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社区的良性发展,志愿服务意义深远。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缺乏志愿精神、沟通渠道单一、资金设备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从培养志愿精神,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培训,打造志愿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校社合作,争取社会支持等策略,建立起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烹饪专业
  基金项目:2015年度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立项课题“职校学生志愿行动研究——以无锡市区职业学校为例”
  作者简介:徐虹霞,女,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674-7747(2016)32-0076-03
  一、高职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1]烹饪是一门艺术,通过对食材精心烹制,细心料理,使其色香味俱佳。健康合理的烹饪方法,不但使人的味蕾得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有益健康。烹饪专业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主要是宣传健康饮食观念,讲解烹饪知识,教授烹饪技能。这既有利于社区居民提高健康意识和烹饪技能,陶冶生活情趣,也有利于烹饪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一)提高社区居民技能,增强幸福感
  健康,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烹饪方法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烹饪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积极宣传“少加盐和味精”“宜蒸不宜炒”“尝试低脂肪的替代品”等益于健康的烹饪知识,做好居民的健康卫士。同时,教授居民一些烹饪菜肴的小诀窍,如“羊肉如何去膻味”“如何煮骨头汤更有营养”,以及指导居民做简易的西点、面点,提高居民的烹饪技能,优化居民日常生活,增强居民幸福感。
  (二)优化校园文化生活,树立正确“三观”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润泽高职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级校风。同时,在一次次社区志愿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锻炼学生能力,优化学生人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感受个人成长,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良性互动,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局面。
  (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学生对烹饪知识、烹饪技能的掌握,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老师的讲解和实训室的练习,还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烹饪学生在社区志愿活动中,通过悉心解答居民的问题、困惑,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烹饪技能。另外,烹饪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烹饪从业人员,不仅需要过硬的烹饪技能,还需要优秀的职业素养。在社区志愿活动中,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我,树立服务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提升职业素养。
  二、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志愿精神,流动性强
  很多高职烹饪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游戏的心态参与其中,自以为很简单、很容易。但在参与活动之后,有些学生会觉得非常劳累,过程没有想象中有趣,慢慢地就失去兴趣,打起了退堂鼓,由于志愿者组织是公益性组织,遵循自愿入会,自愿参与的原则,这样就产生了社区资源服务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同时,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餐饮行业从事兼职活动,希望能够获得较多的报酬,在金钱的驱动下,便放弃了社区志愿服务。这些因素导致社区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流动性强,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没有内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需要加强教育。
  (二)沟通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学校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信息都是通过社团、团委或者班主任通知到各个志愿者,需要志愿服务的社区信息也大多由团委挨个咨询,在社区与志愿者之间缺乏交互媒介,沟通不畅。单一化的信息来源,既缩小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范围,也造成个别社区服务的拥堵。在社区志愿活动的宣传方面,高校、社区与社会媒体单独行动,各自为政或者不参与宣传,未能通力合作形成规模效应,这就导致社区居民不知晓有服务活动,参与性不高,常出现服务现场冷清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而社会媒体在社区志愿者服务方面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大型活动,很少关注或跟踪日常的社区志愿者服务,这会大大降低社区志愿者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2]
  (三)社会支持单薄,资金设备短缺
  社区志愿服务应该是吸纳是社会各界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服务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志愿者却成为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形成了高校孤军奋战的不良局面。在资金设备方面,烹饪专业学生在宣传烹饪知识时,需要资金制作展板,在教授中西式面点时,需要必要的烹饪设备和采购原材,然而,资金与设备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
  三、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社区发展和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笔者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培养志愿精神,完善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的前提是自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视频,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的观念;通过培育志愿理念、倡导主流价值等手段,引导志愿者在坚持固有的志愿精神的前提下,寻求志愿者服务经典理念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使其成为广大学生心目中的一种自觉意识;[3]引导学生真正内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并付诸实践。   另外,志愿服务虽然不以金钱报酬为目的,这并不代表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完全不能获得金钱或物品的报酬。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服务,但非营利、不索取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4]因此,要认识到志愿者激励制度的必要性,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政策。综合运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价值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发扬服务意识,发挥持之以恒精神,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良性发展。
  (二)加强管理培训,打造志愿团队
  依据共青团中央制定的《志愿者服务章程》,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志愿者的选拔招募、登记注册、权利、义务、培训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用成文的制度规范志愿者言行,保障志愿者权益,确保社区志愿服务顺利开展。
  1.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者队伍里来,建设一支能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的社区志愿者骨干队伍。同时,处理好新旧志愿者交替,志愿者更换等问题,实现“铁打的志愿服务,流水的志愿者”。
  2.加强在册志愿者培训。实行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定期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组织开展烹饪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既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也加强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社区志愿活动的质量。
  3.实行多维度考核机制。组织工作人员从服务时长、服务效果、社区反馈、队员评价等多维度,对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客观公正地反馈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加强管理监督。在社区志愿者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中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既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和专业学习,也激励志愿者追求进步,从而打造卓越的志愿者队伍。
  (三)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宣传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要想长久地开展下去,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学校要加强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既要利用传统的宣传橱窗、广播、表彰活动,也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营造开展志愿活动的良好氛围。在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利用网络平台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拍摄并在全校主题团日活动课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对视频进行评论,近距离感受社区志愿服务,既加强活动在校内的宣传,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校与社区、社会媒体应加强合作。建议学校搭建网络平台,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投诉或表扬,加强对社区志愿活动的监督。社会媒体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社区志愿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收集素材,进行深度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关注度。社会媒体还可以开展评选“先进社区志愿服务者”活动,宣传、引导学生和社区居民投票,积极推广社区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校社合作、争取社会支持
  学校方面,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组织专业教师指导社区志愿者服务。由专门教师负责与社区的联系与协调,对社区的学生志愿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对志愿者组织、服务内容策划、岗位落实等过程进行逐一指导,并跟踪社区的反馈,及时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社区方面,树立开放互助理念,对学校志愿活动给予必要支持,在人员联系、服务指导、信息互通方面与学校管理部门共同协调志愿服务工作。[5]社会力量的支持对于学校开展社区志愿活动尤为重要,社会各界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社区志愿服务。社区管理者应该统筹全局、合理调配资源,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学校应该增加志愿者服务的经费投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爱心义卖筹集资金,设置社區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学生活动经费,保障志愿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盈.高职医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务常态化机制探讨——基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共建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8-22.
  [2] 王为正.关于大学生志愿看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06-110.
  [3] 陆玭.大学城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思路探析——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5):138-141.
  [4] 陈婧岚.义工制对促进“90后”高职学生素质提高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2 (16):232-233.
  [5] 巩丽,张佳.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32-34.
  [责任编辑 李 漪]
其他文献
摘 要: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引领,全面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成立二个职教集团,开展国际化办学,并在二级学院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在完善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信息化环境的建
期刊
摘 要: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为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程带来了重大的课程价值。将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辅助了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形成;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促进了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价值;吴文化;苏州  作者简介:周密,女,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结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体系改革,以高职技能大赛为引领,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探索和实践“数控加工”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对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 “数控加工”;任务驱动;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GS[2015]GHB0216)  作者简介:陈兴义
期刊
摘 要:在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采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了阐述。教学实践证明,“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操作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课证融合  基金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教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J2015-05)  作者简介:童强,男,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
期刊
摘 要:在科学的理念支持下,利用Moodle平台建设课程资源是一种便捷的途径。基于传播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利用Moodle平台对教学资源的结构化设计进行探讨,归纳出Moodle平台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结构,对校本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结构化设计;Moodle平台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及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结合“互联网+”教学新技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五方面,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与本科分段;高等数学;“互联网+”  基金项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社科类课题“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调查
期刊
摘 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是基层开放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目前,基层开放大学依然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社会培训的情况,在自身的办学定位、师资配备、实训设施的建设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宜兴开放大学紧紧抓住电大转型升级为开放大学的契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开拓社会培训市场、创新新的培训机制,在社会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宜兴开放大学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社会培训基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技能的形成几乎必然涉及到学习者对身体的运用,然而过往的研究较少关注职业教育中的身体维度,而身体社会学的理论则能揭示出一些过去关于职业教育及技能学习的难以发现的现实。在身体研究的诸多理论之中,福柯关于权力关系对身体的控制和干预的论述对于分析劳动中的身体及技能形成非常有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劳动者运用和支配身体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受到对应工作场所的权力关系的影响。在学校场域中,身体则常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阐述了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指出加快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走产教融合之路的必要性;结合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走产教融合之路的案例,以及“五融入一平台”产教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徐叶军,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尤为抢手。当前,我国就业准入制度日趋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必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门槛,对于高职院校确定新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改革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制度;职业能力;制度融通  作者简介:饶玉婕,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