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同样不可忽视。但识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事,尤其是现在的教材识字量特别大;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又比较难,要想培养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不好就会变得费解。低年级教学怎样突出识、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呢?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觉得下面的措施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灵感、展现学生的个性,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我要学——我会学——我学会”的过程。
一、识字教学突出创新性、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
新课程改革,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每一课都有十几个要认的字,如果运用传统的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识记效果差,而且会逐渐丧失他们的识字兴趣。其实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识字中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教学中,可激发学生针对不同的字形发挥想象,赋予每一个字以形象的记忆,使得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如:春——三人结伴看日出;树——“又”进一村。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讲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字。
识字的层次性体现在:
1.创新识字。
2.检查识字。
3.回归课文识字。
4.游戏测验。
以《草原的早晨》为例,可以将生字分为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教师指字,学生做动作,如“打”、“跨”、“铺”。第二,教师指定图中的位置,学生贴上相应的字。如,在图中的“羊”、“牧民”处贴上相应的字。第三,教师说字谜,学生猜字。第四,教师说字的基本特征,学生举卡片。如,一个字和“处”长得非常像;马跑得很快可以用哪个字?第五,当堂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几个难写字。
识字教学只要坚持趣味性、多样性、创新性、层次性于一体的原则,学生自然会经历“我要学——我会学——我学会”的过程。
二、让挑战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激活悟性的灵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反复地阅读文本,在读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在读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但如果机械地让学生读,学生会感到很无奈。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如果给学生创设一种挑战的氛围则可以激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悟性的灵感,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悟、心甘情愿地读。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一文中我是这样给学生提供挑战机会的:
1.悟读——我要读。
草原美吗?美在哪里?这是学生的初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读。
2.挑战读——我爱读。
假如老师要到草原中去看看草原的美,你想让老师先到哪个地方去。同学们肯定都想让老师先到自己觉得美的地方去(羊、牧民、远处的草原),这时老师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把你认为美的地方有感情地读,谁读的美感动了老师,老师就决定先让谁做导游。”
3.引读欣赏。
学生挑战读后,老师及时评价说:“同学们读得都很好,老师觉得哪个地方都美、哪个地方都想去。到底先去哪儿?还是让老师亲自读一下,自己拿个主意吧!”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欣赏草原的美,如果你看到了什么就做个表情或动作鼓励一下老师。这样的引读会使学生深入情境,静静欣赏。
4.升华读——我会读。
“现在老师决定让你们带着我把草原的每个地方都美美地看一看、听一听,你们愿意吗?你们可要美美地读好,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让老师闭上眼睛好好欣赏欣赏,你们有信心吗?”
经过前三遍的读,学生已经把草原的美领悟得很深了,这时给学生一个淋漓尽致的表现机会岂不是犹如“饭后一果”,学生肯定会欣然接受。
三、积极改进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在低年级中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激励性语言不仅适当还要丰富。如:“谢谢你帮我们记住了这个字!”“你真聪明,还会编字谜呢!”“你真像个小老师,是你教会了你的同位!”“你的读书方法真好,还会圈圈点点呢!”
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不仅使学生信心百倍,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而且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指导性评价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如,说说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桌的字笔顺对不对?你能把他教会吗?同桌的字谁写得好?给对方写得好的字花朵红花……实践证明,学生的评价更能起到激励、反馈和点拨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评价,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远比教师一对一的评价要省时、省力得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在教学中不断探求、创新,将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一、识字教学突出创新性、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
新课程改革,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每一课都有十几个要认的字,如果运用传统的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识记效果差,而且会逐渐丧失他们的识字兴趣。其实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识字中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教学中,可激发学生针对不同的字形发挥想象,赋予每一个字以形象的记忆,使得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如:春——三人结伴看日出;树——“又”进一村。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讲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字。
识字的层次性体现在:
1.创新识字。
2.检查识字。
3.回归课文识字。
4.游戏测验。
以《草原的早晨》为例,可以将生字分为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教师指字,学生做动作,如“打”、“跨”、“铺”。第二,教师指定图中的位置,学生贴上相应的字。如,在图中的“羊”、“牧民”处贴上相应的字。第三,教师说字谜,学生猜字。第四,教师说字的基本特征,学生举卡片。如,一个字和“处”长得非常像;马跑得很快可以用哪个字?第五,当堂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几个难写字。
识字教学只要坚持趣味性、多样性、创新性、层次性于一体的原则,学生自然会经历“我要学——我会学——我学会”的过程。
二、让挑战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激活悟性的灵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反复地阅读文本,在读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在读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但如果机械地让学生读,学生会感到很无奈。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如果给学生创设一种挑战的氛围则可以激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悟性的灵感,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悟、心甘情愿地读。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一文中我是这样给学生提供挑战机会的:
1.悟读——我要读。
草原美吗?美在哪里?这是学生的初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读。
2.挑战读——我爱读。
假如老师要到草原中去看看草原的美,你想让老师先到哪个地方去。同学们肯定都想让老师先到自己觉得美的地方去(羊、牧民、远处的草原),这时老师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把你认为美的地方有感情地读,谁读的美感动了老师,老师就决定先让谁做导游。”
3.引读欣赏。
学生挑战读后,老师及时评价说:“同学们读得都很好,老师觉得哪个地方都美、哪个地方都想去。到底先去哪儿?还是让老师亲自读一下,自己拿个主意吧!”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欣赏草原的美,如果你看到了什么就做个表情或动作鼓励一下老师。这样的引读会使学生深入情境,静静欣赏。
4.升华读——我会读。
“现在老师决定让你们带着我把草原的每个地方都美美地看一看、听一听,你们愿意吗?你们可要美美地读好,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让老师闭上眼睛好好欣赏欣赏,你们有信心吗?”
经过前三遍的读,学生已经把草原的美领悟得很深了,这时给学生一个淋漓尽致的表现机会岂不是犹如“饭后一果”,学生肯定会欣然接受。
三、积极改进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在低年级中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激励性语言不仅适当还要丰富。如:“谢谢你帮我们记住了这个字!”“你真聪明,还会编字谜呢!”“你真像个小老师,是你教会了你的同位!”“你的读书方法真好,还会圈圈点点呢!”
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不仅使学生信心百倍,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而且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指导性评价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如,说说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桌的字笔顺对不对?你能把他教会吗?同桌的字谁写得好?给对方写得好的字花朵红花……实践证明,学生的评价更能起到激励、反馈和点拨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评价,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远比教师一对一的评价要省时、省力得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在教学中不断探求、创新,将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