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仍处在地震活跃期的中国,未来能否真正避免悲剧重演,或许取决于从汶川大地震中到底学到了多少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一家在地震后岌岌可危的麻将馆, 时钟指在下午2点28分
2009年5月1日,《防震减灾法》将正式施行。这距离汶川大地震几乎整一年。
正处地震活跃期的中国,在2009年,或许还要直面这个充满太多未知数的“魔鬼”。
地震活跃期仍未结束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一度进入一个地震平静期。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地震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0年,中国因地震导致的伤亡人数,比1980年到1989年间增长了3倍;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翻了一番还多。
进入新世纪,这种势头更是有增无减。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中国就发生了5.0级以上的地震75次,其中接近半数都造成或大或小的灾害。
据《财经》记者对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地震信息进行统计,2008年,中国大陆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共有88次,更是超过了此前三年的总和。
其中,最为惨烈的当是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除了8.0级的那次主震,还发生了42次5.0级以上余震,其中6.0级以上余震也有八次之多。
此外,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青海海西6.3级地震等,也都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2009年,这种势头仍不会戛然而止。中国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等多位地震专家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一轮地震活跃期并未结束。
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中国大陆仍存在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即使汶川大地震,也并没有成为过去时。
汶川大地震的主震区的能量已经得到极大释放,有专家称,今后很多年都不会再发生大地震,但主震区周边的一些地区,未来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反而有所增加。而且,进入2009年后,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还在持续。2009年1月15日,汶川县就发生了一次5.1级的余震。
2008年7月,一个美国科学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汶川大地震主震区以南、尚未发生破裂的茂县-汶川断裂带部分,以及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的鲜水河断裂带等,应力均有明显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心的信号。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孟国杰等人在提交的论文中也提醒说,四川西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地区,发生地震的风险可能较高。
此外,更大的担心是,在这一轮地震活跃期中,京津冀地区能否免于冲击?
2008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张志宏及其同事曾在《地震研究》杂志发表论文,分析了唐山大地震震区2002年至2006年的中小地震数据,认为唐山大地震震区的震源断层并未愈合,难以积聚很大的能量,即该地区目前并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
不过,张志宏等人的这项研究,仅限于100多公里范围内的唐山大地震震区,而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全长近1000公里。因此,这一结论并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信号,使得不少专家感到不解:唐山大地震震区正断层类型的地震活动,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迹象。这种异动,是否受到了2004年12月曾经引发海啸的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影响,从而远程传递了强大的拉张作用呢?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地震监测和预报系统而言,2009年仍然是高度紧张的一个年头。
总结与反思刚刚开始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到质疑和责难最多的,无疑是预报的失败。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报都处在学术探索或者说试错阶段。即使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过去30年来,有减灾实效的预报比例也仅在一成左右。
根据即将施行的《防震减灾法》修订案,地震预报今后将更多借助地震部门以外的力量,包括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召开震情会商会。此外,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地震部门汇报,甚至直接向中国地震局汇报。
借助“群测群防”的力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队伍的不足。但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群测群防”处于高峰期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成功预报经验可供借鉴;零散的甚至充满争议的预报成功个案,加上理论的极度匮乏,使得地震预报仍然难以成为中国将来减灾的“基石”。
2008年11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共同组织的汶川大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四川开钻。项目计划钻出两口1200米深的先导井孔和两口3000米深的主孔,建立深孔长期地震观测站。
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持续至2012年底的项目,可以帮助认识汶川大地震断裂带,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一些基本数据。不过,这只是人类认识地震机制的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公众对于那四口钻井不可寄望过高;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从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这样坚硬的现实面前,或许日本的做法更值得借鉴,那就是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WS)。
2007年10月,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的原理,是基于地震发生后产生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而横波速度慢但破坏力巨大的特点,来实现预警。有日本专家甚至表示,如果中国之前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系统,或许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伤亡都可以避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首都圈和兰州地区率先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示范系统的计划,已经得到批准。其他一些同样面临地震危险的省市,也已主动和中国地震局接触。
当然,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防震减灾的根本性转变,或许重点并不在具体的技术或者学术问题上。从汶川大地震中总结教训,也许更为现实和重要。
从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可以看到不少进行反思的影子。比如专门规定,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毕竟,如果对灾情的掌握更准确一些、更快速一些,无论是人员救援还是后勤保障或许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然而,对于一些超越具体条文的总结或者反思,仍然与公众的期望有着不小的距离。
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灾区学校建筑的质量受到多方质疑。
新的法律对于新建建筑以及旧有建筑的抗震性,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何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校舍抗震风暴”不至最终流于形式,仍是未来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毕竟,如果缺乏彻查相关人员责任的勇气和决心,就很难真正起到警示后来者的作用。
更何况,尚未开始施行的新《防震减灾法》,对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仍然相对偏轻。
例如,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且逾期不改正的,仅处3万元至30万元罚款;对于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危害地震观测环境,或者是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且情节严重的,单位仅处2万元至20万元罚款,个人也仅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汶川大地震灾区的重建,无疑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比灾区重建更为艰难和漫长的,或许是整个国家防震减灾体系的真正脱胎换骨,从头再来。■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一家在地震后岌岌可危的麻将馆, 时钟指在下午2点28分
2009年5月1日,《防震减灾法》将正式施行。这距离汶川大地震几乎整一年。
正处地震活跃期的中国,在2009年,或许还要直面这个充满太多未知数的“魔鬼”。
地震活跃期仍未结束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一度进入一个地震平静期。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地震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0年,中国因地震导致的伤亡人数,比1980年到1989年间增长了3倍;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翻了一番还多。
进入新世纪,这种势头更是有增无减。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中国就发生了5.0级以上的地震75次,其中接近半数都造成或大或小的灾害。
据《财经》记者对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地震信息进行统计,2008年,中国大陆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共有88次,更是超过了此前三年的总和。
其中,最为惨烈的当是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除了8.0级的那次主震,还发生了42次5.0级以上余震,其中6.0级以上余震也有八次之多。
此外,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青海海西6.3级地震等,也都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2009年,这种势头仍不会戛然而止。中国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等多位地震专家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一轮地震活跃期并未结束。
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中国大陆仍存在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即使汶川大地震,也并没有成为过去时。
汶川大地震的主震区的能量已经得到极大释放,有专家称,今后很多年都不会再发生大地震,但主震区周边的一些地区,未来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反而有所增加。而且,进入2009年后,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还在持续。2009年1月15日,汶川县就发生了一次5.1级的余震。
2008年7月,一个美国科学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汶川大地震主震区以南、尚未发生破裂的茂县-汶川断裂带部分,以及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的鲜水河断裂带等,应力均有明显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心的信号。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孟国杰等人在提交的论文中也提醒说,四川西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地区,发生地震的风险可能较高。
此外,更大的担心是,在这一轮地震活跃期中,京津冀地区能否免于冲击?
2008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张志宏及其同事曾在《地震研究》杂志发表论文,分析了唐山大地震震区2002年至2006年的中小地震数据,认为唐山大地震震区的震源断层并未愈合,难以积聚很大的能量,即该地区目前并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
不过,张志宏等人的这项研究,仅限于100多公里范围内的唐山大地震震区,而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全长近1000公里。因此,这一结论并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信号,使得不少专家感到不解:唐山大地震震区正断层类型的地震活动,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迹象。这种异动,是否受到了2004年12月曾经引发海啸的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影响,从而远程传递了强大的拉张作用呢?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地震监测和预报系统而言,2009年仍然是高度紧张的一个年头。
总结与反思刚刚开始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到质疑和责难最多的,无疑是预报的失败。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报都处在学术探索或者说试错阶段。即使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过去30年来,有减灾实效的预报比例也仅在一成左右。
根据即将施行的《防震减灾法》修订案,地震预报今后将更多借助地震部门以外的力量,包括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召开震情会商会。此外,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地震部门汇报,甚至直接向中国地震局汇报。
借助“群测群防”的力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队伍的不足。但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群测群防”处于高峰期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成功预报经验可供借鉴;零散的甚至充满争议的预报成功个案,加上理论的极度匮乏,使得地震预报仍然难以成为中国将来减灾的“基石”。
2008年11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共同组织的汶川大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四川开钻。项目计划钻出两口1200米深的先导井孔和两口3000米深的主孔,建立深孔长期地震观测站。
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持续至2012年底的项目,可以帮助认识汶川大地震断裂带,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一些基本数据。不过,这只是人类认识地震机制的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公众对于那四口钻井不可寄望过高;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从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这样坚硬的现实面前,或许日本的做法更值得借鉴,那就是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WS)。
2007年10月,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的原理,是基于地震发生后产生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而横波速度慢但破坏力巨大的特点,来实现预警。有日本专家甚至表示,如果中国之前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系统,或许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伤亡都可以避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首都圈和兰州地区率先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示范系统的计划,已经得到批准。其他一些同样面临地震危险的省市,也已主动和中国地震局接触。
当然,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防震减灾的根本性转变,或许重点并不在具体的技术或者学术问题上。从汶川大地震中总结教训,也许更为现实和重要。
从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可以看到不少进行反思的影子。比如专门规定,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毕竟,如果对灾情的掌握更准确一些、更快速一些,无论是人员救援还是后勤保障或许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然而,对于一些超越具体条文的总结或者反思,仍然与公众的期望有着不小的距离。
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灾区学校建筑的质量受到多方质疑。
新的法律对于新建建筑以及旧有建筑的抗震性,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何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校舍抗震风暴”不至最终流于形式,仍是未来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毕竟,如果缺乏彻查相关人员责任的勇气和决心,就很难真正起到警示后来者的作用。
更何况,尚未开始施行的新《防震减灾法》,对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仍然相对偏轻。
例如,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且逾期不改正的,仅处3万元至30万元罚款;对于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危害地震观测环境,或者是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且情节严重的,单位仅处2万元至20万元罚款,个人也仅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汶川大地震灾区的重建,无疑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比灾区重建更为艰难和漫长的,或许是整个国家防震减灾体系的真正脱胎换骨,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