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案为载体,构建自学、互学、展学、导学的“四学”课堂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学力课堂。
关键词:自学;互学;展学;导学;学力课堂
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的本质追求、本质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高效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它关注课堂现场生成,强调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生命状态的呵护和精神道德的发育。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互相合作的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课程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就是“能力”。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做了整体的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课程目标中对科学探究明确提出了有11方面的能力,可见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生物学习能力可以大体上概括为: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归纳、推理和演绎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不仅涵盖在实验探究活动,更重要的是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所需要培养的学生具体能力范围极广,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讲解能力、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能力、质疑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力即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是指在学习者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它既是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真实体现,又是学习者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其核心是学习者积极进取、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造能力。课堂是发展学生学力的重要阵地,发展学生学力也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学力课堂”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巧妙引导、正确鼓励下,生生、师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碰撞的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力课堂是以“四学(自学、互学、展学、导学)”为主要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学案为载体的课堂。
一、自学:自主建构
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自主的内涵并非仅仅是自主学习,它的本质是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是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的心情,相信学生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进发,充分解放学生,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帮助学生彰显个性、释放潜能。
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课改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课改基本原则是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课堂教学的最核心技术是利用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效益的“金字塔”表明:老师讲授5%、阅读学习20%、多感官学习30%、交流合作讨论50%、探究学习70%、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90%。因此,构建围绕学生自学为主课堂教学程序可以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从能力培养来看,能力是单纯靠接受式学习讲不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去做,能力才能自然而然形成。生物学自学能力的指导,一方面是教师精心设计学案,课堂留出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文本;另一方面是教师在导入时、重点处、难点处质疑,精心、巧妙设置问题,引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互学:互动激发
学力课堂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生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要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间的学习互动,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以学习小组间的对话、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创设教学情境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这样可以生成良好的新课程资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够使得学生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大胆表现,并由此对课堂进行两次升级,把传统的“讲堂”升级为“学堂”,然后再把“学堂”升级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提供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和中肯的激励性评价,评价一语中的。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中[2],教材构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调节的过程模型,教学中笔者通过3个学生的角色扮演让他们相互启发,在熟悉文本、习得知识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对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生物第9题进行评析时,学生开始对试题思路模糊,不能分析文本,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学,结果同学们在思路、方法及对试题分析解题能力上明显提高。
三、展学:愉悦共享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全部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给学生时间,培养质疑问题的能力,给予展示的机会。课堂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并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分数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形成的副产品,老师不能本末倒置。
展学是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既可以是学生自愿的智慧分享,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还可以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的集体展示活动和补充。
真诚地接纳学生的种种情绪表达,帮助他们远离烦恼与忧愁,让他们快乐起来,激发他们拼搏上进的热情,在学习和生活上始终保持前行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与挫折;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构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和谐关系;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并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的幸福传递于他人。
四、导学:高效生成
导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因势利导,对内容的深度和宽度进行扩展,提升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学”居于课堂的核心地位,课堂的一切活动应以“学”为主线展开。老师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整体情况,遵循教与不教的三条原则:学生自学能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教,即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互学、展学的作用和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的作用在于构建知识系统,探索规律和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
关键词:自学;互学;展学;导学;学力课堂
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的本质追求、本质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高效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它关注课堂现场生成,强调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生命状态的呵护和精神道德的发育。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互相合作的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课程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就是“能力”。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做了整体的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课程目标中对科学探究明确提出了有11方面的能力,可见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生物学习能力可以大体上概括为: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归纳、推理和演绎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不仅涵盖在实验探究活动,更重要的是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所需要培养的学生具体能力范围极广,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讲解能力、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能力、质疑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力即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是指在学习者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它既是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真实体现,又是学习者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其核心是学习者积极进取、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造能力。课堂是发展学生学力的重要阵地,发展学生学力也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学力课堂”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巧妙引导、正确鼓励下,生生、师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碰撞的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力课堂是以“四学(自学、互学、展学、导学)”为主要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学案为载体的课堂。
一、自学:自主建构
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自主的内涵并非仅仅是自主学习,它的本质是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是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的心情,相信学生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进发,充分解放学生,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帮助学生彰显个性、释放潜能。
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课改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课改基本原则是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课堂教学的最核心技术是利用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效益的“金字塔”表明:老师讲授5%、阅读学习20%、多感官学习30%、交流合作讨论50%、探究学习70%、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90%。因此,构建围绕学生自学为主课堂教学程序可以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从能力培养来看,能力是单纯靠接受式学习讲不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去做,能力才能自然而然形成。生物学自学能力的指导,一方面是教师精心设计学案,课堂留出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文本;另一方面是教师在导入时、重点处、难点处质疑,精心、巧妙设置问题,引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互学:互动激发
学力课堂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生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要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间的学习互动,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以学习小组间的对话、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创设教学情境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这样可以生成良好的新课程资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够使得学生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大胆表现,并由此对课堂进行两次升级,把传统的“讲堂”升级为“学堂”,然后再把“学堂”升级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提供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和中肯的激励性评价,评价一语中的。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中[2],教材构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调节的过程模型,教学中笔者通过3个学生的角色扮演让他们相互启发,在熟悉文本、习得知识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对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生物第9题进行评析时,学生开始对试题思路模糊,不能分析文本,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学,结果同学们在思路、方法及对试题分析解题能力上明显提高。
三、展学:愉悦共享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全部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给学生时间,培养质疑问题的能力,给予展示的机会。课堂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并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分数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形成的副产品,老师不能本末倒置。
展学是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既可以是学生自愿的智慧分享,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还可以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的集体展示活动和补充。
真诚地接纳学生的种种情绪表达,帮助他们远离烦恼与忧愁,让他们快乐起来,激发他们拼搏上进的热情,在学习和生活上始终保持前行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与挫折;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构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和谐关系;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并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的幸福传递于他人。
四、导学:高效生成
导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因势利导,对内容的深度和宽度进行扩展,提升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学”居于课堂的核心地位,课堂的一切活动应以“学”为主线展开。老师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整体情况,遵循教与不教的三条原则:学生自学能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教,即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互学、展学的作用和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的作用在于构建知识系统,探索规律和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