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量研究表明,认知语义学中的范畴论在分析词语多义性方面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基于此理论,提出了语义联想网络教学法,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教学思路的实施步骤, 论证了语义联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 多义词本体 多义词语义联想网络构建 语义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义词研究现状与多义词的界定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瑞典汉学家本汉就强调过,“中国语言学习有三大困难,其实只是一个,即中国语词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孙长叙的《汉语词汇》, 20世纪80年代之后,武占坤、王勤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葛本仪的《汉语词汇研究》等等。纵观以上著述,词义研究取得了两点基本一致的成果,一是对多义词的界定,二是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具有关联性和相似性。多义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下定义。通俗的表达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多义词是一个语言现象,在具体语境中多义词表示的意义总是具体的、确定的、单一的。从语用的角度理解可以被定义为“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的意义的集合’.
多义词多个意义的形成是长期语言发展的结果,是历时的语言演变现象,但是本文着眼于多义词内部的义项系统,从心理认知角度探寻多义词词义引申的联想路径,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揭示各义项的关系。
二、多义词产生机制及多义词语义联想网络的构建
(一)产生机制
多义词的产生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范畴的对象由于在认识上建立相似性而产生比喻义;同一范畴的不同对象由于存在相关性而产生引申义。
(二)多义词是用有限的语言符号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
了解多义词内部源义和引申义的推演规律、各义项之间的关联理据,可以经济有效的掌握词语的意义,成倍的扩充词汇量 有利于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对复合词词义和词语组合义的记忆和推测。
(三)语义义项联想网络法的提出
语义联想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已见于英语教学,但汉语教学中却鲜有提及和论证。有的学者提出放射状词汇教学法(马玉汴,2004)或者“有度放射”策略,是针对新词和旧词之间的激活扩散,着眼于词际而非词内。也有学者注意到多义词教学应该利用各个义项之间的意义关联来组织教学,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的关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分清楚多义词的基本义和转义,对外国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等等。
大量研究表明, 范畴原型理论在处理词汇多义性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多义词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中心含义可称为原型义项,其他义项称为边缘义项。“根据原型理论,中心含义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是儿童最早习得和使用者最早反应的词义。”其他义项则根据典型性的强弱(具备共同属性的多寡)在语义范畴中作相应分布,典型性越强, 越靠近原型义项,反之则越远离原型义项,边缘性增强。认知心理学研究通过试验证明:通过深加工而学到的东西保持记忆的时间会更长,具体的词义比抽象的词义更容易记忆。因此,在抽象词义的教学中,要以具体的词义为基础,以原型义项为核心。
三、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语义联想网络教学模式是一个动静结合、适用于多媒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过程主要几个步骤:
(一)展示本义或基本义的意象图式,优先和重点掌握多义词的原型义项
在进行多义词词汇教学时,首要介绍多义词本义或基本义,因为本义或基本义是整个词义系统义项延伸的出发点和源头,不了解源头,无法进行相应的联想和推理。
(二)结合意象图式介绍认知框架
意象图式体现的是母语者对词语的基本认知模式,把词义引申的认知框架提取出来并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词义背后隐藏着的认知机制,进而体会母语者的思维推理方式。
(三)练习巩固
教师要设计一些练习检验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的接受度。练习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调整,可以是主观性的组词、填空、意义推测等,也可以是客脱选择意义表述正确的选项;可以是师生问答的口头练习,也可以是笔头练习。
四、结语
以语义联想网络的形式对多义词进行教学,希望学习者借助义项网络感知多义动词词义系统的整体性,在多义动词各义项之间建立联系,提高记忆效率、迅速扩大词汇量,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词义引申的联想机制,提高他们在具体语境中推测词义、词语组合义乃至句义的能力,感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形成汉语语感。当然语义联想法也有其局限。正所谓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
参考文献:
[1]焉德才.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有度放射”策略 [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2]钱玉莲.现代汉语词汇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7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朱建新.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7(6).
[6]许嘉璐.论同步引申[J].中国语文,1987(1).
[7]刘利华.从认知角度解释动词多义词的形成[J].零陵学院学报,2004(5)
关键词 多义词本体 多义词语义联想网络构建 语义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义词研究现状与多义词的界定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瑞典汉学家本汉就强调过,“中国语言学习有三大困难,其实只是一个,即中国语词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孙长叙的《汉语词汇》, 20世纪80年代之后,武占坤、王勤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葛本仪的《汉语词汇研究》等等。纵观以上著述,词义研究取得了两点基本一致的成果,一是对多义词的界定,二是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具有关联性和相似性。多义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下定义。通俗的表达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多义词是一个语言现象,在具体语境中多义词表示的意义总是具体的、确定的、单一的。从语用的角度理解可以被定义为“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的意义的集合’.
多义词多个意义的形成是长期语言发展的结果,是历时的语言演变现象,但是本文着眼于多义词内部的义项系统,从心理认知角度探寻多义词词义引申的联想路径,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揭示各义项的关系。
二、多义词产生机制及多义词语义联想网络的构建
(一)产生机制
多义词的产生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范畴的对象由于在认识上建立相似性而产生比喻义;同一范畴的不同对象由于存在相关性而产生引申义。
(二)多义词是用有限的语言符号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
了解多义词内部源义和引申义的推演规律、各义项之间的关联理据,可以经济有效的掌握词语的意义,成倍的扩充词汇量 有利于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对复合词词义和词语组合义的记忆和推测。
(三)语义义项联想网络法的提出
语义联想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已见于英语教学,但汉语教学中却鲜有提及和论证。有的学者提出放射状词汇教学法(马玉汴,2004)或者“有度放射”策略,是针对新词和旧词之间的激活扩散,着眼于词际而非词内。也有学者注意到多义词教学应该利用各个义项之间的意义关联来组织教学,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的关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分清楚多义词的基本义和转义,对外国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等等。
大量研究表明, 范畴原型理论在处理词汇多义性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多义词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中心含义可称为原型义项,其他义项称为边缘义项。“根据原型理论,中心含义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是儿童最早习得和使用者最早反应的词义。”其他义项则根据典型性的强弱(具备共同属性的多寡)在语义范畴中作相应分布,典型性越强, 越靠近原型义项,反之则越远离原型义项,边缘性增强。认知心理学研究通过试验证明:通过深加工而学到的东西保持记忆的时间会更长,具体的词义比抽象的词义更容易记忆。因此,在抽象词义的教学中,要以具体的词义为基础,以原型义项为核心。
三、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语义联想网络教学模式是一个动静结合、适用于多媒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过程主要几个步骤:
(一)展示本义或基本义的意象图式,优先和重点掌握多义词的原型义项
在进行多义词词汇教学时,首要介绍多义词本义或基本义,因为本义或基本义是整个词义系统义项延伸的出发点和源头,不了解源头,无法进行相应的联想和推理。
(二)结合意象图式介绍认知框架
意象图式体现的是母语者对词语的基本认知模式,把词义引申的认知框架提取出来并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词义背后隐藏着的认知机制,进而体会母语者的思维推理方式。
(三)练习巩固
教师要设计一些练习检验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的接受度。练习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调整,可以是主观性的组词、填空、意义推测等,也可以是客脱选择意义表述正确的选项;可以是师生问答的口头练习,也可以是笔头练习。
四、结语
以语义联想网络的形式对多义词进行教学,希望学习者借助义项网络感知多义动词词义系统的整体性,在多义动词各义项之间建立联系,提高记忆效率、迅速扩大词汇量,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词义引申的联想机制,提高他们在具体语境中推测词义、词语组合义乃至句义的能力,感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形成汉语语感。当然语义联想法也有其局限。正所谓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
参考文献:
[1]焉德才.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有度放射”策略 [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2]钱玉莲.现代汉语词汇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7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朱建新.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7(6).
[6]许嘉璐.论同步引申[J].中国语文,1987(1).
[7]刘利华.从认知角度解释动词多义词的形成[J].零陵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