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背景下的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学新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的一致性进行了探析,首先从职业喜好、学校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专业、择业和职业价值观对大学新生学习的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结论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灵活设置转专业的条件。
  关键词:择业就业理论;价值观适应性;职业选择;个人价值观
  一、前言
  职业价值观指的是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职业目标的规划。职业价值观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择业的影响。在现实当中,大学新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他们的择业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么,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什么方面,大学新生们又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呢?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在择业的过程中,其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能够对学生的个人选择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大学新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并不完全一致,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的职业喜好对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学生的个人选择与其职业喜好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对职业的喜好程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且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北京师范大学对大学新生就业情况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到,就业选择和个人喜好相同的大学新生在调查总人数中占有67.4%的比例,而师范类的学生占比67.4%,医学类学生占比67.4%;文科学生占比70.8%,理科学生占比64.8%;男生占比65.7%,女生占比68.2%[1]。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科类女生更明确自己的职业观,其受到喜好程度的影响相比理科男生会更大一些。
  (二)心理发展程度对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往往不如毕业生,甚至部分大学新生在自我认知方面还处于孩童时期,只关注自己所處的一方土地,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发展状况还不是很清楚,认知较为模糊,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产生两个极端的结果,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异于常人,能够改变世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人物,这些认知引导着很多大学新生致力于关注事业成绩,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在很多方面无法竞争过硕士生,因此产生自卑,对优秀的、理想的单位与岗位望而却步。
  (三)学校教育对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文化教育主要是知识理论的学习,主要突出学科学习,而我们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的是对学生事业心态的培养,所以,很多大学新生一直保持着一颗事业奋斗的心,对个人名誉和权欲的追求会较多。同时我国大学新生学习的东西比较繁杂,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学习辅修课程。而我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随性,喜欢添加一些自己的个人三观,有的时候老师的观点与学生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不一样,就会造成学生三观的重组,如此一来,学生在三观矛盾过程中会形成更加准确的定位,这有利于学生就业择业观念的形成。
  三、专业、择业和职业价值观对大学新生学习的影响
  上文对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那么,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些影响因素和大学新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不一致的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何种影响?本文对此进一步分析。
  首先,一般情况下,专业与择业统一的大学新生往往具有更强的学习东西,因为学生专业与择业统一的情况下,学生一般对于这个专业和职业较为喜爱,且在该专业方面学习今后会在学生就业当中被直接应用到,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然而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时,激励动机就会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保持合适的动机,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激励。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对大学新生就业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理科学生的统一性在学习动机影响并不强烈。其原因在于理科学生学习的课程比较乏味,缺乏灵动感,同时理科学生择业并不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职业,所以对其动机的影响水平不高。相比理科生,文科学生更愿意接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学习动机较强,并且具有较高统一性。文科学生比较感性,通常喜欢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所以选择的职业与其学习动机导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在专业、择业、喜好三者均不统一的学生中,具有规避失败的动机很强。通常来说,受个人尊严影响,选择的专业和择业实现统一后,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有信心和很强的学习动机。但是,对于一些职业选择与爱好不统一的学生来说,选择这类职业往往是社会的现实问题致使其他做出的选择,因此学习的动机并不强。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可知,当前大学新生在就业与择业上,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然而其一致性会受到学生的职业喜好、心理发展程度、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学校教育当中,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一致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烈[2]。
  基于结论,本文对当前高校对大学新生就业与择业的教育提出些许建议: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除了开设就业相关的课程外,班主任在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也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学校在日常教育中还需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多加关注,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可以通过心理教育、集体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生活和活动中认清自己,给自己准确定位;再次,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更灵活地处理学生转专业的问题,对于一些转专业意向明确、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准许转专业,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滑登红.就业背景下的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7):188-189.
  [2]罗宏.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0):170.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现行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从属关系模糊、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监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几个问题梳理,探索成都体育学院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关键词: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体制”是制度外在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通常以权力配置为中心,以结构、功能、运行为主体,由各种硬件和相应的规范所构成。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终身教育的需
期刊
摘要: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也导致了就业结构矛盾等问题,经济新常态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和基本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对策  近几年,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在不停的上升,导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停的翻倍。大学生的就业难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施行意见》。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是施行国家创新的基本战略方向,是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方针。这份文件表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成为求职者,还要在工作中成为创新者,因此培育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做好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概念解析展开,结合当下关于辅导员的一些政策性文件进行分析探求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  单从字面意义来看,“职业”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
期刊
摘要:教学技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专业知识教学,还要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在英语师范专业教育中,建设和应用好师范生技能培养实训室对提升学生技能、强化教学能力训练以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技能培养;实训室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
期刊
摘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价值信仰不坚定、核心价值观中社会理想的轻视、坚强意志和崇高精神追求的缺乏和道德滑坡、心理失衡。原因主要从宏观背景和教育本身两个方面出发。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学科是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柱。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平衡好“化学”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与化学基础课和材料学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探索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材料化学专业中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金融学本科专业实习模式创新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长期的融教学(T)、操作(O)、实践(P)、创新(C)、就业(E)、社会责任(R)一体化培养为特色的“TOPCER”培养体系进程中探索实施了三层次四阶段实习模式,将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基本技能”、“综合学习”和“实践初步从业能力”三个层次,对应金融從业基本技能训练与金融业务模拟、金融机构业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亦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之使命。对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本论文在分析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藏族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勾勒了中国全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教育、外交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教育面向世界开放,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也服务外交大局,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份纲领性领导性文件,高等教育系统要以十九大精神指引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国际化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