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以“互联网+教育”为主的智慧课堂模式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主流,其主要是通过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当中,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致,提高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为此,教师应该重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智慧课堂来寻求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方式方法。
一、重视课前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致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当中的深入践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智慧课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性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开始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来展开教学工作。但是,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其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不合理的运用,反而影响了小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重视智慧课堂的引入,同时还要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做好课前导入工作,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致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和所学内容有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进而对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有所了解。接着,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述几个与确定位置相关的小故事,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教师还可以就“故事当中是如何确定位置的”,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次“看图寻宝”的游戏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游戏来进行课前的导入。利用课前导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求知欲望,进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做好预习工作,建构教学资源共享
智慧课堂给传统教学带来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课前预习方面。在传统的预习方式当中,学生预习的过程教师是不知道的,而教师去检验学生预习的成果又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很显然,这样是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而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依托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师不仅可以把预习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把握学生的预习过程,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强调。为此,小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但要重视智慧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还要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建构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公布预习内容,让学生按照要求来进行预习。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来提高预习效果,加深对《扇形统计图》一课的认知。此外,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预习的方式方法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当然,教师还可以建构教学资源共享,把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共享,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浏览,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人机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进行人机对话的授课模式,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增强其针对性,能够面向所有学生。课堂提问是最基础,也是最能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手段,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借助提问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能采用抽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无法关注到所有学生。利用智慧课堂,让学生借助平板电脑,通过语音输入或文字输入,能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发言的机会。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重视智慧课堂的作用,通过借助信息化软件,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学习《负数》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难以理解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录,在课堂上重点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借助平板电脑提出“正数、0、负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负数的意义是什么,该如何利用数轴来表示负数”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课文、网上查阅资料等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信息化平台向教师进行提问,让教师协助解决。借助信息化的交流平台,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四、分组进行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把小组协作这种教学手段运用于小学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主动在小组当中探究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但就目前小组协作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对于小组协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组内活动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学生在利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协作意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妨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智慧课堂模式灵活运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分组进行研讨,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成效。
在智慧课堂模式下,小组协作探究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教师无须对学生进行固定的分组,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研讨。在学生进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研讨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组。借助智慧课堂的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小组协作学习当中课堂乱哄哄的局面,同时也避免了各个小组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因为周围学生的干扰而造成的思绪混乱的局面。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就“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并将小组研讨的结果统一提交上来,由教师统一为学生进行呈现,以此来缩短学生汇报的时间。
总之,利用智慧课堂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无论是理論方面的研究还是实际的应用中都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小学教学当中,利用智慧课堂去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如何优化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如何制定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去处理和解决。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只有做到重视课前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致,做好预习工作,建构教学资源共享,人机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组进行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等几个方面,才能保证智慧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课题《利用智慧课堂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AH2019326。)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南湖学校)
(责任编辑 晓寒)
一、重视课前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致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当中的深入践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智慧课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性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开始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来展开教学工作。但是,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其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不合理的运用,反而影响了小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重视智慧课堂的引入,同时还要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做好课前导入工作,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致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和所学内容有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进而对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有所了解。接着,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述几个与确定位置相关的小故事,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教师还可以就“故事当中是如何确定位置的”,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次“看图寻宝”的游戏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游戏来进行课前的导入。利用课前导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求知欲望,进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做好预习工作,建构教学资源共享
智慧课堂给传统教学带来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课前预习方面。在传统的预习方式当中,学生预习的过程教师是不知道的,而教师去检验学生预习的成果又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很显然,这样是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而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依托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师不仅可以把预习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把握学生的预习过程,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强调。为此,小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但要重视智慧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还要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建构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公布预习内容,让学生按照要求来进行预习。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来提高预习效果,加深对《扇形统计图》一课的认知。此外,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预习的方式方法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当然,教师还可以建构教学资源共享,把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共享,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浏览,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人机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进行人机对话的授课模式,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增强其针对性,能够面向所有学生。课堂提问是最基础,也是最能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手段,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借助提问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能采用抽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无法关注到所有学生。利用智慧课堂,让学生借助平板电脑,通过语音输入或文字输入,能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发言的机会。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重视智慧课堂的作用,通过借助信息化软件,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学习《负数》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难以理解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录,在课堂上重点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借助平板电脑提出“正数、0、负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负数的意义是什么,该如何利用数轴来表示负数”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课文、网上查阅资料等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信息化平台向教师进行提问,让教师协助解决。借助信息化的交流平台,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四、分组进行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把小组协作这种教学手段运用于小学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主动在小组当中探究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但就目前小组协作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对于小组协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组内活动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学生在利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协作意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妨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智慧课堂模式灵活运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分组进行研讨,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成效。
在智慧课堂模式下,小组协作探究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教师无须对学生进行固定的分组,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研讨。在学生进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研讨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组。借助智慧课堂的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小组协作学习当中课堂乱哄哄的局面,同时也避免了各个小组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因为周围学生的干扰而造成的思绪混乱的局面。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就“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并将小组研讨的结果统一提交上来,由教师统一为学生进行呈现,以此来缩短学生汇报的时间。
总之,利用智慧课堂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无论是理論方面的研究还是实际的应用中都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小学教学当中,利用智慧课堂去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如何优化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如何制定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去处理和解决。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当中,只有做到重视课前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致,做好预习工作,建构教学资源共享,人机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组进行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等几个方面,才能保证智慧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课题《利用智慧课堂探索学生学习有效方式方法》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AH2019326。)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南湖学校)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