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关键词】初中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写好了一篇作文,能完成作文的任务就行了。他们往往写完了一篇作文交给了教师,就认为“万事大吉”,从来没有认真修改,或者只是自己再读一遍就行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培养出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可以用中外文学名人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如我们用伟大领袖毛泽东修改诗词的故事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特别重视文章的修改等故事教育启发学生,使学生懂得“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 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1.朗读。朗读法。同学们可能觉得奇怪,朗读和修改作文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多数学生所写的文章,看起来还可以,读起来就少有生气。”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写作文,一般是先在心里想好,然后在提笔写在纸上,这包含了两个过程,构思和写出。然而一篇好文章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过程。
朗读,朗读是读者对文章欣赏的主要手段,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很好的可读性,那么这篇文章就不是不篇好文章。
好的文章读起来应有气势、有节奏、连贯顺畅。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朗读和候改文章的关系了。我们写好文章后要亲自朗读,体会一个文章的可读性,从而可以发现许多毛病,哪里不通畅,哪里太罗嗦,哪里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一下子就发现了。
在朗读时,要大声读,要有感情地读,有节奏地读,这样才能把毛病充分暴露出来。还有一点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改。改一改读一读,读一读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所以朗读自己的文章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
2.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2.1 删减。鲁迅先生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我们不少学生连无用的也无法做到删减,这就无怪乎文章写不好了。学生习作《上中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就把文章写成了流水帐。从早上家里出发,直写到晚上熄灯休息,把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下来了,我选取了一篇较典型的习作进行讲评,把大部分段落都删去,只选取和母亲依依惜别的内容,并且就这一段加以发挥充实。这节课效果良好,不少学生克服了记流水帐的毛病。一般地说,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空洞的议论,开头结尾离题太远的文字,重复累赘的话语统统删减掉。对文章的删削,要力求收到集中、紧凑、鲜明、简洁的效果。
2.2 补充。修改文章要勇于删去多余的字、句、段,也要善于增加必要的内容。增加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也要遵照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果认为文章的内容过于单薄,叙述描写不够具体,说理分析不够充分的,都应加以充实,扩展,使文章有血有肉,不至于干巴巴的几条筋骨。初中生作文训练多以写人记事为主,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位助人为乐的人》,有篇习作写了一位义务为孤寡老人理发的老工友。选材很不错,可内容很空洞,只写到"老工友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们理发,大家称他是个活雷锋。"我启发他充实内容,拟了几个提纲给他:谁请过他理发?怎样说的?他怎么样理的?他神情如何?动作怎样?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老工友高兴时有什么表情?这位学生较有灵感,经过重写,一篇内容较充实的记叙文写出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篇文章以《理发》为题,增加了一些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获得了众师生的好评。当然在增益过程中,也要注意忠实于生活,合情合理,而不能凭空想象,编造情节,给人以虚假的印象。
2.3 调整。主要指层次顺序方面安排得不够妥当时,需要作适当调整。比如写记叙文,一般是要按照时间、空间、人物活动、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构来组织材料。但是为了突出某种事件的结局,抓住读者的心,造成一种悬念,就可以把以后发生的事情提前到开头来写,即采用倒叙的方法来组织材料。层次混乱固然要调整,即使不乱,但层次不够理想的,也要精益求精,加以調整。
2.4 改换。改换主要指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也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字词用得不恰当、不确切,当然要改;用得恰当的、确切的,如果能找到更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还得把它换上。为了使学生认识这方面的修改的重要性,我把古诗中"推敲"一词的典故传授给学生,并且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特意把用得不恰当的字、词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必要时,找到学生面对面修改,与学生共同讨论用最恰当的字词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作文遣词造句的能力大有长进。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四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 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 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具体方法,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
收稿日期:2012-08-25
【关键词】初中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写好了一篇作文,能完成作文的任务就行了。他们往往写完了一篇作文交给了教师,就认为“万事大吉”,从来没有认真修改,或者只是自己再读一遍就行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培养出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可以用中外文学名人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如我们用伟大领袖毛泽东修改诗词的故事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特别重视文章的修改等故事教育启发学生,使学生懂得“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 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1.朗读。朗读法。同学们可能觉得奇怪,朗读和修改作文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多数学生所写的文章,看起来还可以,读起来就少有生气。”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写作文,一般是先在心里想好,然后在提笔写在纸上,这包含了两个过程,构思和写出。然而一篇好文章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过程。
朗读,朗读是读者对文章欣赏的主要手段,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很好的可读性,那么这篇文章就不是不篇好文章。
好的文章读起来应有气势、有节奏、连贯顺畅。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朗读和候改文章的关系了。我们写好文章后要亲自朗读,体会一个文章的可读性,从而可以发现许多毛病,哪里不通畅,哪里太罗嗦,哪里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一下子就发现了。
在朗读时,要大声读,要有感情地读,有节奏地读,这样才能把毛病充分暴露出来。还有一点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改。改一改读一读,读一读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所以朗读自己的文章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
2.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2.1 删减。鲁迅先生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我们不少学生连无用的也无法做到删减,这就无怪乎文章写不好了。学生习作《上中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就把文章写成了流水帐。从早上家里出发,直写到晚上熄灯休息,把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下来了,我选取了一篇较典型的习作进行讲评,把大部分段落都删去,只选取和母亲依依惜别的内容,并且就这一段加以发挥充实。这节课效果良好,不少学生克服了记流水帐的毛病。一般地说,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空洞的议论,开头结尾离题太远的文字,重复累赘的话语统统删减掉。对文章的删削,要力求收到集中、紧凑、鲜明、简洁的效果。
2.2 补充。修改文章要勇于删去多余的字、句、段,也要善于增加必要的内容。增加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也要遵照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果认为文章的内容过于单薄,叙述描写不够具体,说理分析不够充分的,都应加以充实,扩展,使文章有血有肉,不至于干巴巴的几条筋骨。初中生作文训练多以写人记事为主,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位助人为乐的人》,有篇习作写了一位义务为孤寡老人理发的老工友。选材很不错,可内容很空洞,只写到"老工友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们理发,大家称他是个活雷锋。"我启发他充实内容,拟了几个提纲给他:谁请过他理发?怎样说的?他怎么样理的?他神情如何?动作怎样?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老工友高兴时有什么表情?这位学生较有灵感,经过重写,一篇内容较充实的记叙文写出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篇文章以《理发》为题,增加了一些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获得了众师生的好评。当然在增益过程中,也要注意忠实于生活,合情合理,而不能凭空想象,编造情节,给人以虚假的印象。
2.3 调整。主要指层次顺序方面安排得不够妥当时,需要作适当调整。比如写记叙文,一般是要按照时间、空间、人物活动、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构来组织材料。但是为了突出某种事件的结局,抓住读者的心,造成一种悬念,就可以把以后发生的事情提前到开头来写,即采用倒叙的方法来组织材料。层次混乱固然要调整,即使不乱,但层次不够理想的,也要精益求精,加以調整。
2.4 改换。改换主要指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也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字词用得不恰当、不确切,当然要改;用得恰当的、确切的,如果能找到更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还得把它换上。为了使学生认识这方面的修改的重要性,我把古诗中"推敲"一词的典故传授给学生,并且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特意把用得不恰当的字、词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必要时,找到学生面对面修改,与学生共同讨论用最恰当的字词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作文遣词造句的能力大有长进。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四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 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 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具体方法,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
收稿日期:201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