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观念 欣赏能力
一、美术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中,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对事物的构想或表现,还是美术绘画学习过程本身,都应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进行实施的,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地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绘画训练中准确地描绘各种物体。当然,还要在绘画训练的同时欣赏优秀的作品进行临摹,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以欣赏、临摹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绘画观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欣赏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董希文所创作的《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引导学生观察作者刻画人物的生动表情以及所反映的内心世界。该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了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在临摹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目的放在以形式美为主要出发点、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辅。对于画的形式的临摹,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坐标格作准确临摹,另一种是自由而准确的临摹。有时,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临摹方法,不过在临摹过程中不能脱离成功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通过评论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有教学上的构思和环节设计外,在评析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展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见,谈看法、谈观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变相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事半功倍。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画家与我们来说,不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而是因为他们具有艺术家的观察力,具有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通过初中的美术教学,我们的要求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像艺术家那样的观察、创造和审美能力。教学将为我们提供这种创造精神与能力培养的宽广沃土。
二、作品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
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三、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表现出不同的惊异的神情动态。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
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挖其思想内涵了。
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进行,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观念 欣赏能力
一、美术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中,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对事物的构想或表现,还是美术绘画学习过程本身,都应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进行实施的,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地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绘画训练中准确地描绘各种物体。当然,还要在绘画训练的同时欣赏优秀的作品进行临摹,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以欣赏、临摹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绘画观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欣赏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董希文所创作的《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引导学生观察作者刻画人物的生动表情以及所反映的内心世界。该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了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在临摹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目的放在以形式美为主要出发点、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辅。对于画的形式的临摹,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坐标格作准确临摹,另一种是自由而准确的临摹。有时,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临摹方法,不过在临摹过程中不能脱离成功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通过评论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有教学上的构思和环节设计外,在评析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展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见,谈看法、谈观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变相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事半功倍。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画家与我们来说,不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而是因为他们具有艺术家的观察力,具有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通过初中的美术教学,我们的要求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像艺术家那样的观察、创造和审美能力。教学将为我们提供这种创造精神与能力培养的宽广沃土。
二、作品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
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三、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表现出不同的惊异的神情动态。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
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挖其思想内涵了。
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进行,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