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识提高分值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类文章阅读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大考点。几乎每个省份的考卷都有所涉及,它包括自然科学文章(科技文)和社会科学文章(社科文)两类。从高考实际看,全国卷2001年以前以科技文为主。从这之后.社科文开始作为现代文小阅读的材料,与科技文交替出现,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把握要点理清结构、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科学类文章阅读在高考中常以客观题为考察形式,近两年不少省份的命题由以前的四道题12分变为三道题9分,分值有所下降,但作为必考题仍让考生不敢忽视。在设题时主要围绕着对新知识、新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来考察,具体包括:理解词义、理解句义、筛选整合信息、分析结构、把握思路、根据文章内容做推断和想像等。在设考点时,常见的干扰方式有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说成乙的);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混淆范围(把部分说成整体、偶然说成必然、可能说成肯定、偶尔说成往往、轻度说成严重);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等等。
  如何针对这一考题不同的设题陷阱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呢?我认为培养他们树立以下的几点意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文本第一意识
  文本,此处指的是考题提供的篇章。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本考点时首先应注意从整篇文字入手,可以先让学生读完考题提供的文字,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初步理解,然后再读考点。当然反过来先读考点初步感知设题的内容要点再看原文也一样。不过在处理答案时应注意处处回顾原文,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能凭空去猜想”的思想,也就是说判断每一选项的正误,不能凭印象,要找到原文中与之相关的地方,并和原文的表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真正做到把文本放在第一位,把文本作为自己答题的依据。这一意识可以运用到这类作品阅读的各个考点当中。
  二、找、比意识
  找,就是找出与考点所提供的答案相似的文本中的原句;比,就是将文本中的原句与考题提供的选项做比较。比的范围可以进行缩小,重点应放在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重要词句前边的修饰语、修饰词,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等词语在选项中是否出现,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来”等词是否有遗漏等等,通过这种”找、比“,如果设题陷阱是以偏概全、混淆范围和倒置因果、指代有误、偷换概念,答案就会很快浮现出来.
  例如:2007年全国卷(一)第六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这个答案就是通过“找、比”原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艺术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国雅文化的发展当中”得出来的。
  三、整体理解、筛选整合意识
  从2000年开始,连续多年出现了”根据文章内容做推断和想像”的题型.这道题目材料中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但在文章中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发展暗示了一种倾向。由于文中材料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只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才可以推测出某一方面的发展,有的还需要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或科技发展等相关知识,才可以推断新发现、新事物的前景。针对本道题目,让学生站在全文的角度,边读边预测,逐段概括段意,将文章分为几个要点观点并顺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摸瓜(是否解决问题,有无可行方案),通过筛选,得出与考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只有从整体上来把握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断。
  例如:2007年全国卷(二)第七题: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由生物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第一段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形成的原因、作用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第二段讲述了生物物种的分布不均;第三段讲述生物物种的生存遭到威胁;第四段讲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十分紧迫。通过对信息的整合筛选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
  四、要点词句意识
  要点词句,也就是文章中的关键语言环节.找到这些关键的要点也就可能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关键环节常指那些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语句以及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要点词的表现形式如:今后将有可能……;有望在近期得以解决;将有可能成为现实;这绝对不可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会给人们在某些地方带来不便;只有……才能有某一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与某种现象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抓住这些地方,有的考题就能迎刃而解。
  例如:2007年全国卷(一)第七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B)一个实物,如果不以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背景变换意识
  科学文章的背景有时涉及文中的注解、时间、微小的道具等。无论是自然科学文还是社会科技文都可能会涉及数据、时间地点的变换,而考试设题又往往与这些地方相关联,有意将不同时间段的内容张冠李戴。因此,关注易发生变换的地方,也不失解题的又一关键。
  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六题: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原文中提到: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陶。意思虽然没错可是和题目之间的关联却不大。
  当然,阅读分析这类文章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学生能够树立以上的几点意识,加强对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训练,就一定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教学细节】  不久前,听了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湘教版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的一节课,老师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  (一段录像:一个注满了水的水池,排水,形成水漩涡。)  师:这是老师前几天做的一个试验,在一个注满了水的水池中排水,大家看,水动起来了,转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漩涡!再看看,它怎么转?  生:逆时针!  师:水池中排水,为什么会形成漩涡呢?漩涡的旋转有没有
著名教育家艾伦·德瓦艾特曾说:“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聪明,一个是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育人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
激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很重要,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增强信心和勇气,激起学习的热情。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一篇篇情文并茂的例文,引导学生去感受艺术形象,体验情感,明白道理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依据教材,结合实际,努力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与作者、教师发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动机
不少学生就谈写色变,畏之如虎。如何让学生从畏惧写作到喜爱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途径不少,而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重要途径。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在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写作兴趣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写作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对知识价值和自身写作能
我国古代《礼记·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正,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即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课堂节奏指课堂教学过程松紧、快慢变化的规律。和谐的课堂教学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如何把握历史课堂节奏,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对历史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课堂节奏的把握,关键在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把握。  一、教学环节要张弛适度  历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的实施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正如孙子所言“阴阳燮变,机在其中”。在充满奥妙的班主任工作中,只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巧施策略,班主任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关键词】创新思维班级管理获取信息民主和谐    班主任是学校机体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成长的社会化的重要基地,而班级管理是一项繁杂而又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
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学科开卷考试命题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集导向性、选拔性、创新性、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过有益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试题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应考能力,我认真分析思想政治学科中考命题的特点,积极地探讨应对的策略。  一、命题特点  1.试题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融合科学和
美术教学在传统的模式下流传至今,都是属于一种模仿性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形似兼神似”,根本谈不上去寻求“异端”。这种教学思想长期以来压抑着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想像空间、自由思维、独有创造性的童趣又怎么能发挥、发展呢?我们的教育步伐又怎样向前迈进呢?社会的需求又怎样实现呢?这迫使我们的教学不得不进行改革。    一、教学思想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1.现阶段的中小学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精选适当教法”、“激发学习兴趣”、“讲究语言表述”、“重视信息反馈”等策略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效率 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让“铁”成“钢”,让“顽石”充满灵性,让“泥土”芬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时代内涵。新课改给教学工作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即是源头活水,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如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四点看法。  一、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课文时,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这一过程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去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回答教师提出的涉及课文主题或主要事实的问题。这就