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践者。在新课程实施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人应把对自己亲人的爱护、关心推及他人。当然,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本能,天性使然,而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却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为人师者,首先要舍得投入,舍得付出。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思想,付出爱心、付出真情、付出一个母亲所能做到的一切。换言之,就是要爱学生,这是尊重、信赖、理解、宽容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的体现。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把热爱学生做为为师之本: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常言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了就会得到,投入了就会有回报,你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必然是爱心,你投入的是真情,得到的必然是真情的回报。这类事例,在教师生活中俯拾即是。
谈到尊重、理解,这里有一条人所共知的常识,即: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得尊重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首先得理解他人,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为人师者,在这一点上应该做得比别人更好。为此,教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摒弃粗暴、自私、急功近利等不良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行为,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否则,难以做到尊重、理解学生,更谈不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今社会,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固然让学生仰慕,但充满睿智、善解人意、豁达宽容的教师更为学生所喜爱,在我所带过的班级,我并不是学生的班主任,但学生们却喜欢与我交谈,将心中的小秘密告诉我,请我帮他们解决。有些不愿意让班主任、家长知道的事,却告诉我,征求我的看法。这是因为我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因为我也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身为人师,一定要心胸宽广,虚怀若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记得在一堂课刚上课时,教室走道里有人跑来跑去,不断地跟同学说话。身为教师,怎能允许课堂成为“自由市场”,于是,我查找原因,原来是小艾同学在课下将别人的书包扔着玩,上课时,小白同学才发现,急忙找书包,才演出了刚才的一幕。我一生气指责小艾同学:“哪有这种玩法?同学们这样对你,行不行?”没想到,小艾同学却说:“行!”而且还气呼呼的把自己的书包从座位那儿扔到了教室讲台前,这一做法,使我一下子下不来台。当时,我非常生气,怎么办?是当堂解决,还是冷处理?我犹豫片刻,批评了小艾几句,于是继续上课。课后,我也没提起此事,第二天上课,我已将昨天之事淡忘了。提问时,小艾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我很自然地让他回答问题。没想到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举动,竟使他非常感动。在小作文中他写道:“……通过这件事,我可以看出朱老师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我对不起老师!”我给了他这样的批语:“你毕竟是个孩子,而老师是个大人,老师怎么会与你计较呢!况且老师也不愿为这件小事而耽误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呀!”从此以后,这位小艾同学一改往日的不良习惯,能按时交作业了,上课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下对老师非常有礼貌。
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教师也要有宰相之肚,要有宽广的胸怀,像包容百川的大海一样,对待学生要充满热爱、宽容、即使学生犯了错误,甚至于冒犯了你,你都应大肚海涵,认识到学生还是个孩子,需要教师的导引和帮助。
二、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使学生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必须使学生接纳、喜欢你,为此,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能感觉到你是可亲、可信的,乐于帮助他的。这样,学生才可能向你敞开心扉。
l.察言观色,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施之以关爱。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女生,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态度很认真,学习热情也很高,但到了第二学期却判若两人,上课无精打采,有时发呆,大跟睛里时常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郁。我私下找她谈心,话没出口,孩子眼泪却流下来了,原来是父母离婚,使得孩子心烦意乱无法安心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多次劝慰她:“无论如何不要因大人的事,而给自己以放弃学习的理由。”同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争取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目前这个学生的情绪已趋于正常,师生们又看到了她甜美的笑容。
2.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任课老师,与学生单独相处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要常常利用课间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天说地,在不经意的交谈中,你会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家庭、交友等情况。这样不但加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帮助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通过写作训练与学生交流。学生们个性差异较大,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有的孩子心理自卑不愿与人交谈。有些事在孩子们眼里是大事,是隐私、不愿说出来,这时,作文、周记、日记便成了他们倾诉的地方,寻求理解帮助的途径。在写作训练中,常常能听取孩子们的心声,于是作文便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园地。在批阅作文时,如发现孩子们的思想有不对的苗头,及时予以纠正,如发现学生的心理有困惑时,及时予以解决;发现他们交友不慎时,及时予以提醒。此时,学生已把老师视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长道路上的参谋,同时,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师生感情也更加深厚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记得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学生的话令人感动,他们说:“朱老师不骂我们,出现问题时总是给我们讲道理,我们尊敬她,也喜欢上语文课。”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德育工作的重点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我观念和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化的主观意识,可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要全面了解学生。同时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根据学生个性和基础的不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性的语言,因为“喜欢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共性,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得到老师的赞扬与期待。所以我们要努力发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点亮他们希望的火把,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做人的自信。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两位学生,聪明,活泼,也很调皮,学习底子薄,但记忆力非常好,每次布置背诵课文,他俩总是很快就背会了,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多次表扬他们,在私下里也对他俩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没想到这两位同学之间自发的展开了学习竞赛,并且主动要求老师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优点得到了肯定,学习热情更高了。 四、凸现语文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理想平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体现在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方面面。多年以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渗透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
1.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生活中成功与人交际,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不同于日常的说话、吃饭,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的态度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蓝本。在教学中,本人总是以课文为依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习《爸爸的花落了》、《丑小鸭》等课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学习《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等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探险家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表现出的勇敢、坚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学习《珍珠鸟》、《斑羚飞渡》等课文,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信任他人、团队协作、珍爱生命等可贵品质,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学习《戏曲大舞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赏戏、学戏、唱戏、品戏,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许多戏曲知识,更重要是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戏曲的热情。这一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3.体验感悟中凸显人文关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美文,蕴含着人性美、人情美、景物美、道德美等等,处处件现了人文关怀。因此,激活学生的审美激情,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就成为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德育教育的要求。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喜爱赞美或同情等美好的情感,感悟自然美、人情美;学习诗词,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角度赏析品味词句,体验诗歌凝练的语言所创造出的美好意境;学习小说,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命运遭际,体验人间百态、人情百味,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生活、理解人生,从而更好地把握生活。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区分善与恶、美与丑,树立健康理想的审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责任编辑:薛剑刚)
一、尊重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人应把对自己亲人的爱护、关心推及他人。当然,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本能,天性使然,而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却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为人师者,首先要舍得投入,舍得付出。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思想,付出爱心、付出真情、付出一个母亲所能做到的一切。换言之,就是要爱学生,这是尊重、信赖、理解、宽容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的体现。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把热爱学生做为为师之本: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常言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了就会得到,投入了就会有回报,你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必然是爱心,你投入的是真情,得到的必然是真情的回报。这类事例,在教师生活中俯拾即是。
谈到尊重、理解,这里有一条人所共知的常识,即: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得尊重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首先得理解他人,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为人师者,在这一点上应该做得比别人更好。为此,教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摒弃粗暴、自私、急功近利等不良的个性特点和思想行为,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否则,难以做到尊重、理解学生,更谈不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今社会,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固然让学生仰慕,但充满睿智、善解人意、豁达宽容的教师更为学生所喜爱,在我所带过的班级,我并不是学生的班主任,但学生们却喜欢与我交谈,将心中的小秘密告诉我,请我帮他们解决。有些不愿意让班主任、家长知道的事,却告诉我,征求我的看法。这是因为我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因为我也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身为人师,一定要心胸宽广,虚怀若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记得在一堂课刚上课时,教室走道里有人跑来跑去,不断地跟同学说话。身为教师,怎能允许课堂成为“自由市场”,于是,我查找原因,原来是小艾同学在课下将别人的书包扔着玩,上课时,小白同学才发现,急忙找书包,才演出了刚才的一幕。我一生气指责小艾同学:“哪有这种玩法?同学们这样对你,行不行?”没想到,小艾同学却说:“行!”而且还气呼呼的把自己的书包从座位那儿扔到了教室讲台前,这一做法,使我一下子下不来台。当时,我非常生气,怎么办?是当堂解决,还是冷处理?我犹豫片刻,批评了小艾几句,于是继续上课。课后,我也没提起此事,第二天上课,我已将昨天之事淡忘了。提问时,小艾同学高高的举起了手,我很自然地让他回答问题。没想到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举动,竟使他非常感动。在小作文中他写道:“……通过这件事,我可以看出朱老师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我对不起老师!”我给了他这样的批语:“你毕竟是个孩子,而老师是个大人,老师怎么会与你计较呢!况且老师也不愿为这件小事而耽误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呀!”从此以后,这位小艾同学一改往日的不良习惯,能按时交作业了,上课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下对老师非常有礼貌。
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教师也要有宰相之肚,要有宽广的胸怀,像包容百川的大海一样,对待学生要充满热爱、宽容、即使学生犯了错误,甚至于冒犯了你,你都应大肚海涵,认识到学生还是个孩子,需要教师的导引和帮助。
二、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使学生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必须使学生接纳、喜欢你,为此,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能感觉到你是可亲、可信的,乐于帮助他的。这样,学生才可能向你敞开心扉。
l.察言观色,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施之以关爱。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女生,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态度很认真,学习热情也很高,但到了第二学期却判若两人,上课无精打采,有时发呆,大跟睛里时常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忧郁。我私下找她谈心,话没出口,孩子眼泪却流下来了,原来是父母离婚,使得孩子心烦意乱无法安心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多次劝慰她:“无论如何不要因大人的事,而给自己以放弃学习的理由。”同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争取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目前这个学生的情绪已趋于正常,师生们又看到了她甜美的笑容。
2.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任课老师,与学生单独相处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要常常利用课间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天说地,在不经意的交谈中,你会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家庭、交友等情况。这样不但加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帮助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通过写作训练与学生交流。学生们个性差异较大,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有的孩子心理自卑不愿与人交谈。有些事在孩子们眼里是大事,是隐私、不愿说出来,这时,作文、周记、日记便成了他们倾诉的地方,寻求理解帮助的途径。在写作训练中,常常能听取孩子们的心声,于是作文便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园地。在批阅作文时,如发现孩子们的思想有不对的苗头,及时予以纠正,如发现学生的心理有困惑时,及时予以解决;发现他们交友不慎时,及时予以提醒。此时,学生已把老师视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长道路上的参谋,同时,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师生感情也更加深厚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记得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学生的话令人感动,他们说:“朱老师不骂我们,出现问题时总是给我们讲道理,我们尊敬她,也喜欢上语文课。”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德育工作的重点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我观念和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化的主观意识,可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要全面了解学生。同时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根据学生个性和基础的不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性的语言,因为“喜欢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共性,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得到老师的赞扬与期待。所以我们要努力发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点亮他们希望的火把,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做人的自信。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两位学生,聪明,活泼,也很调皮,学习底子薄,但记忆力非常好,每次布置背诵课文,他俩总是很快就背会了,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多次表扬他们,在私下里也对他俩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没想到这两位同学之间自发的展开了学习竞赛,并且主动要求老师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优点得到了肯定,学习热情更高了。 四、凸现语文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理想平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体现在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方面面。多年以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渗透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
1.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生活中成功与人交际,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不同于日常的说话、吃饭,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的态度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蓝本。在教学中,本人总是以课文为依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习《爸爸的花落了》、《丑小鸭》等课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学习《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等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探险家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表现出的勇敢、坚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学习《珍珠鸟》、《斑羚飞渡》等课文,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信任他人、团队协作、珍爱生命等可贵品质,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学习《戏曲大舞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赏戏、学戏、唱戏、品戏,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许多戏曲知识,更重要是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戏曲的热情。这一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3.体验感悟中凸显人文关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美文,蕴含着人性美、人情美、景物美、道德美等等,处处件现了人文关怀。因此,激活学生的审美激情,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就成为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德育教育的要求。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喜爱赞美或同情等美好的情感,感悟自然美、人情美;学习诗词,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角度赏析品味词句,体验诗歌凝练的语言所创造出的美好意境;学习小说,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命运遭际,体验人间百态、人情百味,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生活、理解人生,从而更好地把握生活。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区分善与恶、美与丑,树立健康理想的审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