——孙犁》纪录短片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使学生能更全面了解作家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及成就,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前阅读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激发学生求知欲。另外,在班群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查阅课文生字词,并安排 “夫妻对话”这一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授新课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授课之初,伴随优美的乐曲展开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把学生带入审美意境,学生们通过欣赏一幅幅美景获得更直观感受,笔者提问学生:大家觉得白洋淀的风景怎么样呀?你们喜欢吗?紧接着画面转换,我又会把学生带入到几十年前那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向学生们抛出第二个问题:当我们的美丽家园遭受敌人肆意破坏践踏之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该怎么做呢?运用信息手段,学生刚欣赏完平静的乡村美景,接下则是震耳欲聋的战争场景回响课堂,两组视觉冲击的对比画面,课堂上使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从而大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为下文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我首先在一体机上出示相关生字词,并要求学生注音后集体朗读,通过之前观看纪录短片,鼓励学生都来说说对作者孙犁的了解。这一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请一名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尝试拟定各情节小标题。这一环节并没有苛刻标准答案,意在使学生学会理清课文思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复述能力。
(3)研读赏析,品味美景。借助音频播放,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月下白洋淀”景物描写课文的朗读片段,学生自由发言,回忆课文刚才大家听到了哪些美景,以此调动学生听觉器官,感受文中传达的意境美。在感悟美景后,接下来布置分组讨论:找出文中还有哪些景物描写吗?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陈述理由,最后再进行集体朗读。这一设计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归纳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景物美及意境美所起的作用,突出本文第一个重点。
(4)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接下来,师生共同欣赏由学生扮演的“夫妻话别”场景,其余学生评价扮演效果,再通过观看课本剧原著视频,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刚才的表演是否忠于原著呢?是否表现出人物性格?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出人物形象。
关于“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两段场景中精彩的语言赏析,则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分组讨论、代表上台汇报的形式作为课堂学习反馈,最后我再巧妙地结合一段微课(探望丈夫前五个女人的对话)作为点评小结,能让学生易于理解,轻松愉快学习,又顺理成章突破了又一个重难点。
(5)课堂练习,学以致用。结合我授课的营销班级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了如下情境模拟练习,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分别表现出四种类型的顾客(冲动、理智、想象和经济型)在购买手机时的心理。小组同学代表抽取任务单,现场撰写对话稿,并上台表演汇报成果的形式。活动表演,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收获了欢声笑语。
为了课堂上及时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我让学生拿出手机扫一扫预先制作的二维码,进行在线自测,接下来对学生容易错的课文习题给予解答,学生们轻松愉快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
3.课堂小结
课堂尾声,通过之前的赏美景、品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小说主题及创作风格。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学生:今日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爱国呢?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要“爱护环境是爱国、节约用水也是爱国、生活点滴做起,等等”。教师给予肯定回应,从而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及社会责任心。最后,我再发放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的方式多元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充分满足学生成就感。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及情感目标,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上传到学生QQ群,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能力,课后任选其一完成。第一题是小作文:家乡美(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可描写家乡美景、美的人物);第二题是片段练习:学生自拟主题,描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准确运用对话、心理、细节等描写刻画人物)。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到群共享,把与作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老师也可在群里对作业情况进行登记和点评,学生们通过平台交流,也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析,或是课堂练习的成果展示等都由学生亲自参与完成,注重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创新能力。
2.巧用信息化。内容丰富的记录短片、生动的课本剧、精美的微课与教学的巧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简单枯燥的纯文本分析,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方便课前课后自学。
3.德育与美育并重。优美的乐曲及画面,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又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激发爱国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4.服务专业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使学生拓展了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专业知识,既是知识的巩固,又是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上,它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在课堂上,学生们变得更为活跃了,学习主动性更高了,也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信息化给中职语文课堂带来的吸引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信息化技术也使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參考文献
[1]周冠祥.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与学变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18).
[2]朱雄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7).
[3]侯器.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4]倪文锦,于黔勋.语文(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韦江莲,1982年生,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